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唐子韬电话采访钱国雄(左)
社区里的“微型博物馆”如何成为远近闻名的家风家训学堂
被采访者: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广益街道莫家庄社区
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钱国雄
采访者:本刊记者 唐子韬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广益街道莫家庄社区打造的老物件“微型博物馆”,也称为“尚德清风体验基地”,筹建于2011 年。馆内收集了带有时代印记的锄头、犁、耙、扁担、吊锅、风箱、油灯等100 多种物品,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社区关工委的教育基地,时常有“五老”和青少年在这里举办活动,是当地一处别具特色的“家风家训学堂”。
记者:您能讲讲老物件“微型博物馆”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建立的初衷是什么吗?
钱国雄:为使社区居民能够缅怀过去,也为使年轻一辈们能进一步了解我们无锡的民俗文化,十一年前,在莫家庄社区老村巷拆迁的时候,我们挨家挨户收集传统劳动工具、乡土旧物共计百余件,建立了这个老物件“微型博物馆”。这些物品由社区进行集中保管,并对外免费开放展览。成立至今,已吸引许多居民甚至外地游客前来参观,这些具有年代感的生产生活用品,让人们能够重拾乡土记忆里的农耕文化,感悟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感受:这些让年长者感怀、年轻人好奇的老物件,在今天看来已经失去实用价值。但在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劳动用具里,却蕴含着几代人的精神,为关工委的传承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教具”。
记者:咱们社区关工委是如何利用这个微型博物馆的?
钱国雄:社区关工委“五老”志愿者们因为对“老物件”比较熟悉,组织了“传家宝课堂”讲师团。通过整理加工,这些老物件被烙上“饱经岁月痕迹”的深深印记,“五老”志愿者们以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为出发点,生动讲述老一辈奋进者的故事。为了打造浸润式课堂,社区通过挖掘、招募、报名等形式,向社区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发出号召,并通过新老互动、知识串联等方式开展培训交流,以不同的站位讲述有历史感、年代感、传承感的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还原出最生动、最真实的年代感画面。
记者感受:在老物件博物馆内开展“五老”讲师团的培训交流活动,不仅壮大了红色宣讲队伍,还巩固了老同志与青少年之间的隔代情谊,更激发了传承教育的热情。
记者:老物件博物馆收获了怎样的社会反响?
钱国雄:在这里,我们通过探索实施“家风家训+”活动模式,依托“家风家训留言板”的方式让好的家风家训被“晒”出来;社区老党员用有温度、接地气的“家常话”,解读优良家风家训对教育子女的作用,用各家的“小故事”诠释家风家训文化对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的影响。
去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莫家庄社区开展“莫忘初心,回顾历史”老物件展览活动。大家看着解放前的生产、生活物件,回顾着往日劳作、生活的时光,言谈话语中充满了感叹和喜悦。
记者感受:用真实的物品让人感怀时代,用真实的故事引入家国情怀,用生动的课堂传承时代精神,莫家庄社区关工委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青少年传承教育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