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陈冠宇 胡小伍 李文杰 何 川 洪雪倩
当前,在数字经济和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行业数据以及行业内部专题数据的共享应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就自然资源管理而言,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后,势必要求地形测绘与地籍测绘的生产组织、数据管理、成果应用等方面深度整合、共享;而内部专题数据的一体化生产和综合化管理应用也是适应数字化改革要求的必然途径。
本文结合实际生产项目,旨在对地形数据与地籍数据“一体库”建设、专项数据库输出以及建立不同专项业务数据的协同联动更新机制的研究,形成地形测绘与地籍测绘一体化生产技术方法,从而实现“数据共享、一体化生产”的目的,提升政府效能。
基于地形数据与地籍数据并行管理的现状,结合未来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需求,充分研究地形数据与地籍数据的需求和特点,从数据库标准、要素分类等方面分析,构建包括地形数据与地籍测绘成果相关要素的“一体库”,实现数据的一体化生产;结合专项数据库的要求建立映射关系,编制“一体库”与各专项数据库结构的编码对照方案,基于“一体库”输出专项数据库所需成果以及不同专项业务数据协同联动更新,实现数据充分共享目的。
1.难在地形与地籍业务数据需求不一致。地形业务重点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等矢量信息;地籍业务则表示宗地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权属信息,“一体库”需充分考虑如何综合表达地形业务的矢量信息与地籍业务的权属信息。
2.难在地形与地籍业务要素表达不一致。地形要素和地籍要素的图层表达方式和图层代码是完全不同的。地籍业务中的点、线、面是综合表示的,而地形业务中是分层表示的,特别是地籍业务中房屋和宗地。如何处理房屋与宗地的拓扑关系和表达又要兼顾地形要素中居民地面的表示是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3.难在同时满足地形与地籍业务管理要求的“一体库”设计。以数据库存储为核心,建立地形地籍双业务“一体库”,库体既要融合关联又要差别化表示地形要素和地籍要素的关系,地形要素表达代码为10 位码,地籍要素表达代码是7位,如何设计“一体库”的要素代码和属性扩充表示方式也是本次研究的难点。
1.通过对“一体库”管理实现数据的一测多用
通过全要素数据采集成图,研究地形测绘和地籍测绘在业务数据管理上的联系,解决代码映射技术,建立要素代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建立地形数据与地籍测绘业务的“一体库”,分层储存处理,采用分层迭加等技术,实现一次测绘多种用途,真正实现数据充分共享、一体化生产的目的。
2.通过对“一体库”管理与应用实现专项数据库的输出
结合自然资源日常管理需求,通过对“一体库”功能化设定和管理,建立地形数据库和地籍数据库模板,实现通过一个“一体库”进行地形数据库和地籍数据库的输出。
3.不同专项业务数据协同联动更新机制
建立不同专项业务数据协同联动更新机制,以“一体库”作为更新载体,当单一专项业务数据库产生更新变化时,通过“一体库”的更新完成其他专项业务库的联动更新,从而实现业务协同和成果共享,减少重复测绘,节约财政支出。
“一体库”结构设计时综合考虑地形数据库与地籍数据库要素集及要素集下的字段进行融合,同类要素集、字段进行合并;从要素分类、编码、符号、制图等层面出发,依据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建立映射关系,采用分层迭加等技术,以数据库存储为核心,对数据库进行合理分层存储、处理,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构建图形与属性共存的框架,彻底将图形与属性融为一体,建立地形与地籍“一体库”。
“一体库”的属性表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地形类属性结构表和地籍类属性结构表,通过标准的融合设计出“一体库”的数据库结构体系,即在地形数据库中的8 大类要素(基础定位、水系、居民地及附属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层)基础上添加地籍数据库中的地籍区、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等要素类。
通过“一体库”的建设,研究地形数据与地籍数据需求特征,进行特定要素定制与匹配实践,满足地形数据与地籍数据的要求。同时由于不同专项业务数据库结构不同,数据编码转换过程中需建立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对照机制,对专项业务数据库进行业务数据输出,数据编码转换以居民地及设施层为例。
案例1:专项数据库数据转换对照机制,以建成房屋为例。建成房屋在“一体库”中以面的形式表达,而地籍专项数据库中以面和线的形式共同表达,因此在地籍专项数据库调入和输出中需考虑一对多、多对一数据转换因素,建立一对多、多对一对照机制;同样,地形专项数据库中以面的形式表达,在地形专项数据库调入和输出中需考虑一对一的数据转换因素,建立一对一对照机制。
案例2:在地形数据库中,塔型建筑物一般是以面和塔型建筑物轮廓线及塔型建筑配置点共同组成了塔型建筑物,来满足制图要求;因此当塔型建筑物要素需要输出地形数据库标准数据时,配置相应输出方案,自动将塔型建筑物打散成塔型建筑物面和塔型建筑物轮廓线及塔型建筑物配置点;输出地籍数据库标准时,自动将塔型建筑物打散成轮廓线及塔型建筑物配置点,并赋予它相应的地形标准要素分类代码。
建立不同专项业务数据协同联动更新机制即“子母式”并行更新,以“一体库”作为更新载体,当单一专项业务数据库产生更新变化时,通过“一体库”的更新完成其他专项业务库的联动更新。
地形数据库的现势性大于地籍数据库地形数据的现势性,将地形数据和地籍数据库(除地形要素)一起调入到“一体库”,通过外业提供的修补测数据进行内业地形数据更新,同时也可做地籍业务。在地形数据与地籍业务数据处理完成之后,输出最新的地形数据库数据和地籍数据库数据,实现既更新了地形数据库现势性,同时也更新了地籍专项数据库的现势性。
同理,地形数据库的现势性与专项库地形数据的现势性相同,只需要将地籍数据库(地籍和地形要素)调入到“一体库”,通过地形数据更新及地籍业务要素更新。在“一体库”基础上处理完成之后,输出最新地形数据库和地籍数据库,实现地形与地籍专项业务数据库的联动更新。
通过本文研究,形成了地形与地籍一体化生产数据库编码对照机制方案,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一体库”(地形数据库与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和联动更新为后期自然资源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共建共享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模式。展望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以“一体库”作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重要基础数据,与现有不动产系统、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进行衔接,做到对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业务应用,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各部门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增强自然资源管理效能,降低政府建设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