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 赵敏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想象力是人类创新能力中最积极的一个影响因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在结合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释放他们潜在的巨大能量,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呢?教师应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在音乐的天空里。
在歌唱课堂教学中,旋律与歌词都是进行音乐想象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验音乐作品给心灵带来的真切感受,并学会用最贴切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这是对教师和学生二者能力的考验。例如,六年级的唱歌课《转圆圈》,这是一首云南撒尼族的童谣,表现了撒尼儿童在明亮的月光下,欢歌起舞的热闹情景。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用生动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篝火晚会的场景想象。歌曲的引子部分是缓慢轻柔的领唱旋律,而主题部分则节奏欢快气氛热烈。教师设问:“同学们觉得歌曲的开头用慢速而轻柔的演唱,表现的是白天的画面还是夜晚的画面?为什么?”请根据自己的想象描述一下音乐的画面。”请学生根据想象的画面用轻柔而富有意境的声音演唱这一部分旋律。
在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我尝试从一些深入学生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入手,创设一些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想象的声音和情境,从而达到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形象思维的启发。比如说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基本知识讲解,首先我们要求每个学生自己能够正确分辨这种声音的长短:高速列车的电动汽笛喇叭声长,汽车喇叭声短;猫叫的声音长,狗叫的声音短。接着,通过钟楼钟声、电子钟秒针跳动声和机械快摆表秒针跳动声等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四个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并仔细观察对比老师给他们模仿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最后让学生用拍手、跺脚或声音模拟的方式把听到的不同节奏模仿出来,从而顺利地完成了由声音的听觉感知向身体动作感知的一个重要过渡。
音乐是一门想像的艺术,人们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形象并且获得对音乐的情绪性体验。在欣赏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与身心体验,进一步利用肢体语言来充分地表现音乐,展开合理的想象与编创。例如,在一年级的欣赏课《小象》的教学活动中,在聆听乐曲前,首先播放自然环境中象群活动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象的动作姿态与生活习性,然后设问:“在接下来聆听乐曲《小象》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想象小象们在干什么?把你脑海里出现的画面说出来。”学生在俏皮灵动的旋律中,纷纷展开有趣的想象。
为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抓住音乐编创和表演这一切入点,让学生根据音乐形象来选择编创自己的表演方法和形式,体验到创作和表演带来的快乐。比如:六年级欣赏课《波斯市场》,让学生拓展关于波斯市场情景的想象,并根据想象编创具体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波斯市场》是英国作曲家凯特尔贝于1920年创作的乐曲,它描绘的是一位美丽端庄高贵的公主在侍卫的保护下,经过波斯市场时所看见的景象。乐曲一共分为8段,5个主题,3个再现主题,利用了乐器唯妙唯俏的音色,表现了波斯市场上繁华喧闹的场景。首先,向学生做细致而详尽的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及乐曲结构分析。在学生对作品有充分的感受与体验的基础上,根据乐曲当中若干个鲜明的主题形象,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选一个最想扮演的角色,根据音乐的情绪来进行动作编创及情景表演。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定出每个小组分别表演:乞丐、骆驼商队、玩蛇人、公主、国王、魔术师等主题形象。学生利用老师在课前准备好的表演道具:服饰、头饰、魔术棒、铃铛、笛子等道具,根据想象编创还原乐曲所表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