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才 王 琪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10)
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笔者以此为切入点,梳理整合航海英语的线上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出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国际海事组织示范课程(IMO Model Course)认为航海英语交际能力是不同国籍船员在涉外交流过程中能够运用英语语义知识、语用知识、航海跨文化交际知识和非语言知识顺畅地、无歧义地完成英语交际任务。然而,我国船员的英语交际能力薄弱一直以来是个不争的事实,制约我国海船船员能力发展的瓶颈,是个“卡脖子”问题,在亚洲甚至落后于菲律宾、韩国和日本船员的英语交际能力。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考察时指出:“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远洋运输队伍,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这个英语交际能力“卡脖子”的问题,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满足学生“随时学、随地学”的个性化需求。
2018年7月,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重点强调教学资源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侧重于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因此,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和“海洋强国”战略下,笔者所建设的高职航海英语三大网络课程平台重点突出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整合及共建共享,焦点聚集在教育信息化下的平台搭建和应用模式。受众群体扩展延伸到高校师生、国际船员、社会学习者和政府海事部门,将移动客户端APP 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无缝对接,提供了优质的航海英语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真正意义上达到航海英语立体化“云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航海英语交际能力。
国内有关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视角由“单一型”大学英语转向特殊用途英语(ESP),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微观化和国际化的特点。然而,关于“海洋强国”视角下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却显得尤为不足。从中国知网文献资料中分析,78.2%的研究内容集中体现在高职英语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优化和更新,缺乏对在各类平台的优质资源整合、融合比列的研究。
从本质上而言,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颗粒化资源、碎片化学习、系统化教学”的创新模式,立足于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线上的自主学习与线下的协作学习相融合。航海英语的本质属性隶属于英语语言习得的范畴,是将航海知识融入英语语言的载体,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最近发展区”内主动进行航海英语语义协商与构建,借助教师的“脚手架”功能,最终内化为自身独特的航海英语交际能力。其中,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突破时空限制的、快速远距离传播的、且具备一切教学要素的系统化课程:如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库、慕课、智慧职教等。
第一,高职航海英语课时严重不足,大班合班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根据笔者在盐城、连云港、南京和南通等航海类院校调研发现航海英语师资队伍匮乏,一师难求,从而致使2至3个平行同轨班级约80 人左右同时进行航海英语课程的授课,导致航海英语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难以得到拓展与延伸,航海英语中听说类教学活动难以组织,很难照顾到整个班级,致使班级互动类教学活动处于半散架状态。
第二,传统的高职航海英语教学效果不佳,忽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我国船员英语交际能力差的“卡脖子”问题。笔者统计分析发现,现有的航海英语教学模式未能创建真正意义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于平台整合的高职航海英语教学模式,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更新和优化整合。培养的毕业生“说不出、听不懂、讲不明”航海英语,甚至会出现因英语交际障碍而导致的海难事故,致使我国船员英语交际能力差的“卡脖子”问题较为严重。由于我国船员缺少在国际劳务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教学亟需解决如何寻找到海洋强国背景下的航海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的问题。
第三,已建成的网络平台仍停留在复制传统课堂教学的层面,未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各类MOOC(慕课)、SPOC(小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都存在航海英语课程,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甚至国内一些大型的音乐APP 也开始介入航海英语听说课程。各类平台线上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大同小异,实际利用率低下,“僵尸资源”长期占存,亟需解决如何深度融合教学平台上的优质教学资源,比列多少,理据何在的问题。虽然目前这些在线课程资源种类繁多,日益丰富,但相当一部分教学资源就是对传统实体课堂的照搬和迁移,缺乏互动性足、观感性强的优质精品教学资源,无法从根本上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更无从谈起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高质量航海英语交际能力。各类航海英语在线课程平台和移动客户端良莠不齐,实际运用费时低效。
两通指的是“课堂派”与“职教云”两个移动客户端APP的教学资源互通与共享;三平台指的是笔者所建成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www.icourses.cn)、航海英语省级在线开放课程(www.icourse163.org)、国家级职业教育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航海英语阅读(www.icve.com.cn)。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深度融合三大平台的最新优质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两通”无缝对接“三平台”,精准定位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创新,其内在要素是资源融合和教学设计,并通过“两通”移动载体最终形成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依靠“两通”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切入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创建优化航海英语教学设计,重点剖析教学资源构建与优化、平台资源融合互通方式、课程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团队、师生角色转变、教学评估考核的内在联系,考核标准高于国际公约STCW(海员值班培训发证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的航海英语标准,即学生能否顺畅、无障碍和无歧义地运用航海英语交际能力。
图1 “两通三平台”结构示意图
首先,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运用“课堂派”建立线上学习任务,如设计因语言障碍导致海难事故的教学视频、讨论区、答疑区、思辨区、观点投票等线上活动,教师提供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系统地、有步骤地完成“课堂派”任务。其次,教师在实体课堂中根据“课堂派”学前任务完成具体情况,反馈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重点讲解新的知识点,并将学习成果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形式在班级进行成果汇报和分享,并对接到“职教云”相应的模块。再次,教师利用“职教云”在课后进行英语教学的拓展延伸,如海难事故涉及到国际海事法与调查背景下的航海英语运用、我的思考、课程思政素材采集、江苏海事局题库模拟测试、海难事故调查仿真口语训练等课后任务。最后,教师反思和总结阶段,从资源选取、优化组合、活动设计、组织实施、学生参与度、学生反馈到语言能力发展方面思辨混合式教学优缺点,确保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发展路径通顺,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发力点是对学生航海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了一些互动性强的思辨、抢答、答疑、角色扮演、事故分析、情景模拟等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够吸引同学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在完成线上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动态呈现出内容多维性、难度递增的、互动性较强的和意义协商类的教学内容,教师充当一个意义构建的“脚手架”,学生运用教师的“脚手架”,就可以避免紧张胆怯,减少害怕丢“面子”的情绪,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高职学生英语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学习习惯以及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授课,根据“两通三平台”的优质资源量身定制多样化的学习方案,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笔者2021年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教学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实体课堂45分钟教学的时间限制,解决了高职航海英语课时不足、合班大班授课的问题,补充完善了现行的课堂教学体系。“两通三平台”线上教学资源在老师的“思维导图”主导下,着重培养学生的航海英语交际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也使得航海英语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延伸和拓展,能够达到了国际公约STCW(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公约)规定的国际海员所需的英语标准。教学重点应是培养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即基于海上航行值班和遇险通信的英语交流,能顺畅、有效地运用英语读、写、听、说、译技能处理航次中各种突发事件,保持英文通畅无障碍、无歧义的通信交流,从而解决我国船员英语交际能力差这个“卡脖子”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航海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已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对内在的教学知识点关联和课程体系研究仍然相对滞后。从形式上看,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是实体课堂叠加线上课程,但本质上依然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知识传递构建的语言教学生态。为此,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在教学设计和资源整合上下功夫,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立体化课程体系。
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要创造性地优化教学设计。在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盘考虑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重点关注教学资源的切入方式、资源融合程度、内容比例、整体评价和实际效果等环节,剖析高职航海英语教学中的关于资源构建与优化、平台资源融合互通方式、课程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团队、师生角色转变、教学评估考核的内在联系,使其内在要素相互关联,深度融合。
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新模式需要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创建“一书一课一空间”的立体课程模型。教师要用立体化教学体系贯穿教材、教师、教学资源。教材出版时需要每一课都有一个独特的二维码,手机扫描即可进入“两通三平台”的网络空间,里面有老师已经编排好的新形态、立体化、优质精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流程,包括知识点目标体系、课程思政体系、教学资源体系、教学活动体系、测试监控体系和反思反馈体系等。
教师应该研究、融合、并实施“两通三平台”之间的精品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化与互通共享,勾勒出课程思维导图来说明“课堂派”和“职教云”互通共享方式,选择性地融合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职业教育资源库这三大平台的优势资源。
在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方面,以精品和优质为整合优化标准,具体整合优化方式为更替所有无教师图像的视频资源,并以短小精悍为原则,升级改善微课、flash,动漫、学习闯关等教学资源,重点聚焦在教学资源的互动性上,符合高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征,使其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两通三平台”的教学资源应以6 个月为单位,检查监控优化整改后的资源呈现形式,定期地根据行业职业的变化发展来增加、补充和完善已有的教学资源,保持每年至少10%的更新率,淘汰删除过时的教学资源并剔除长期未使用的“僵尸资源”,使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能够达到100%的访问率。所有的教学资源优化整改必须以“教学效果”为检验标准,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来调整和增删教学资源,避免资源堆砌、僵硬呈现和费时低效的现象。
精品优质的教学资源创建后,教师要优化整合“两通三平台”的优势资源融合途径,并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和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所有任课教师集中三大在线平台各自的优势资源,自由融合捆绑所需的教学资源,形成微型单元教学资源包,并最终通过“两通”移动终端送达学习者,提供船员工作时真实情景语料作为航海英语输入,带动我国船员的英语交际能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是一个设计者、规划者和推动者,设计、把控和推进整个教学进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这个平台上主动建构航海英语的语义,在真实的工作语料情景中对航海英语知识的认知、顺应和内化。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着重把控语言知识呈现顺序、教学活动组织调整、线上线下任务安排、效果评价与过程监控等方面,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规律和身心特征。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提供大量的口语交际策略和航海职业的背景知识,搭建学习模块提供学生有机会多向交流、讨论思辨和交互学习,向学生介绍不同国籍船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文化价值取向,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当然,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具有挑战性。从教学实验的结果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航海英语教学功底,还需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从数字资源选材、优化制作、平台搭建、资源组合、活动设计、过程监控到效果评价,都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而言,半开放式的线上学习情景框架可以让学生借助教师的“脚手架”主动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同高度的“脚手架”有利于培养英语水平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能够统筹兼顾全班学员。
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应用推广到浙江、福建和江苏等地区的航海类院校,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三所航海类院校共建共享、分类整合、优化升级三大平台的航海英语教学资源,并诚邀航海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南通海事局和江苏海事局共同指导课程平台的搭建,同时沿海港口地区的航运企业向课程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教学资料,最终形成了一支由多院校、航运企业、政府海事部门联手共建的教学团队。我们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范围内得到推广,在2021年10月,国家海事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船员考证科目航海英语课程实行校考认证,即我们校内航海英语考试成绩得到国家海事局的适任证书全国统一考试中心的认可。
在“海洋强国”战略大背景下,基于“两通三平台”的高职航海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推广运用到全国5所高职院校,受益于高校师生、国际船员、航运企业和海事部门,受众人数多达1万余人。受众面广,受益者多,打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将我们的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辐射到全国,甚至周边国家的航海英语教学中,彰显国际化办学特色和示范效果,提升了我国高职航海英语教学质量。
在后疫情时代的高职航海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精品共享课的“精”、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多”和在线开放课程的“便”,集中三大平台的独特优势,整合优化内部教学要素,探索各个教学知识点的关联性和融合度,强强联合,创建基于“两通三平台”的移动互联线上立体“航海英语云课堂”,应用于“海洋强国”战略下的高职航海英语教学实践。“两通三平台”中大量原创航海英语真实语料有力地提供英语输入,有助于航海类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加大他们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中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高职航海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