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福田区梅丽小学 吴艳辉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表现为: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积极地思考,发表个性化的观点,与同学之间有效展开生动多样的交流,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究出新知识。笔者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新知识,并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交流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首先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导入,播放古埃及“面积的由来”短视频,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记录学生的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围绕解决学生问题的角度展开教学。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身边常见物体表面的大小(比如比较两片树叶的大小),来感知面积的特征,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有时直接通过“观察法”,就能比较出不同物体表面的大小。当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出了两片树叶的大小时,教师及时追问:“刚才你们都觉得是左边的树叶更大,那到底指的是哪里比较大呢?谁能上来指一指?”。教师手拿大小相差明显的两片树叶,请学生上台指一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操作发现:第一种“边框”其实指的是周长,第二种树叶子里面的部分才是它的面积,比较两片树叶的大小其实是在比较它们的面积。教师继续追问:“周长和面积,一样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得出结论:不一样,周长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是面的大小。
首先,教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身边的物体,并和同桌说说自己找到了哪些面的面积。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动手触摸并感知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教师请学生举手分享观点,学生交流表达,教师规范学生的说法和摸法。接着,教师继续追问:“那是不是所有平面图形都有面积呢?”教师用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和三个不封闭图形。同桌讨论后,学生会发现封闭图形的面积可以“刷出来”,但是不封闭图形的面积“刷不完”或者说“不好刷”。学生通过交流和探索,基本能明确:封闭图形有面积,不封闭图形不好确定面积。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到底什么是面积。学生基于刚才的探索、感知和交流,自由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于“面积”的理解。
教师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比长方形的宽短,但是比长方形的长要长,请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课前给学生提供和课件上的图形比例相同的两张纸片,作为学具。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会发现直接观察不能准确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学生可能会自己尝试用重叠的方法,发现不能很好地重叠,两张纸片都有多出的部分。由此产生不确定性和认知不足,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进一步探索、操作、思考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接下来,教师进一步提供学具:剪刀和小方格纸片,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之后小组上台展示,全班交流反馈。学生可能会用到剪拼法、数方格法等,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最后,作为课堂测试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方格纸中画2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并给图形涂上颜色。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交流。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投屏展示学生不同的答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面积相同,形状可能不同,周长也可能不同。
学生回顾、梳理本节课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主要知识点:(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周长一条线,面积一片大,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3)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有多种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梳理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课堂刚开始时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知识回顾进行回答和小结,完成“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闭环。
在这堂课中,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并且在活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了比较面积大小的多种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更多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