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奔月”说起
嫦娥是一位传说中的美丽女子。传说她吃了仙药以后,就腾身飞上云霄,住进了月亮里的广寒宫。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月亮上没有水和空气,白天和黑夜温度相差达300℃,嫦娥是无法忍受的。可是,随着全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深谋远虑的科学家重温“嫦娥奔月”的“旧梦”,提出了“开发太阳系,向地球外移民”的长远规划。
要迁居到其他星球上去,先得把那里改造成人类的“天堂”才行,于是,一门新科学“行星工程”应运而生。“行星工程”又叫“地球环境复制”,天上的行星那么多,人类如何开发行星呢?
火星之春
2020年4月24日,中国火星探测器终于探明,火星是一颗寒冷、干旱、空气稀薄的行星。可是在地球之外,火星气候算是“宜人”了。科学家指出,火星的南极和北极各有一大片“极冠”,是由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和冰晶组成的。如果极冠完全融化,火星上不但会出现浓厚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大气层,还能使整个行星表面变成一片汪洋。所以,只要使火星气温稍稍上升,融化一部分极冰就行了。
黑颜色物质容易被阳光晒热。如果在极冠上撒一层黑粉,就能帮助它吸收太阳能,逐渐化冻。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西北的祁连山区,就试验过向雪山撒炭黑,融化冰雪,灌溉农田。
火星有两颗小卫星,是太阳系中颜色最暗的天体,它们离火星分别只有约6000和20000公里。科学家认为,这一对“小黑炭”可以为融化极冠供应燃料。
寒暑皆宜的“太空镜”
虽然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大约远8000万公里,可是照射到火星上的阳光还是很充足的,只要把这些阳光的1%集中到极冠上,就能在100年的时间里使极冠全部化开。如果用镀铝的塑料薄膜造一些巨型镜子,并把它们送到火星上空的轨道中,将大量阳光集中投射在火星极冠上,同样能融化极冰。这种“太空镜”不仅适用于火星,还将在其他寒冷的行星或卫星上充当能源工具。甚至在地球的格陵兰、西伯利亚等高寒地区,也可借助“太空镜”增加日照量。
另一方面,“太空镜”又能在金星、水星等离太阳较近的热行星上使用。不过这时并不用它取暖,而是请它遮挡并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使这些酷热的星球上出现一些荫凉的区域,供人使用。
绿化金星
金星上是个可怕的世界,那里气温高达480℃,大气压力是地球海平面处的100倍,而且空气里充满了二氧化碳和硫酸液滴。
著名的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指出:改造金星最有效的是绿色植物。他建议先用飞船把地球上的蓝藻播入金星大气层。蓝藻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低等植物,无论在滚烫的温泉还是冰封的极地,它都能生存。蓝藻一旦在金星上大量繁殖,就会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分解成氧气。萨根认为,到那时人类已经拥有强大的航天运输工具,能够把土星上的天然液态氢源源不断地运到金星上,与蓝藻制造的氧化合成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蓝藻时代”以后,金星上就能够繁殖高等植物,这时,就可以大面积植树造林。在植物的净化下,金星大气将变得越来越清新,直到能够接待来自地球的移民。
利用植物改造行星环境的方法,应用在火星上将更加有效。
“任人摆布”的小行星
除了九大行星,太阳系还有无数颗小行星。这些小天体中,不少是由金属构成的,还含有许多稀有元素。如果利用现成的太阳能,就可直接在太空中开采和冶炼这些“宇宙矿山”。至于那些体积较大的小行星,还有可能变成人类居住的“太空新村”。
要想有效利用小行星,必须改变它们的运行轨道。例如,移民居住的小行星,应该离太阳近一些;供采矿用的小行星,则要送到熔炉一般的太阳近旁。专家们设计了一些驱使小行星的妙法。
利用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所产生的推力,可以改变较大的小行星轨道。至于小个儿天体,只要在上面安装一台大型抛石机,不断地把一块块大石头抛向天空,就能使小行星朝相反方向前进。
除了利用原子弹或抛石机,人们还发明了一种有趣的“太阳光帆”。它用薄如蝉翼,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的镀铝薄膜制成。小行星挂着太阳光帆,就像一只巨大的银色风筝。你也许从来没有想到,照在我们身上的太阳光,也有一股小小的压力。虽然我们难以觉察到这些力量,但是对太空中的大面积物体来说,光的压力是很可观的。彗星常常拖着一条尾巴,那就是被太阳光“吹”出来的彗星微尘形成的。在太阳光推动下,只要精确操纵光帆,就可以驾驶小行星飞往太阳系的任何地点,这还是一种节能的星际交通工具呢!
行星工程是一门未来的科学,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的各项计划似乎都可望而不可即,但这些目标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关键在于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和千百年时间。现在,科学家又提出了更大胆的设想:人为地让直径数百公里的小行星多次掠过木星、土星的某几个大卫星近旁,靠万有引力的帮助,把它们从主行星身边夺走,进入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升级”变成行星。这等于增加了几个地球或火星。
地球的引力场束缚不住人类的聪明才智,向太空移民势在必行,“行星工程”迟早要付诸实施,那时可能又会出现“太阳工程”“恒星工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