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洋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中,职业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我国社会大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需求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逐渐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的不同领域紧密结合,促进技术发展,提高经营效率,进行组织革新,增强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生产力水平,形成更为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在这一背景下,职业院校应按照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根据学校的特色学科与所处的区域条件,积极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向社会提供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同时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职业教育目标是职业院校对所要培育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水平的整体要求,换言之,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职业院校必须对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的思想、意识、知识、素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
教育理念可以指引教育实践的方向,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域外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教育理念也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中心的。而与国外相较,我国在职业教育中主张以人为本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各职业院校虽然强调要在教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但由于既往教育模式的影响,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发挥。由于应试教育在我国长期占据优势,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职业院校的教学中也是以引导学生找到准确的答案作为目标,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造成学生缺少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互联网+”条件下,建立职业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改变过去基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过去的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各个专业各自为政,以专业教育为中心,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教师在课堂上以“满堂灌”为主,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校考评学生也主要通过考试成绩。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各职业院校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过去的应试教育观念仍然根植于不少学校管理人员的心中,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仍然以具备应试教育能力为主,缺少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缺乏。如果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继续采用此种落伍的教育观念,将阻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育。而且,在这样的理念下实施的办学模式没有学校自身的特色,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所培育的人才难以适应“互联网+”的要求,这样就失去了职业教育本应具有的意义。
“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非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简单的拼接,而是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将传统行业与网络进行结合,从而产生新的业态。“互联网+”能够更高效地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在其他领域中,实现创新。因而,“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2]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以专业课程的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按照自己原来制订的各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而单一的专业教育在人才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存在较大欠缺。在“互联网+”条件下,职业院校要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不能简单地在现有课程结构中增加几门相关的课程就了事,而应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观念。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对人才培育的理解仍然存在误区,并没有把人才能力多元化的思想贯彻到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与各个院系原有专业课程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甚至出现互相独立的状况,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学生在创业创新教育中学到的知识与在专业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无法融会贯通,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难以共同发挥作用。
职业院校是否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当前,虽然大多数职业院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予以高度关注,不断推动校内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也采取了不少激励政策,但在软硬件条件建设上并没有投入太多资源。学生的实践项目不能获得外在环境和条件的支持,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造成了消极影响。在实践平台方面,我国各职业院校差别很大,如校外基地建设数量上,最多的院校有数百个,而少的则只有二三十个,显示出职业院校实践体系建设校际间的不均衡性。而且,一些实践教学基地多建于区域外的企业,考虑到时间成本教学成本、管理成本及建设成本等因素,各基地的利用率、专业覆盖面值得商榷。实践平台的缺失,也是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升的原因之一。少数积极参与实践的学生面临着缺乏实践平台的实际困难。因而,职业院校要想做好人才培育的基础性工作,就必须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实践提供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环境。[3]
在“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应当细致分析社会需求,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各个方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使这些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素养,具备就业创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从而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具体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岗位创新能力有较高的期望,而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难以实现与岗位的特点紧密结合。虽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但他们在创业创新领域的能力不足。努力建设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职业教育目标改革的重点。但大多数职业院校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即使观念有所转变,但仍未形成与市场相契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客观上拖延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
相比过去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当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手段,追求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依托职业院校教育,结合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从而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匹配职业院校的教学宗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实践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追求懂技术、善于发现机会、具备创新、组织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输出。
从人才培育的目标出发,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方面应当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了解管理学的理论与手段,从而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进行创新创业活动。鉴于此,本文认为,各职业院校应当从下列方面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第一,厚基础,学生应具有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及渊博的知识与完备的知识结构。同时,学校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要强化文理科的通识教育,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打下基础,即学校要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理念。第二,宽口径,即“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模式,是指以基础平台为基础,根据职业院校各专业的招生情况进行通识教育,以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为基础开展专业教育,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第三,强能力,指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就业和创业时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营销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4]第四,高素质,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同时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质,同时身心健康。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模式是以实用技能型人才为基础,通过招生、教学、实践、管理、服务和就业等一系列环节,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在一般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并采取一些新的方法。职业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提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各类企业的战略目标,训练在实践和技术方面的创业创新人才;强调各种资源的整合,加强下设各学院以及各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能,优化学校组织结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建设[5];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招生机制和就业方案的设计和制作。要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努力从根本上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职业教育现状,努力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这些都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题。
第一,职业院校应实现学校内部相关资源的公开共享。要对全校各院系、各部门的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校内实验室、实验站、培养基地等现有设施场所,在目前已有的平台上构建全校资源信息平台,尽快推进和保障全校的资源向所有在校学生开放。引导校内学生自主自发地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相关指导的教师可以将耗费的时间转化为上课学时,具体的时间转换比例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定操作。教务处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动建立制度,并定期开展评估工作,而院系则负责协调有关实验室,促成创业项目的立项。
第二,职业院校要不断丰富学生创业实践的内容,借助资源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实践基地以及小微企业孵化的场所。在校内建设的场所不应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学校还应保障其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功能,具体来说,包括下面内容:① 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就与企业实现对接,掌握企业组建、管理以及运营的全部过程;② 为学生提供实现创业理想的平台,目前,不少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愿望,但没有创新和创业的机会与场所,学校要为他们提供这些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校内就开展工作;③ 利用这些场所吸引和学校专业相近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向学生提供和这些企业合作的机遇,并提高职业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这对学校而言是一举两得。而且,学校还能够利用企业资源为培养职业人才服务。
第三,对校内学生组织的实践性社团加以扶持,并以此为依托,推动学生项目的开展,强化职业教育的效果。对学生实践性社团提供经费上的补助和场所设施的支持。对于目前已经设立的实践性社团,要引导他们开展有一定规模的活动,扩大自身影响力,以激励更多的校内学生参加到实践活动中来。对于实践性社团,学校除了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外,不应过多地加以干涉,应当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社团的机制,促进学生社团的自治,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实践性社团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育做出贡献。
我国各职业院校应完善学校与外部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探索和建立涉及各方参与的协作教育新机制,努力实现有效促进、互利共赢的合作。第一,职业院校之间应当组建合作联盟,相互合作,彼此承认学分,逐步推进教学一体化,共享各个学校的特色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与水平。[6]第二,职业院校还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衔接,为企业提供员工再培训的渠道。同时,还要提高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以消除职业院校在教学方面的闭门造车的现象,能够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现场实践活动以及其他与职业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第三,职业院校还应当继续与地方政府深入合作,利用政府部门的资源,建立不同专业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创新服务基地等,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并明确形式、内容、方式、学时、考核等内容,建立参与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管理机制,提供适当的资金。第四,职业院校应选择具有行业或地区代表性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协调双方资源,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在一个或多个优势专业开展联合培训,探索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7]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找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互联网+”环境的结合点,针对职业教育阶段实践环节存在的不足,寻找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区域优势,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培育的人才在我国人才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填补人才缺口和不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