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留置胃管配合应用外封接头的临床效果

2022-12-28 08:41郑宝聪庄端端洪珊珊刘利敏鲁秋香陈惠伶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23期
关键词:胃管营养状况插管

郑宝聪,庄端端,洪珊珊,刘利敏,鲁秋香,陈惠伶(通信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呼吸内科 (福建泉州 36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因局部气流受限且病情发展快速,多数患者均无法经口主动摄食,因此留置胃管成为该类患者主动进行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该营养支持方式不仅可以预防误吸,还可通过负压吸引原理逐步恢复胃肠道正常压力[1-2]。传统胃管主要包括细长导管、外部接口两个部分,而体外部分因长时间暴露于外界环境极易滋生细菌,若接口部位滋生细菌顺延至导管进入患者消化系统,将继发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生命[3]。本研究考虑到胃管接口部位是细菌滋生的最主要部位,所以在留置胃管时配合应用外封接头,不仅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体外胃管入口端细菌感染风险,还能有效减少胃管更换频率。基于此,本文探讨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留置胃管配合应用外封接头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4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患者入院时经沟通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纳入研究队列,该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医学伦理号2021120001)。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COPD 诊断标准[4]: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COPD 急性加重期判定,即疾病确诊后伴随有典型症状(胸闷、憋喘、咳嗽、黄痰多、发热、失眠、倦怠、乏力、心慌、食欲下降等)进行性加重表现。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近7 d 未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干预;年龄40~60岁。排除标准:合并肿瘤者;合并结缔组织疾病者;合并代谢性疾病者;合并间质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影响呼吸功能疾病者;合并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心血管疾病者。

1.2 方法

医护团队经同质化培训后参与健康监测、日常医护和健康宣教,患者住院期间均采取留置胃管进行营养支持。

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胃管插管方法如下:患者操作前禁饮禁食3 h,预防胃管留置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的误吸;完善前期评估,包括患者的牙齿张口度、颈部活动度、咽喉情况等;正式操作由护理准备团队对患者咽喉部位进行分泌物清洁,叮嘱患者去除垫枕保持平卧姿势,同时保持头部稍微后仰位置,而后将胃管缓慢插入咽喉部(深度约14~16 cm),此时继续将胃管向下推入6~8 cm,操作基本完毕。操作全程若发生不适症或并发症,则参照《患者安全目标手册》[5]及时处置。

观察组采用留置胃管配合应用外封接头。外封接头主要构造如下:插管体外侧壁中部、底部均设有向外作弧形凸出的密封腰条,插管体侧壁上端开设圆形气孔;插管体的侧壁中部还设置有长条形的流质注入孔,该部位外围则设置有塑料活页片,塑料活页片和流质注入孔保持连接,从而实现塑料活页片开放或闭合;同时,塑料活页片外侧面下端设置有拨片,而插管体顶端设有圆形封盖,同时插管体管腔顶端被圆形封盖严格密封,圆形封盖的侧壁中部紧固橡胶裙边能向下密封包裹住胃管的外管端;当插管体完全插入胃管的外管端内部后,插管体上的两个密封腰条能紧紧胀贴于胃管内管壁,初步实现留置胃管滑落的预防作用;同时,圆形封盖能预防管体过长插入胃管,从而在患者消化系统内弯折。该装置使用中橡胶裙边朝上时能一定程度起到辅助管体拔出的作用,而橡胶裙边方向朝下时还能起到密封包裹胃管外管端的作用(图1)。

图1 留置胃管外封接头的局部分解结构透视图

两组均连续护理7 d。

1.3 观察指标

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小组(1名质控员联合3名调查员)具体负责指标检测、数据收集等。(1)营养状况: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分离获得血清并采用BK-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欧莱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根据免疫透射比浊定量测定步骤检测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6]。(2)生命质量: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7]对患者4个维度(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39项内容进行客观评分,该项量表4个维度得分区间均为0~100分(0分表示生命质量很差、100分表示生命质量很好),评分与生命质量水平成正相关。(3)不良事件:包括注射食物时外溢、误吸、呕吐等情形。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护理后相比护理前,两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转铁蛋白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g/L)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2 115.37±9.33 123.41±7.15 3.702 0.000观察组 32 116.24±8.72 136.83±9.42 9.074 0.000 t 0.371 6.419 P 0.712 0.000组别 例数 转铁蛋白(g/L)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2 2.05±0.33 1.75±0.41 3.224 0.002观察组 32 2.15±0.52 1.27±0.23 8.755 0.000 t 0.919 5.776 P 0.362 0.000组别 例数 前白蛋白(mg/L)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2 0.21±0.06 0.35±0.02 12.522 0.000观察组 32 0.24±0.07 0.69±0.06 27.611 0.000 t 1.841 30.411 P 0.070 0.000

2.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后相比护理前,两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与角色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情绪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2 47.33±7.92 59.62±6.99 6.581 0.000观察组 32 48.60±8.16 67.45±5.20 11.020 0.000 t 0.632 5.084 P 0.530 0.000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2 53.60±8.34 62.48±7.77 4.407 0.000观察组 32 54.11±9.16 69.03±5.05 8.069 0.000 t 0.233 3.998 P 0.817 0.000组别 例数 认知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2 61.28±6.07 64.06±5.08 1.987 0.051观察组 32 60.78±5.39 63.71±6.94 1.886 0.064 t 0.348 0.230 P 0.729 0.819组别 例数 角色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2 66.70±6.99 71.02±7.60 2.367 0.021观察组 32 67.05±7.24 72.11±8.03 2.647 0.010 t 0.197 0.558 P 0.845 0.579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5 例(15.63%),包括:注射食物时外溢3 例(9.38%)、误吸1 例(3.13%)、呕吐1 例(3.1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1 例(发生率3.13%),包括:注射食物时外溢0 例(0.00%)、误吸0 例(0.00%)、呕吐1 例(3.1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 病情迁延且常导致患者身体消瘦,急性加重期患者则更易伴发营养不良,甚至部分病情较重患者因此而导致恶病质。临床上对于急性加重期COPD 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时还需确保患者营养状况、免疫状况得到有效维持。因此,患者往往需长时间留置胃管以进行营养支持[8]。张文光等[9]研究显示,长时间留置胃管会间接增加吸入性肺炎、胃潴留﹑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综合分析诸多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可能与留置胃管接口部位密封不够、接口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不断完善胃管密封接口的装置设计,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胃管使用时的营养支持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注射食物时外溢、误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是该项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单中心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有关,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探究。留置胃管配合应用外封接头相比传统设计,有助于保障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期间营养支持时的安全性。分析可知,该目标的实现主要与胃管创新性设计在结构层面优化了密封接口有关,观察组所使用的装置对胃管外封接口进行了结构层面的设计,留置胃管管体外侧的中部、底部均设置有凸出的密封腰条,该设计可确保留置食物实现单向流动,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使用过程中,因流质食物注射速度过快而导致的外溢情形得到较好控制[10];特别是不同护理人员进行流质食物或营养液体输入时,力度差别较大、手法各异,造成流速不稳定,若部分食物外溢极易导致误吸、呕吐的发生,重者则会导致呼吸系统感染;同时,观察组所采用的密封接口入口端还设置有弧形凸出的密封腰条,实现了防漏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相比护理前,两组营养状况均有积极改良,说明留置胃管可较好地实现患者营养支持,同时观察组护理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留置胃管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状态,依然与食物注入端口规避食物反流、食管穿孔等风险的封口设计有关。由于观察组更好地控制了呕吐、误吸不良事件,患者疾病转归效果相对更佳[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QLQ-C30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该差异依然与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程度有关。观察组所使用的留置胃管配合应用外封接头能尽可能减少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有助于维持营养支持效果,客观表现为护理后两组之间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的差别,该状态持续进行则会影响患者住院期间的行为能力,直观表现为量表评分的显著差别。同时,观察组因在留置胃管配合应用外封接头使用前为避免护理人员因使用新型装置时操作不熟而引发系列不良反应,特意对护理人员进行了操作培训,这种护理质量把控措施会间接使患者受益,客观表现为其情绪、躯体功能评分的积极改善。

综上所述,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留置胃管时应用改进外封接头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其情绪和躯体功能亦相对更好,有较高实用价值。但改进外封接头对医护人员日常操作便捷性将产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胃管营养状况插管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