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疫情防控倒逼下的在线教学,成为教育信息化革新的拐点,其对现行教学模式,特别是乡村教学模式转型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不断研究探索,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战略优化,化挑战为机遇,以促进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下的乡村教学模式科学转型。
【关键词】防控常态化;在线教学;乡村学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10-022-03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处于零星多发的弱疫情状态,科学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当前各行业面临的重要战略命题,教育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尤为明显。
乡村教学模式转型的现实挑战
1.物态条件制约
(1)学校电教设备老化
历史原因,乡村学校装备“欠债”较多,许多学校虽有电脑房,但老化严重。缺软件、网速慢、稳定性差等都制约在线教学效果。
疫情期间,许多平台或网站都免费开放,但后疫情时代在巨大利益下,部分免费开放已成过去,严重制约乡村学校在线教学的积极性。
(2)家庭设备配备不均
当下,许多乡村家庭缺少电脑及辅助设备、宽带网、打印机等,在线教学会受到严重影响,拉低了教育公平性,需要全社会加以关注。
2.师资因素制约
(1)教育革新观念滞后
许多乡村教师习惯于现场教学模式,缺乏教育技术革新意识,甚至以各种借口排斥信息化教育理念。
(2)信息实践技能欠缺
目前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远没有达到现代教学媒体的技术要求,有的教师虽然学习过常规电教媒体的使用方法,但由于不经常使用,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3)教师主观感觉失控
职业习惯派不上用场。目前,利用现有平台在线教学,画面呈现常不尽如人意,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所形成的“职业眼光”,几乎无用武之地[1],教师焦虑性“失控感”自然产生。设备使用存在不可控性。直播教学中网络、设备、环境等会造成清晰度、稳定度及延迟性等不可控情况的发生。
3.学生因素制约
关于在线教学主流观点认为:学生的自律能力强弱会造成学习效果的两级分化。另一种观点引用美国舒特教授的一项调查,将学生分成两组,调查结果发现,以虚拟方式学习的那一组学生成绩比传统模式学习的一组高20%。舒特认为,两组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主要是因为采用虚拟学习的学生为了“弥补”无法亲身上课的“不足”,因此反而会自动自发组成网上学习小组,互相联系,并且多花50%的时间互相讨论课业。
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自律能力差异较大,基本与年龄呈现同步变化,大学生自律能力最优,高中生次之,初中生紧随其后,小学生最弱,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从实践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自律能力确实是在线教学的挑战之一,乡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问题较普遍,实施在线教学挑战性更大。
乡村教学模式转型的历史机遇
1.促进乡村教师理念蜕变
从人的因素看,在线教学无可辩驳地引发了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全社会的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
对于在线教学,许多教师是从零开始,他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体验了在线教学的个性化互动、群体互动、实时教学传播与非实时教学传播相结合等种种优点,利用在线教学充分发挥了课程、教师的个性,能将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
国家权威机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针对问卷中“疫情防控下的在线教学有哪些优势”这一问题,有47.85%的教师觉得在线教学要求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和传播,这就使优质资源的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有46.47%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便于作业及时批改、反馈等,仅有5.64%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没有优势[2]。
2.弥补乡村学校师资不足
历史原因,广大乡村特别是边远乡村的教育发展现状滞后,主要表现在:教师流失严重,造成教师编制不足、学科教师配备不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教育资源匮乏……
在线教学能很好地弥补乡村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网络上有许多优秀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完整的录像课、微课、课件、练习等。一些名师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有计划安排或自发发布许多有价值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转载,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分享,解决了乡村名师难求的问题。同时也能带动乡村教师团队的整体提高和优化,让乡村教师学习新知识,获得新理念,实现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的新方法。
3.释放乡村学生学习潜能
乡村学生几乎没有条件参加校外培训,少数学生参加校外培训,都得辗转数十里,在线教学完全将时间和空间无限制化。
同时,在线教学可以提升乡村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城乡学生在同一个平台学习,不需要顾及到面子问题,可以大胆自由发言和提出问题,不需要担心城乡差别,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
网络具有知识的极大丰富性,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必然是身心愉悦的[3]。在线教学的可存储性,能让乡村学生课后反复回看思考,有利于弥补乡村孩子基础薄弱、反应缓慢等问题,让乡村学生在享有高质量学习资源的前提下,快乐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4.帮助乡村学校科学管理
在线教学数据的可视化,有利于学校、教师科学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以学校采用“钉钉”平台为例,该平台可以在授课结束立即获取学生学习时长,便于及时与学生或家长沟通。“钉钉”平台可以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收集与归档,学校管理层很容易掌握在线教学整体状况,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进入课堂听课,了解各学科的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状态,规划下一步教学任务和教学决策。“钉盘”可以存储过程资料,需要时只需一键下载。
乡村教学模式转型的战略优化
1.物态条件制约的优化策略
全社会继续加大乡村教育扶持力度,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并建立常态化的更新换代体制,以保障乡村学校现代教育硬件设施常备常新,确保使用顺畅。
国家应加大基础电讯设施的建设投资,5G等最新通信科技要向边远乡村倾斜,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应给予特别扶持。
教学平台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从乡村教师知识能力特点出发,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傻瓜式的服务,同时采用新技术,对乡村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识别、扶持,长期提供免费稳定的服务。要加强教育技术平台安全过滤,管控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图片、视频等自动弹出,给学生网络学习的净土,尽量减少教师牵扯额外精力。
教学资源网站应鼓励一线教师开发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投入资源网站,以获取优质资源下载权限,或者对乡村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扶持,长期提供免费的下载服务。同时简化教学资源开发过程,降低资源开发难度,提供资源开发范式,让一线教师都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简单明了地进行开发并向网络提供。
2.师资因素制约的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
教师要承认在线教学有适当“失控”区间,接受在线教学存在的不确定性,认识到在线教学反馈多样性、延迟性、间接性的价值与局限,不能因噎废食,不要让个案的失败掩盖群体成功的尝试,不要用短暂的片段代替整体,从而全盘否定在线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2)革新教法
在线教学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大搬家”,要革新教法进行教学,需重新设计教案并重建课堂文化。在线教学课前预学习很重要,预学习可以降低直播教学的难度。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表述上一定要条理清楚,导学的语言要清晰、准确、具体[4]。在自主预学习前,学生要事先知情,要对学习目标、学习成果以及学习的具体要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许多教师探索利用几分钟的微课+导学案,课前通过QQ群发给学生进行预学习;直播时,许多教师常用感兴趣的话题、事件、图像、视频或小故事、小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这些都是较好的尝试。在线教学教师特别要注意做到“眼前无人,心中有人”,采用全新的教学互动方式,随时跟学生进行互动。如“刚才同学的回答,你认为正确的,请刷‘1’,认为不正确请刷‘2’,无法判断请刷‘0’”;“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家都理解了吗?如果理解请刷‘1’,不理解请刷‘0’”等,师生随时彼此感知对方的存在。
有教师尝试采用“问卷星”制作“每日一练”,制作网上“每日学习之星”评选,并通过小型红包予以奖励刺激等,进行学生作业革新,引发学生作业兴趣,激发学生认真学习,让在线课堂、课后作业等一直为教师“掌控”,这些尝试都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3.学生因素制约的优化策略
在线教学中学生的自律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完全靠学生的自律来完成教学[5],教师的作用不可弱化,家庭监督作用要强化。
(1)加强家校沟通
未来的在线教学依然是学生居家期间进行学习的重要模式,学习初期家长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当学生学习欲望已经调动起来,自律能力自然会增强,后期家长可以逐步放手。
(2)加强师生联通
有研究表明,学生在线连续专注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少数学生时间更短。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师生之间存在着潜在情感与人格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人格力量、榜样作用会无形影响着学生,45分钟一节课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而在线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虚拟网络隔空“见面”,弱化了教师的吸引力。教师要合理规划在线教学的时间,调整教学内容,把控教学节奏,腾出更多时间加强与学生交流互动、知识游戏、答疑等,让科学、有趣的师生联动活动最大化地留住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帮助学生由习惯性“他控”平稳过渡到“自控”状态。
疫情倒逼下的在线教学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推动广大乡村教育信息化革新的转折点,让后疫情时代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内涵、新的思路与方法,其意义和价值远超出在线教学本身。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人去实施,先进的教育技术需要人去实践,人才是教育革新的第一要素[6],教育装备的技术化固然重要,但人的技术化更为重要。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原生态课堂促进化学学习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C-c/2021/10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张志祯. 教师教育中的视频教学策略[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176-177.
杨晓哲,张昱瑾. 疫情防控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与在线培训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3): 5-11.
余效诚. 关于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3): 23.
张庆,吴兴梅. 停课不停学 青羊在行动——成都市青羊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4): 4-6.
王运武等. 疫情防控期间提升在线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3): 106-113.
周跃良等. 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1).
作者单位:江苏东台市实验小学 江苏东台市安丰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