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飞
(临邑县人民医院 山东 德州 251500)
肺结核国内发病率较高,隶属肺部疾病范畴,以细菌感染为主。发病后,患者多伴咳嗽、发热症状,具较高的传染性。实践指出,肺结核发病人群以老年为主,因老年人年龄偏大,身体各机能处于退化阶段,如若伴呼吸系统病症,极易加重其病况,影响身心健康[1]。因此,在对症诊疗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抗感染干预,控制疾病进展,且要重视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在诊疗期间的心态及依从性,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落实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提高生命质量。既往常规护理多倾向于疾病专科化护理,无法立足于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层面展开干预,人性化服务不到位[2]。优质护理具针对性、个性化及全面化特征,其以人性化服务为理念,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切实满足其心理、生理等需求,有益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预后水平[3]。本研究对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患者资料分析,详情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60例罹患肺结核患者研究,均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入院治疗。
1.1.1基本资料 按照奇偶法分组,等分为2组,一组视作参照组,一组视作试验组,参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5~78(66.26±3.14)岁;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6~75(65.47±3.20)岁,两组相关性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1.2纳入标准 ①全方位诊断符合WHO与中华医学会中对肺结核的判定标准;②患者、家属对研究持知情态度;③资料完整,且无认知障碍。
1.1.3排除标准 ①罹患精神疾病,如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等;②中途退出研究;③伴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缺陷;④严重心脑血管病;⑤血液感染。
1.2方法
参照组(基础化干预):包含一线规范化结核诊疗、疾病专科化护理及须知事项等。
试验组(基础化干预联合优质护理):①全面评估:入院后对患者具体状况展开全方位评估,如病情进展程度、心理承受能力、生理表现、受教育程度及社会背景等,从而了解患者不良爱好、生活习惯及心理问题。而后结合评估结果完善个人方案,拟定与患者适宜的护理方案,开展针对性指导。②优质认知教育:经主管医生对患者病情全面掌握后,结合其个人状况开展健康宣教,采取1对1,宣教模式就科室环境、疾病知识、预防要点及医护团队等告知于患者,协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肺结核,同时掌握预防疾病知识。②心理疏导:因肺结核具传染性特征,易遭受周边人歧视,再加上需隔离诊疗,使患者萌生出焦虑、悲观及绝望等情绪,与患者耐心交谈,倾听内心感受,同时予安慰、鼓励,舒缓心中压力,同时主动与患者家属交谈,阐明良好的情绪对疾病起到的促进作用,鼓励其多理解、关心患者,增强情感支持,进一步消除不良情绪。此外,院方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鼓励病友间积极分享护理经验及恢复要点,通过经验分享加强康复信心,提高依从性。③用药指导:以宣传手册、PPT及讲座会等方法展开用药宣教,以纠正其不良认知,正确、合理用药。宣教内容涵盖疾病致病原理、临床表现、遵医嘱用药目的,用药方法及频率等,着重强调按时按量用药的必要性,严禁擅自减药或换药,引起严重后果。因抗结核病药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在给药后患者自身舒适感有所下降,影响用药依从性。为此,对于住院患者需予以严密监督,出院者采取电话、微信等方法进行提醒,要求其在清晨空腹状态下用药。此外,针对用药后不良反应及程度要详细记录,必要时可适当调整诊疗方案,确保患者心理、生理舒适。④生活饮食指导:依据患者饮食喜好拟定科学营养食谱,坚持少量多餐原则,食物以高蛋白、维生素含量高、新鲜蔬菜为主,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自身身体素质为前提开展运动,以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时间控制在30min,促进免疫力提高。⑤优质延续性护理:出院时为患者准备预先设计好的温馨提示卡,卡片上可留有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出院后1月,进行电访1次/周,重点了解患者用药状况,并耐心解答其疑问,针对其治疗期间状况予专业性指导,第2个月,电访1次/月,加强生活、用药等方面指导,并强调及时复诊。复诊时需有家属陪同。
1.3观察指标
①依从性。采取科室自拟依从性量表评价,包含用药、饮食、运动及戒烟戒酒等,各项分值10分,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
②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涵盖护理操作技能、护患沟通、护理态度等内容,以百分制评分,>90分视作优;80~89分视作良;70~79分视作尚可;<69分视作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③生活质量。参考SF-36量表评定,主要有躯体疼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活力,分数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比例关系。
④满意度。以问卷调查方法测评满意度,含十分满意(95分~100分)、较满意(80~94分)、不满意(<79分),总分值100分。该量表信效度0.86。
⑤心理应激反应。根据SAS、SDS评分准则评价心理应激效应,主要涉及焦虑、抑郁两大方面,SAS分数50分,大于该分数视作焦虑。SDS分数53分,大于该分数视作抑郁,分数越低,心理应激反应程度越低。
1.4统计学方法
2.1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用药、饮食等依从性评分与参照组比表现出更高水平(P<0.05),见表1。
表1 依从性比较分)
2.2护理质量比较
较参照组,试验组护理质量更高(P<0.05),见表2。
表2 护理质量比较(n;%)
2.3SF-36评分比较
试验组SF-36各因子评分值均较参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SF-36评分比较分)
2.4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经对满意度实施测定,测定结果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满意度比较(n;%)
2.5SAS、SDS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值(35.96±4.18)分、(33.45±2.69)分与参照组(42.64±3.72)分、(40.18±3.26)分比表现出更低水平P<0.05(t=6.539、8.721,P<0.001)。
资料表示,全世界范围内我国肺结核罹患率排名第二,且大多数患者处于活动期,具较高的传染性,已是当下危及人们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4]。此类患者需接受长期的药物诊疗,由于对预防知识认知不足,在诊疗过程中病情略有好转亦或是受其他因素影响,极易发生随意停药、更换剂量等问题,导致病情反反复复,迁延不愈,甚至是引发多药耐药,影响治疗效果[5]。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在对症诊疗过程中需辅以护理干预。研究指出,肺结核患者诊疗期间辅以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实现改善依从性,使其规范治疗的效果[6-7]。
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及依从性、SF-36评分较参照组高,提示优质护理有益于纠正患者不良认知,改善其依从性,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与陈丽华研究结果一致[8]。分析:基础化干预多注重患者住院诊疗期间的用药干预,缺乏特异性及个性化,无法满足不同阶段患者需求[9]。同时此护理方法难以掌握患者离院后具体状况,缺乏监督与指导,长时间如此患者依从性下降。优质护理是基于基础化护理下加以改进、创新的护理模式,其更具个性化、精细化特征,并且其以患者为核心,能够依据不同诊疗阶段患者心理、生理等特征展开干预,患者满意度高。通过全面评估,了解患者多方面需求,结合其需求实施干预,如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确保其需求得到满足,实现监督、指导双向干预目的,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舒缓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10]。结果显示:试验组SAS、SDS评分较参照组表现出更低水平,提示优质护理可减轻或纾解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维持心理、生理健康。分析:肺结核患者由于疾病特殊性,易受到其他人群歧视,内心充满了焦虑、绝望,优质护理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取1对1、讲座会及病友交流会等方法讲述疾病防范知识、安全用药知识,并且鼓励病友间交流,分享经验,减轻不良情绪的同时增强康复信心,促进疾病转归。
综上,肺结核采取优质护理可纾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用药、饮食等方面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护理价值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