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建生,刘蕾,闫瑾,夏云成
1 如皋市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 (江苏如皋 226500);2 如皋博爱医院 (江苏如皋226599)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CT 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螺旋CT 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由扫描部分、计算机系统、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3部分组成[1]。如皋市人民医院安装的Philips Brilliance 16 CT 具有图像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稳定性高等优点,同时配备了EBW 后处理工作站,可进行多项后处理及三维重建工作;球管采用液态金属轴承技术且热容量标配为8MHU,可有效延长机器使用寿命[2]。但由于该机使用的时间较长,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故障率逐步上升。本文主要针对Philips Brilliance 16 CT 部分伪影故障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维修思路及解决过程,为同行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CT 成像原理为利用X 线束对人体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并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 线,将其转变为可见光并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D)转为数字信号并输入计算机,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 线吸收系数并排列成数字矩阵,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D/A)将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信号转化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 图像[3-4]。所以CT 图像为重建图像[5]。
Philips Brilliance 系列CT 主要由高压单元、数据采集与传输、图像重建与处理、检查床等部件构成[6],见图1。
图1 Philips Brilliance CT 结构框图
2.1.1 故障现象
扫描头颅时,图像周围出现弧形低密度伪影如图2所示。
图2 故障一伪影图
2.1.2 故障分析及处理
经询问操作技师得知该伪影出现较频繁,非偶发,故排除患者原因。检查机架扫描孔内无异物,查看扫描间空调运行状况良好,空气温、湿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做空气校正后无改善,排除环境因素,故判断为机器原因导致伪影。首先检查机器本身,按照由易到难原则,先对补偿器进行检查:选择头颅扫描协议,待初始化完成后不出射线,进入扫描间通过扫描孔观察准直器开口处,发现补偿器中间开裂(图3);更换补偿器并做A-Plan 机械位置校准后扫描水模正常,伪影消失。因补偿器长期暴露于X 线照射下且中间部分较薄,所以故障率较高,需间隔2~3年安排更换[7]。补偿器开裂后的成像图像会出现圆形淡褐色低密度伪影[8],中间有裂缝则头颅扫描协议产生伪影较明显,两边固定孔处开裂则会导致胸腹部图像有伪影。
图3 Philips Brilliance 16 CT 补偿器开裂实物图
2.2.1 故障现象
扫描时图像最外侧有圆形伪影,胸、腹部图像较为明显(图4)。
图4 故障二伪影图
2.2.2 故障分析及处理
根据上述伪影现象,首先检查扫描孔、扫描床板,未发现明显异常,做空气校正后未改善,故将维修思路转向机器本身。根据既往经验判断该伪影可能与探测器模块故障有关[9],于是,注销当前用户并登录service 模式,打开扫描软件,将患者列表显示框中Local 改为IRS,找到有伪影的原始数据并打开轴扫(AXIAL)图像,点击患者列表左侧application—service applications—Physics analysis,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Archive—RawBias—Select,再次出现一个对话框,选择PLOT,等待系统分析数据后点击右下角All 选项,会出现16 层(Slice)探测器接收数据的分析图,可见图中有一Slice 数据中出现一向下尖脉冲(图5),选择图表右侧与该尖脉冲相同颜色扫描Slice 的序号(一共4 种颜色,每种颜色对应4 层),然后再依次去掉每个Slice,最后找到无信号输出(即故障)的Slice,用鼠标左键在尖脉冲底部单击旁边会显示该Detector 序号(13#Slice,653#detector),记录后退出该程序;返回患者列表并切换至Local,打开菜单diagnostic—Bad Detector—Manual,出现对话框,点击Add,出现3 个Collimation 参数:(16*0.75,16*1.5,8*3),在16*0.75 中输入Slice:13,Detector:653;在16*1.5 中也输入Slice:13,Detector:653;8*3 因为是每2 个Detector 合并成一个Detector 输出,所以不需屏蔽,点击Save 后退出,并做空气校正;如找不到包含伪影的原始图像数据可以扫描空气,以HEAD STD-QA 协议(轴扫AXIAL)扫描,在打开的对话框中Collimation(准直)中分别选择16*0.75、16*1.5,FOV(视野)选择500,扫描后分析该原始数据,找到对应的Detector 号并屏蔽后再扫描患者,伪影消失,机器恢复正常。
图5 探测器模块接受的数据分析图
2.3.1 故障现象
扫描时,图像左侧有圆形伪影,上腹部图像较为明显(图6)。
图6 故障三伪影图
2.3.2 故障分析及处理
根据上述伪影现象并结合故障一、二的处理过程,判断探测器模块或者补偿器故障的可能性较大;拆开机架前壳检查补偿器,发现无异常;使用故障二中的步骤分析有伪影图像的原始数据,发现11#模块(确认方法为用167.929÷16取整数再加1)接收的数据在16个Slice 上均偏高(图7a);将11#探测器模块与42#模块互换后再扫描并分析原始数据,无异常数据出现(图7b),机器可正常使用;经查阅维修记录发现11#模块最近被更换过,因该模块较新与其他模块响应曲线不协调,将其与42#模块互换并做空气校正,试扫水模及空气图像均正常,至此机器修复。
图7 故障三探测器模块数据分析图
伪影故障在CT 日常使用中发生频率较高[10]。导致CT 扫描时产生伪影的原因较多,其中机器的原因[11-12]主要包括:(1)长时间未做空气校正且CT机房内温、湿度变化较大[13];(2)扫描孔内有异物(如造影剂);(3)准直器内补偿器开裂;(4)碳刷与滑环接触不好、打火;(5)探测器内模块或背板故障;(6)参考探测器故障;(7)重建计算机内图像重建板卡故障;(8)机器接地不良等。患者原因也会导致扫描图像出现伪影,如运动伪影、首饰导致的金属伪影等,但这种伪影具有一过性,不会重复出现[14]。因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关措施: (1)每周定期进行空气校正,温、湿度变化较大应及时进行; (2)每天工作结束后及时清洁检查床及扫描孔内各种异物;(3)定期打开机架清洁滤网,保证DMS 系统恒温;(4)定期清洁滑环、碳刷以减少机器打火风险,从而降低伪影出现概率,有效地保证图像质量[15-16]。医学工程人员不仅要注重机器发生故障后的及时维修,平时更要注重按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只有定期进行保养才能保证设备的长时间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