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许多国人为了工作和求学,如蒲公英般跨越大洋飞往了世界各地,但无论他们走得多远,走了多久,祖国始终屹立在他们的身后,张开双臂,守护着他们的安全与尊严。
电影《万里归途》是根据2011年利比亚撤侨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讲述了在努米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暴乱的背景下,外交官宗大伟和新人外交官成朗坚守信仰,团结同胞,克服重重困难,经过32万6713步的长途跋涉,最终成功带领125位同胞回家的故事。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外交官撤侨的电影,《万里归途》在题材上让观众耳目一新。在世人的印象中,外交官只出现在记者会上,就如华春莹、王毅般西装革履、优雅从容,是大国形象的一张名片,但事实上,还有很多外交官驻扎在国外,在大使馆或领事馆里为侨民服务。这部电影聚焦的便是国外的外交官,将这个光鲜的职位下,鲜为人知的血与泪真实地摆在了生活在岁月静好的国内人民的面前,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那在满脸的炮灰中映照出的坚定的目光,闪耀着中国人血脉里共有的光芒。
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与突发情况,都能沉着冷静,这是外交官的首要特质。电影中,他们在短时间里为丢失护照的同胞们制作临时身份证明;将所有的表格翻译成阿拉伯语版本;得知证件照需要蓝底照片,又迅速重拍……面对边境官员的刁难,他们并没有试图用唇枪舌剑力压群雄,而是把尽快解决问题作为首要任务。电影中,宗大伟即使在门外情绪失控,但转过身后他又扬起了满面笑容,重新面对边境官员提出的种种要求。当他们努力把边境官员哈桑的种种要求全部满足,让对方鸡蛋里挑不出骨头后,也收获了对方深厚的友谊。
后来,在与大使馆失联,没有得到确定的救援消息的情况下,宗大伟和成朗二人兵分两路,宗大伟要去把擅自离开的同胞平安带回,成朗则带领着一百多人穿越沙漠,徒步万里到达迪拉特。这里是矛盾的引发点,也是电影主旨的一次点明。电影首映礼上,曾任刚果大使馆的外交官哽咽着说道:“散落在各地的中国人,我们一个都不能放弃!”对侨民来说,他们就是唯一的依靠,侨民把最大的信任托付给了他们,外交官们绝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哪怕是跨越山海、以身试险,把自己化作桥板,也要将同胞带回祖国,带回家。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外交官们仍恪守原则,捍卫国家的利益。影片中,宗大伟一行人被叛军抓住,首领用同伴性命要挟他用自己外交官的身份承认叛军政府在国际上的合法地位。在极度的恐惧与痛苦下,宗大伟目眦欲裂,却坚定地拒绝,明确表示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作为外交官,他已然把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的生死之上,在小我与大我之间,并不存在让他有半分犹豫的选择题。如果需要他成为英雄,他心甘情愿。
当然,若是一味地宣扬视死如归,这部电影就失去了一些“地气”。外交官同样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在危难面前害怕、踟蹰,都是人之常情。比如宗大伟为了陪妻子待产,在最初接到撤侨任务的时候果断拒绝;回国后,宗大伟听到烟花的声响,身体会出现应激反应;在他和叛军首领玩亡命游戏时,颤抖着不敢举起左轮手枪……但最终,他毅然朝自己的太阳穴扣下了扳机。这份挣脱本能束缚的勇气,是人性中最熠熠生辉的部分。“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那一刻,渺小与伟大,复杂与纯粹,全部达成了统一。
回看这万里归途,是一双双脚迈着九死一生的步伐走出32万6713步的万里;也是一本外交护照、一面五星红旗、一件防弹衣和一部电话铺成的万里;更是一身浩然正气、一腔沸腾热血、一心守护华侨平安的信念铺成的万里。
再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但正因为各行各业都有这样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部中国人民写成的史诗,必将在东方大地上续写更加恢宏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