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怡 王雪峰
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辽宁 沈阳 110032
肾病综合征是儿科发病率较高的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其特征为大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定量≥50 mg/(kg·d))、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5 g/L)、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类型,其中90%为原发性[1]。从治疗效果上观察,约有7成以上的患儿首次治疗时对激素敏感,但绝大部分患儿病情会反复,其中约1/4呈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对激素敏感的患儿复发率高达60%~75%,其中半数以上会转变为激素依赖[2]。因此将原发性肾病中激素依赖型、激素耐药型及频复发型统称为难治性肾病。难治性肾病在治疗过程中因感染、激素减量等原因引起尿蛋白反复,激素难以减停,出现激素抵抗,导致病情反复,久治难愈,严重影响患儿的肾功能,进展为慢性肾衰甚至死亡。故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
糖皮质激素从上世纪中期就已经成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但是长期使用会引起诸多副作用,比如库欣综合征、抑制儿童生长发育、诱发或加重感染、骨质疏松等[3-4]。中医治疗难治性肾病,具备辨证施治的个体化治疗优点,在辅助降低蛋白尿的同时,还能保护肾功能,减少激素的毒副作用,临床疗效颇佳。王雪峰教授基于对气与火的理解,根据《黄帝内经》中“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理论,提出清热益气养阴为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基本治疗大法[5],辨证施治,用药精简,疗效显著。笔者跟随王雪峰教授学习期间,收获颇多,现将王雪峰教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经验分享如下。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最早出自《黄帝内经》。《素问》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后世各医家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王冰以人体阳气类比火之壮少,即“壮火”“少火”均指人体内的阳气,并指出人体阳气由少而壮,由壮而衰的变化过程[6];马莳根据药食气味的厚薄来区分“壮火”与“少火”,壮火之品乃药食气味厚烈者,多食会耗伤人体之气,少火之品为药食气味温和者,食之使人体之气旺盛;张景岳将“壮火”“少火”引申为邪气和正气,命门所生之火(“少火”)为正气,正气充足,人身之元气则充盛,邪气有余便是火,此为“壮火”,会消耗人之元气。
王雪峰教授集各医家之长,根据多年看诊积累的经验,提出了以下见解:“少火”可类比为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少火”为生理之火,能生元气,“少火生气”可推动脏腑的气化功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7];“壮火”可类比为外源性糖皮质激素,长时间大量的摄入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相当于“壮火食气”,容易耗伤人体的正气。
难治性肾病在中医属于“水肿”的范畴,水不自行,赖气以动,因此机体气化功能障碍会出现水肿的症状[7]。张景岳曰:“凡水肿诸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生而妄行。”[8]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司,水液的运化、输布、排泄失常,体内水湿潴留,泛溢皮肤而发为水肿。
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儿童体质本就偏虚,随着疾病的进展,机体丢失了大量蛋白质,且长时间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会引起诸多毒副作用,机体抵御邪气的能力下降,使患儿较其他小儿更容易遭到外邪的侵袭[9],外邪进一步伤及这三脏,加重水液的运化、输布、排泄障碍,激素复又加量,循环往复,久治难愈。
目前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手段,但是毒副作用明显,给患儿带来痛苦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若西医治疗同时辅以中医辨证论治,一来可以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二来可以保护肾功能,降低复发率,巩固远期疗效。
王雪峰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在激素应用的3个阶段,体内阴阳状态不尽相同,治法也有所不同。大剂量诱导缓解阶段主要表现为壮火内炽,治法为滋阴泻火;减量阶段主要表现为壮火食气,治法为补气养阴;小剂量维持阶段主要表现为少火不足,治法为益气温阳[10]。
中医治疗难治性肾病关键在于辨别本证和标证,本证主要有4个证型: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标证则以外感、湿热、血瘀较为多见。水肿严重、邪实突出时当治其标,水肿缓解,邪实消退时当治其本[11]。
3.1 气阴两虚证 病情反复日久,元气不足,阴津亏损,气化障碍所致。症见面色萎黄,气短,神疲肢乏,伴见手足心热,口唇干燥,多汗,大便干,舌质淡,少苔,脉沉细。治以补气养阴,化湿清热。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西洋参3 g,麦冬10 g,牡丹皮6 g,炒白术10 g,五味子6 g,知母10 g,炙甘草3 g,山药10 g,茯苓10 g,黄芪10 g。
3.2 肺脾气虚证 肺脾两脏气虚,肺气虚宣降无权,脾气不足则运化失司。浮肿多见于颜面部,伴见神疲,面色萎黄,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运动后多汗,大便不成型或质黏,平时易外感,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以健脾补气,行水宣肺。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西洋参3 g,黄精10 g,炒白术10 g,煅牡蛎10 g,炙甘草3 g,芡实10 g,莲子10 g,黄芪10 g,茯苓10 g,山药10 g。
3.3 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气亏虚,气化无权,失于温运,水湿泛滥而致。浮肿较重,全身均可出现,尤其是腰腹部和下肢,按之难起,伴见食少,腹胀,面色苍白,平时畏寒,腰酸膝软,四末不温,小便频,大便稀溏,舌质淡,体胖大,苔白或白腻,脉沉弱。治以温补阳气,消肿利水。方用八味肾气丸加减:山萸肉10 g,生地10 g,肉桂6 g,黄芪10 g,芡实10 g,茯苓10 g,桑椹10 g,杜仲10 g,山药10 g,牡丹皮10 g。
3.4 肝肾阴虚证 久病致肝肾两脏失调,阴液亏虚,失于滋养,虚热内炽所致。症见面色潮红,脸部痤疮,心烦躁扰,手足心热,伴见口唇干,口渴,盗汗,便干溲赤,舌质红,舌体瘦薄,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补肾,清热平肝。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知母10 g,五味子6 g,生地10 g,麦冬10 g,石斛10 g,枸杞子10 g,山萸肉10 g,黄芩10 g,黄芪10 g,茯苓10 g。
3.5 标证 若出现外感的症状,风热证予银翘散加减,风寒证予麻黄汤加减;若表现为皮肤感染,口苦口黏,小便灼热刺痛,舌红苔黄腻予四妙散加减;若表现为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有瘀点,予血府逐瘀汤加减。
赵某,男,7岁。以“反复蛋白尿2年余”为主诉于2018年9月25日来王雪峰教授门诊就诊。该患儿2年前因支原体肺炎入院,检查发现尿蛋白异常,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系统治疗1周左右尿蛋白转阴,后规律口服激素治疗。患儿自患病以来共复发4次,每因激素减量病情反复,多次接受激素足量治疗。西医诊断为难治性肾病(激素依赖型)。家长焦急担心,为减轻患儿的痛苦,遂求诊于王雪峰教授门诊。现症见:患儿晨起清嗓,胃纳可,偶有口臭,夜卧不安,手足心热,盗汗,二便可。尿检未见异常。面色萎黄,眼下瘀青,舌质淡暗,苔黄厚腻,脉数无力。此时美卓乐16 mg隔日晨起口服。王雪峰教授根据患儿病情辨证论治,中医诊断为水肿-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处方:黄芪、芡实、茯苓、焦术、山药、牡丹皮、丹参、黄芩各10 g,龙骨、煅牡蛎各15 g,知母6 g。14付颗粒剂,日1付,分2次水冲服。10月9日复诊:患儿咳嗽4天,喉间痰鸣,无发热,无鼻塞、流涕等症状,仍有盗汗、口臭。尿检蛋白阴性。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数。美卓乐用量不变,仍为16 mg隔日晨起口服。处方:黄芪、芡实、焦术、山药、黄芩、炙桑皮、金银花、蜜枇杷叶各10 g,五味子6 g,川贝3 g。14剂,用法用量同前。后每月门诊复诊1次,激素按疗程减量(每月减2 mg),尿检蛋白一直阴性,遂按原方随症化裁加减。2019年1月29日来诊,症见:口臭好转,盗汗,手足心热,纳可,寐可,二便可。尿检蛋白阴性。舌淡,苔黄厚,脉细数。患儿激素用量为美卓乐隔日4 mg晨起口服,处于维持阶段,遂改处方:黄芪、芡实、茯苓、焦术、山药、牡丹皮、麦冬、黄芩、生地各10 g,煅牡蛎15 g,五味子6 g。14剂,用法用量同前。后定期复诊。2019年6月11日来诊时,患儿自诉无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数,激素用量减为1 mg隔日晨起口服,半月后激素将减停,予处方:黄芪、芡实、茯苓、焦术、山药、山萸肉、牡丹皮、麦冬、生地、杜仲各10 g,肉桂3 g,炙甘草6 g。后巩固治疗3个月,于2019年9月停用中药,嘱患儿每年冬令进补一剂膏方以补精益肾。通过微信随访两年,期间患儿感冐4次,尿蛋白始终阴性,肾病未复发,且患儿的身高体重追赶上同龄儿。
按:本案例为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每次复发的原因都是激素减量,口服激素两年余,长期服用气味厚重的激素犹如助长患儿体内“邪火”的“壮火”,耗伤体内正气,出现“壮火之气衰”,故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清热为原则,先清壮火护少火,后固少火生元气。首诊时根据患儿症状及舌脉,予黄芪、芡实、茯苓、焦术、山药健脾生气以补耗损之气,知母、牡丹皮养阴以清热,龙骨煅牡蛎以固涩敛汗。当处于小量激素维持阶段时,患儿盗汗、手足心热症状明显,有阴虚表现,故加用麦冬、生地、五味子以养阴敛阴。当停止口服激素时,由于之前激素长期大剂量的摄入,耗伤肾气、肾精致火旺伤阴,日久累及肾阳,故加杜仲、肉桂、山茱萸补益肾阳,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肾阳充则命门火旺,故元气赖以生。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或因感染、蚊虫叮咬、激素减量、过劳等因素导致尿蛋白反复,多次服用足量激素,部分患儿会对激素耐药,后期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愈后[12]。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的摄入会引起高血压、骨质疏松、生长发育停滞等副作用,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故难治性肾病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的难题。中医在治疗难治性肾病上有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饮食调养,营养均衡,劳逸结合,适度运动,注意防护,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