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涵 , 刘会成
(广东金融学院 a.工商管理学院;b.保险学院,广州 510521)
自粤港澳大湾区(以下或简称“大湾区”)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大湾区与世界范围内各个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1],专业技能和人才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2],大湾区经济开始迅猛发展,旅游业不断增强[3],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ICH,以下或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是城市乃至地区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当地人民在时代更迭中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4],亦是旅游发展的核心生产力[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第三十二届大会上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时,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文译名[6]。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7]。以旅游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给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与旅游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推广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的同时弱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时代脱节而变得无人问津甚至被人们遗忘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到2003年逐渐具备了标准化的范围界定和体系,我国从2006年开始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划分标准和分类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8],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和新兴方向[9],其符号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游客理解和欣赏具有丰富的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遗产资源[10]。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已是人所共识,地方名片、产品商标、企业推介、舞台表演等经常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字样[11]。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弥散性、广泛性、民俗性、无形性、群众性等特性,使其不局限于具体的旅游产品或旅游景区(点)[12]。国内关于非遗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末,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非遗资源的地理分布[13-14]、非遗旅游开发[15]与非遗生产性保护[16]、非遗商业性开发的利弊影响[17]、地理要素对非遗分布的影响[18]等。现有文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属性及要素的关注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很多学者从不同领域出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倡导,如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与时空演变[19]、贸易对大湾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20]、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思辨[21]等。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时代提出的战略部署,在倡导“文化复兴”的当下,关注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时空分布及有效利用具有显著价值。本研究借助ArcGIS 10.5软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国家级和省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旨在为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概念在2015年国家中央部委联合政府共同印发的“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中被首次正式提出,2016年正式被批准并写入了国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当中。2019年由国务院审议并签署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涵盖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11个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广东省文化馆的官方网站(http://www. gdsqyg.com/)、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官方网站(http ://www.lcsd.gov.hk),以及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的官方网站(http://www.icm.gov.mo),数据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此外,粤港澳大湾区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等相关数据来源于201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22]。
1.3.1核密度分析。核密度分析用于计算要素在其周围领域中的密度[23],能够反映资源的集聚地与集聚程度。本研究借助核密度来反映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情况。通过核密度估计值计算区域整体点状样本的聚集情况,可反映一个核即每项非遗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强度,核密度值越大,表明该要素点越密集,即为热点,反之则为冷点。
1.3.2地理探测器。地理探测器是探测空间分异性和揭示其背后驱动因子的一种新型统计学方法,通过构造q统计量来度量空间分异性,探测解释因子,进而分析变量间的交互关系[24]。
粤港澳大湾区除香港、澳门外,其余九市均位于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简称珠三角九市)。在国务院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广东省共有165项,非遗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以珠三角城市为中心,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零散分布的特点[25]。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06—2018年先后公布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62项,其中珠三角地区占46.4%。同时,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14年11月1日颁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8月广东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29人,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10类项目。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数量最多。
香港非遗从研究雏形到非遗清单名录的颁布,历经9年之久。2006年香港特区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之后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并且在2007—2012年对香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的普查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拟定了建议清单,经过大量补充搜集并且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一致意见以及经过当地政府部门批准正式认可后,于2014年正式发表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清单。
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始于2006年,澳门32/2006号行政长官公告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澳门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式启动,并于2008年和2014年分别通过了两部澳门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2015年澳门文化局组织开展了全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相关资料征集活动,于2017年首次制订了非遗清单。2020年,经过咨询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及公开询问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清单继续添加了5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截至2021年8月,国务院命名了五批共1 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50项(第一批20项,第二批19项,第三批6项,第四批2项,第五批3项),占全国国家级非遗的3.2%。从获批时间来看,前两批非遗数量较多,占全国非遗的3.8%,第四批和第五批的非遗数目较少。从类型属性来看,传统美术类的非遗项目最多,有12项,占24%;其次是传统技艺类占18%,民俗类占14%,曲艺类占12%,这4类合计占非遗总数的68%。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各占6%,数目相对较少。此外,民间文学类非遗占2%。
粤港澳大湾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541项,其中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210项,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70项,珠三角九市所在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61项(共七批,第一批31项,第二批55项,第三批48项,第四批38项,第五批27项,第六批37项,第七批25项(1)对于多个地区联合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研究计为1项。)。大湾区省级非遗在类型分布上以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最多,有77项,占29%;其次是民俗类占20%,传统舞蹈类占11%,传统美术类占10%,这4类合计占非遗总数的70%。传统医药类,传统音乐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分别占8.7%,7.5%和5.6%,占比相对较少。此外,数量最少的是传统戏剧类非遗,仅占1.5%。
珠三角九市传统技艺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粤港澳大湾区省级非遗类型中数量最多,有149项,占57%;位列第二的是民俗类,有117项,占45%;排在第三的是传统舞蹈类,有71项,可以明显看出目前珠三角九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舞蹈类型为主。从类型属性来看,珠三角九市的传统医药类非遗尽管数量不多,但在广东省相应类别占比最高,为78%;其次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资源,占68%;位列第三的是传统技艺类的非遗资源,占52%。可见,尽管珠三角九市的传统医药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资源在数目上不占优势,但其在广东省非遗资源中占据很高的比重。
香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分类的依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五类分类法,即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26]。同时,香港政府在2006年自主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组。香港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数目最多,为101项,占总数的48.1%。而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方面的非遗,主要涉及中医、历法等,此类非遗的数目较少,仅占1.9%。
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分类标准也是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且澳门特区政府先后通过两部法律法规对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类作出规定和研究标准。澳门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类非遗数目最多,有37项,占52.9%。
3.2.1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虽不是很多,但所涉及的种类较为全面。广州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最多,有14项,占28%,超过总数的1/4;佛山和东莞紧随其后,分别是18%和12%;然后是澳门、中山、江门和香港(图1a)。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一大重要因素,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具有广东省接近一半份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作为珠三角甚至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在大湾区中最多,佛山、东莞次之。
图1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
粤港澳大湾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香港、广州、澳门3个城市居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空间格局,分别占39%,15%和13%,三者共占67%(图1b),主要是因为省会城市和特别行政区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空间板块;第二梯队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佛山、东莞、深圳、江门和肇庆,分别占7%,6%,5%,4%和4%;位于第三梯队的是惠州、中山和珠海,分别占3%,2%和2%。
粤港澳大湾区省级非遗由珠三角九市省级非遗、香港省级非遗、澳门省级非遗三部分组成。河网密集、水资源丰富是早期人类生息繁衍的自然根本,也是非遗产生和赋存的必然条件。珠三角九市省级非遗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其空间分布与水域分布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河网较为密集的珠三角地区具有粤港澳大湾区48%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系同样较为丰富的港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也较多。经济的高速发展帮助文化资源得以更好的保留。珠三角九市中,广州、佛山、东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分别有82项、38项、33项,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非遗密集区。香港的省级非遗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颁布,澳门的省级非遗由澳门文化局颁布。尽管三者的颁发机构不同,但是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同宗同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反映了三地人民对文化的尊重和对传统的认同,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非遗资源[27]。
3.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析。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遗的划分法,借助ArcGIS 10.5软件对粤港澳大湾区不同类型的省级非遗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区域聚类图(图2)。不同类型的非遗呈现出不同的分布与集聚模式。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类非遗包括民间文学、各地方言等非遗形式。整体而言,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类非遗数量相对较少,以香港分布最为密集,其次该类非遗在广州形成次密集中心;表演艺术类非遗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体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整体数量上较其他几类有明显优势,在空间上形成香港、澳门、广州3个核心区,佛山、肇庆、东莞3个次核心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非遗主要包括与民俗相关的各类文化形式,在空间布局上呈现香港、澳门两个组团;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类非遗主要涉及传统中医等项目,在空间分布上以广州最多,形成一级密集区,其他各地区的资源数量呈均质化分布;传统手工艺类包括传统技艺与传统美术,在数量上是属于最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该类非遗的分布形成多级分布格局,以香港最为密集,其次是广州二级核心区,再次是东莞、澳门两个三级核心区。
图2 粤港澳大湾区省级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
由上述可知,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聚集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与非遗项目本身所在地的风土历史密切相关。非遗的形成、传播与空间分布受社会、经济、自然、地貌等要素的交互影响[28]。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两方面探索大湾区非遗的影响因素,借助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分析地形地貌、河流、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指标对大湾区非遗资源空间分异性的影响情况,以及不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表1)。地形地貌、河流及文化等要素对非遗资源的分布具有较高影响力,相应q值(解释力)均在0.900以上,表明与非遗分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大湾区的非遗资源与各地区的原生型要素,诸如自然地理、文化底蕴等密切相关。
表1 影响因素与因子解释力
粤港澳大湾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2 ℃。从地形地貌上看,大湾区整体的地势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降水量总体表现为中部高、东部和西部较低[29]。由表1可以看到,自然地理因子对大湾区非遗地理分布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力排序为地形地貌的影响力(0.986)大于河流的影响力(0.944)。从地形地貌来看,整体上北高南低的态势符合早期人们由北向南迁徙定居的行为,越往北历史文明越集中,非遗资源越丰富,亦符合非遗资源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属性,香港和澳门作为两个文化飞地,不仅传统文化得以较好的保存,而且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在非遗资源上有很好的表现。从河流水系要素来看,先人们生活靠水而栖,河流密布的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早期的发源地,因此,非遗的空间分布与河网水系密度有着较高的耦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其发明、生产、创造、消费、演变、传播等都受到人类活动不同层次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排序为文化的影响力(0.944)大于经济的影响力(0.399)。其中本地文化对非遗空间分异的影响力最大。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的人口数量最多,同时也是广东省经济最为发达的4个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广州作为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对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最强,联系度也最高[3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会显著增大[31],会开始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需要[32],诸如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传统文化的溯源。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丰富该地区的文化风俗内涵,提升本地居民精神文化水平,满足当地游客在闲暇旅途中对文化交流学习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城市,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旺盛,对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需求也会更多。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文景观也息息相关,广州和佛山作为闻名全国的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分布密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最大。同样,有着“亚洲魅力之都”称号的香港和被称作“东方拉斯维加斯”的澳门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当地的人们也非常重视精神文化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也颇具规模。再加上这两座城市独特的历史经历,使得香港与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更具风情和国际化,中华传统文化与外国特色文化在这两个地区相碰撞,向世界展示了中西合璧的独特文化魅力。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总结并继承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但没有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反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教育意义和传承价值的宝贵财富,匠心精神与工艺传承是非遗延续的重要支柱,也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经济越发达、越重视文化建设的地区,往往更具有实力加大对非遗的抢救挖掘和整理申报,文化自信亦备受裨益。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非遗和省级非遗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其分布除了受自然、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外,也受制于大湾区三地对非遗保护制定的不同标准和政策,香港、澳门地区沿用国际上通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遗资源划分为五部分,而我国大陆地区将非遗划分为十大类。无论是省级非遗还是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民俗类非遗所占比重较大,是大湾区非遗类型的重要组成。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非遗呈现出以广州—佛山—东莞为中心、逐渐向外围递减的分布格局;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类非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医药,传统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数量相对较少。
粤港澳大湾区不同类型的非遗呈现不同的聚集模式。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非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类非遗呈单一极核向四周扩散的分布模式;传统手工艺非遗以及社会实践,仪式与节庆类非遗呈双极核的分布趋势;表演艺术类非遗则呈多极核分布。
加深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与路径,增强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在创造性开发的同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现状,因地制宜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在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倡议下,大湾区应立足本土地理位置优势,将丰富独特的文化特色融入旅游商品,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形成“非遗+旅游”的动态平衡发展模式。
作为中国大型城市群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充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将非遗资源更好地开发,并打造成一个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圈,将会给大湾区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也能使大湾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得到保护。尽管粤港澳三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遵循不同的规范标准,但各地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同心同德,对非遗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这对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