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艳杰
大江大河,奔流入海,赋予入海口城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孕育出丰厚灿烂的城市文明。11月10日,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在东营开幕。大会以“江河奔海·共向未来”为主题,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入海口城市”概念普及,促进世界入海口城市交流互鉴与合作发展。
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地区,历来是文明的发祥地、经济的集聚地、开放的策源地,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以“入海口城市”这个概念为切入点召开的综合性国际会议却并未有过。
什么是入海口城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世界入海口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对“入海口城市”作出最新定义:入海口城市是指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的海岸带上发育的城市,是具有河流海洋交汇、陆地海洋统筹融合等特色,将入海口区域内的河流、陆地以及海洋多样化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特殊类型城市。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明星介绍,入海口城市与港口城市、海滨城市、海岸带城市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别,是城镇化、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新概念。全球有50个大江大河入海口城市,广泛分布于6大洲,其中分布在亚洲的数量最多,为19个,其次为北美洲和欧洲,分别有11个和10个。
“入海口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历史悠久的文明中心,典型代表之一是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第二种是开放口岸和贸易中心,以中国上海、韩国釜山、荷兰鹿特丹等为代表;第三种则是资源和生态富集中心,东营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如今,像东营这样的城市,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關注。”中共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红波介绍道。
正因如此,此次会议首次让“入海口城市”这个概念以“主角”身份走上世界会议舞台,为全世界的海河交汇地写下了开创性的一笔,为全球入海口城市在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谋划出新的发展方向。
50个大江大河入海口城市,遍布全球6大洲,为何首次大会能花落东营?在大会上,国内外多位专家强调,尽管全球有多个入海口城市,东营却是颇具特色的一个。
“东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全球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和栖息地。这里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等因素。”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围绕大江大河入海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肯定了东营拥有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良好基础,并具备了作为样板的先天条件。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世界入海口城市的典型代表类型之一,东营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入海口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型城市转型、河海文化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河海相拥的东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旺、文化兴、活力强的绿色崛起之路。”陈明星认为,东营在生态修复、新旧动能转换与低碳发展转型、科技创新促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宜居城市建设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是其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同时,他表示,东营未来可期,“在当下这么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在探索这种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方面,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此外,东营还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28个国家4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这样的东营,正期待与世界各国同类型城市共同探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分享成功经验,推动各领域的务实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入海口城市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此次大会引起全球瞩目,来自国内外的入海口城市、商协会组织、外国驻华机构等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关注,报名踊跃,有三十多个国家的百余个城市以不同形式参加大会,这次大会又被形象地称为“百城大会”。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百城大会”上成果丰硕。开幕式上便发布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世界入海口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三个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友好公园结好、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国际候鸟护翼行动计划,发布了《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东营倡议》。
《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东营倡议》强调,期望未来加强入海口城市间互鉴合作,推进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媒体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及交流,打造国际绿色发展合作机制和平台,共同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韩国群山市、尼日利亚卡拉巴尔市、意大利利沃诺市、江苏省盐城市……国内外入海口城市代表在倡议书上落笔,倡议的发布引起各界关注。随着大会的召开和倡议的发布,大会还启动了“世界入海口城市伙伴计划”,推动相关城市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共同研究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重大课题,促进人才交流、资源共享与项目合作,为入海口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案。“营口市将积极响应‘东营倡议’,加强与入海口城市在各领域的交流互鉴,特别是以‘世界入海口城市伙伴计划’为平台,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与各城市间的国际交流、精诚合作,共享机遇、共谋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蓝色力量’,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辽宁省营口市市长姚华明说道。
未来,世界入海口城市将深化文明互鉴,促进理解尊重,加强经贸合作,增进民生福祉,共同打造城市间经济互补、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让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成为凝聚共识、合作互惠、同促发展的重要平台。
Rivers Run into the Sea
On November 10, the World Estuarine Cities Conference for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kicked off in Dongying. With the theme of“Embracing the Sea for a Shared Future”, the conference was aimed at further implementing the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ropell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stuarine cities”, and promoting the exchanges, mutual learning,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mong estuarine cities worldwide.
What is an estuarine city? The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stuarine Cities (2022) released by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gives the latest definition: An estuarine city refers to a special city developed on a coastal zone where the river and the sea meet,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luence of rivers and seas and the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land and ocean, closely linking diversified ecosystems of rivers, land and seas with human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There are 50 estuarine cities all over six continents. Why was the first conference held in Dongying? At the conference,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stressed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estuarine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Dongying is distinctive.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is conference has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In the future, estuarine cities will deepen the 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 promot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strengthe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and cobuild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 and responsibilities with complementary economies and cultural tolerance among cities to make the conferenc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building consensus, win-win coopera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