一直以来,我们习惯崇尚竞争,犹如崇尚美德一样。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就如同从小培养美德一样。这实际是一个误区,为什么说这是误区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过分高估“竞争”的意识;二是,很多人没有明白儿童时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我们带来成就感,最重要的是竞争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程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竞争不能“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适宜参与竞争。儿童是弱势群体,儿童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伸,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只有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而我们成年人的责任是不打乱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创造一些助推力,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识,让孩子有幸福感。家长应该学会去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培养孩子的未来竞争力。
2021年7月,“双减”政策一落地,常常辅导作业的家长都拍手叫好。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可能他们觉得,孩子的竞争力减少了,家长的心理负担随着孩子的竞争力减少而减轻了。谈到“双减”,我想很多人立刻想到的是孩子的作业量减少了,校外培训机构减少了。是的,此时此刻,孩子轻松了,父母放心了。在“双减”政策下,我们过得很轻松、很和谐,不再出现因为辅导作业而闹得鸡犬不宁的现象,也不再出现因为辅导作业而弄得焦躁不安,更不用因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焦虑。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大家一片祥和。在此,我想提醒各位家长,我们应该考虑在“双减”的政策下,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在儿童时期应该以何种方式去培养?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向我求助。事情的原因是:她的女儿每次考试总是拿第一,不管哪一门学科,她的女儿都要求自己每次考试都要保持第一。直到有一次,班里的一位男生超越了她,因为一次被超越,她的女儿痛苦了好几天,甚至连学校都不想去了,她说她女儿觉得很丢人。我反问我的朋友,你是不是做任何事情也总是喜欢追求第一。她回答说:“第一不好吗?”第一很好,但如果拿不到第一,就不好了吗?
我朋友的女儿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背后的原因在于家长。家长太过于好强,不管做什么,都要求孩子拿第一。其实,我觉得是家长想要拿第一,因为这样可以满足自己的攀比心。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应该从小培养竞争意识,不能不说,这看似长远的想法,实际上是短见的。有这样心理的家长,攀比心比较重,喜欢给孩子灌输一些弱肉强食的道理,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得失,如成绩的排名、获得多少证书、有没有受到老师特别的关照等等。这样不仅引导孩子和别人比较,还推动孩子和自己较劲,表面看来这些家长站得高,但其实他们看得并不远。
我家孩子的学习习惯比较好,一般不需要我花大力气督促。每次课堂检测,或者课后练习,我都很少检查。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我不断给他灌输作业是他自己的事,如果错了,自己得寻找解决方法的观念。记得在我家孩子三年级上册的一次课堂检测时,由于他的粗心,看错了题,导致他的最终得分比他预估的还要少,他难过地把试卷藏了起来。一个星期后,被帮他整理书包的我无意间发现,当时孩子拒绝和我讨论那件事,我尊重了他的要求。我问他,试卷的错题弄明白了吗?问题解决了吗?找出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了吗?他告诉我,他都解决了。在往后的测试中,孩子确实避免了之前犯的错误。我想提醒家长们,分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对问题的分析总结能力,这才是孩子将来在面对竞争时,更好地应对竞争的核心能力。我们培养的是孩子,不是考高分的机器,我们要为祖国培养有格局、有远见的孩子,让他们将来能真正为社会做贡献。
“双减”政策落地后,我更加在乎对孩子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心理调整能力的培养。如果说孩子是一粒种子,我觉得“双减”政策就是给孩子们的肥沃土壤。孩子的“刷”题方式改变了,不再像以前盲目地“刷”题,现在是有针对性、科学合理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学习数学,从开发思维和训练逻辑能力开始,每道题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法,要求孩子在解题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且简单易懂的方法;其二,变“刷”题为“刷”思考,就是在思考一道题的过程中,找出更简便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一定在课本上,要创造性地去寻求更多的方法。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非常注重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完成题型就可以,而是在完成题型的过程当中学会思考,这是培养未来竞争力的基础。
有的人,我们会从他们身上感觉到很强大的气场,那是因为他的体内蕴藏着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让他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这就是竞争力的强者。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不要操之过急,要精雕细琢,练就内功。只有这样,将来在面对竞争时,他才能够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