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课堂』教学法简说

2022-12-29 20:21阳江市阳东区一问学校廖海吟
师道(教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问学教学法探究

文阳江市阳东区一问学校 廖海吟

“问学课堂”教学法是一问学校问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在学科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性探索,并在中小学文化学科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使教学充满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一、核心概念

“问学课堂”教学法的核心概念:以问导学,以学激问。

以问导学:通过“问”尤其是学生的“问”引导进入多层的课堂和文本学习,以问定教,不问不学,一问到底。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问”与“学”贯穿始终。

以学激问:通过“学”唤醒更高层级的质疑与探索,学有余味,问无止境。从“问”出发,于“问”结束,这不是一个回到原点的封闭的圆,而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在这个开放体系中,“问”发生了质的飞跃。

“问学课堂”中的“问”包括三层含义——发疑:学生对课文及其背景资料的知识点与解决方法有困惑,以口头或书面向同学或老师提出疑问;质询:对课文注释、教参分析、练习答案,学生提出补充意见或不同看法;探究: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由此生发出的比较、联想和拓展,学生可以深入探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教学法研究背景

1.社会背景。学贵有疑,问是认知世界的出发点。千百年来,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关于“问”的经典。在这个世界上,经验只有通过自我践行才能感知,灵感也只有通过苦苦追寻才会迸发。综观千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那些发现和创立定律、定理、学说的人,大都是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经历艰险,探本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2.教育背景。我们提倡生本教育,即是用最自由的方式让学生享受学习,最大程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可塑性,这种生命化教育的背后,是一种学习责任意识和生命承担意识。现在,这些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共识。教育的起点是一问,学问学问,学会发问,疑问使学生带着好奇的眼光进入学习的旅程。教育是点燃、照亮、唤醒、开悟、得道的过程,其初始在于问的点亮,通过问,让灵感、思想和情感来找他们。

3.课改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课程价值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理念已朝向多元化和价值整合方向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由表达、主动发问、主体探索、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样适应其他各科。“问学课堂”的提出与实践,就是发掘和保护学生的这些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使课堂灵动开放而富有活力。

三、主要理论依据

关于“问”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做法,古今中外有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精辟言论。清朝刘开在《问说》中说:“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学课堂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心理学重要的流派格式塔派关于学习的认知理论的核心认为:知觉的动力原理和学习的动力原理是一致的。知觉结构中的动力关系由不平衡达到平衡,由紧张达到不紧张的结束,这就意味着对问题情境有了新的看法,从而将问题解决了。动力关系的不平衡即是表现为“问”的“愤”与“悱”的状态,动力关系的平衡也就是学习过程与问题解决的“启”与“发”的状态。

四、课堂基本模式

“问学课堂”教学法的课堂基本模式:课初生问、课中互问、课尾探问。

课初生问:学生依据教学目标,参考资料,预习新授课文,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问题收集,进行归类,筛选出典型问题,编入PPT中。课堂开始阶段,请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将PPT中的学生典型问题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课中互问:在解决课堂初始问题之后,根据教学重难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问互答,合作探究。在互问环节,可以采取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小组,小组对小组等问学组合;可以结合组内讨论,组组争论,班级辩论等问学方法;可以结合音乐、视频、游戏、表演等问学形式。

课尾探问:课堂重难点解决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堂出发,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考提出更深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家可以辩论、争鸣,归结出方向性答案,也可以各自自圆其说,甚至可以留有余味,留下继续探讨的空间。

五、“问学课堂”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以学生为主体,解决教与学油水分离的问题。“问学课堂”提倡让学生主体体验,把学生的“问”作为课堂的出发点和思维的触发点,将课堂从教师的“教”引向学生的“学”这一层面,使学生不再被动听讲、回答问题或模拟教参,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知识积累和能力形成的整个过程,使内化变得更为实际。

(2)让学生行动起来,解决课堂死气沉沉的问题。“问学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少年和青春期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实际,改变学生被动局面,让每个孩子踊跃参与课堂。问题的激发和思维的碰撞,会使课堂变得灵活机智,生气蓬勃。教学形式的改变,也会使教师和学生放下思想和心理的包袱,师生关系变得更为亲和,生生关系变得更为友善,教与学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良性的互动使沟通更加愉快。

(3)倡导探究与合作,解决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问学课堂”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受知状态,便于及时调控知识的重难点,把握学生的内化时机,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为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中的取与舍,是建设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4)通过教改与实践,解决学校教学特色的问题。一问学校,从校名设计开始,就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放在教学的首位,“问学课堂”的教改实验及其推广,将会为更多学科的跟进开辟一条道路,将在更高程度、全校范围展开全面的实践,使之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学科教学体系,并逐渐开发成课程资源,从而实现“教研兴校”的目标。以“问学课堂”为核心,学校逐步将问学精神延伸到教育、生活、活动等各方面,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问学教育。

六、“问学课堂”教学法的研究意义

问题是启发思维的源泉,问是获取知识的最初渠道。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人的头脑中首先要有问题,有了问题后才会去思考,才会有追求知识的动机,才会主动去实施学习行动,才能从知识的收获中得到意义。学习要创新,必须以思考为前提,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

“问学课堂”的提出与实践,既是对现有课堂不能尊重学生主体的反动与创新,也是促使教学返璞归真、探求本源的课堂复兴。通过“问学课堂”探究,可以建立新颖的学习形式,建构新态的课程体系,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教改,使课堂学习指向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从学习困境中突围,获得师生的双重解放。

猜你喜欢
问学教学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
课堂教学中“导问”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