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运行:青年思想引领轨迹的逻辑理路

2022-12-28 07:17陶志欢
青年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个体群体意义

陶志欢

党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是向广大青年宣传党的意志、主张和要求,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青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使广大青年能够始终做到真心诚意听党话、跟党走。这对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思想是人意志的集中表达,也是深层展示,是人对自身存在之思的意义建构,因此青年思想引领表面上是促发青年积极转变自身不符合党的主张的思想观念,其内在本质则是引导并说服广大青年确立符合党的主张的正确的人生意义观。

“意义就是外部事物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于人来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意义和人是密不可分的,需要人的赋值。”[1]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其实生活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中,而动物只是靠本能生活。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充裕,从而使得对青年如何过更有意义的生活的回答显得更为迫切。青年的意义感决定着他们的思想行为能否行稳致远,因此成功的青年思想引领轨迹也必然是一个完整的意义运行过程。

一、意义的生成与选择:青年思想引领的逻辑起点

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前提是解决把青年往哪里引、方向是怎样的、目标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意义观最符合当代青年个体发展方向和群体整体利益的意义观,是当代青年的正确选择。

(一)人类对生存意义的探寻及青年意义观生成的特点

“人较之动物更为发达的思维和意识所引发的认知革命使得人可以通过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来实现大规模的人类合作。”[2]这一也许只有人类才有的独门绝技助其取得生物界的统治地位,成为智人,也促使其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人自身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任由时空不断变幻,人们对生命意义世界的探寻从未停息。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地生活在这里,一些人对这个事实心存敬畏,力图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由于赋予生命的真实意义远超目前人们所感知的意义,以至于为了这些解释的合理与否人们常常争论不休。

青年期是意义世界探寻中从飘忽不定到相对稳定的关键期。从外表看,青春期虽是人逐渐摆脱盲从、开始走向相对独立的阶段,但其对他人的依赖感并未消除,只是以一种更复杂的形式时隐时现,“饭圈”文化就是明证。青年往往正经历从自我迷茫到自我确认的发展阶段,易轻信,当缺乏好的信仰时,坏的也可能使其满足,他们迫切需要找到可以模仿的对象,从而建立稳定的自我形象。从人的情感及大脑的活动机理看,青年更愿意选择确信而不是选择怀疑。“大脑不仅仅是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而且是渴求确定性。”[3]这使得青年惯于将复杂情形简单化以缓解大脑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正因为如此,生活中那些宣称什么都不信的青年,时常也抵御不了对某些信仰的渴望,更何况什么都不信本身就是一种信条。不如此,其稳定生活往往就无法继续。在此意义上,一些青年的意义建构未必基于科学认知,时常是建立在需求上的情感倾向或意志表达,并因对客观事物因果关系的不同思维模式,导致了对事物内在联系的不同赋值。意义具有很强的标准相对性和个体差异性。“当然,由于人们脑中的观念是对感觉经验的总结,赋值的结果不会相差很大,否则就会被大多数人认为荒唐。”[4]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前提是解决把青年往哪里引、方向是怎样的、目标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否则青年思想引领就是一句空话。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意义观是当代青年的正确选择

没有独立于人的观念之外的所谓意义世界,有了某种精神选择和理想信念的青年,也便有了意义的生成与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5]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虽无刻意绘制和构建人的意义世界,但其逻辑缜密的理论大厦中处处蕴含着对此问题的不懈探索,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本。马克思主义意义世界的逻辑起点是对人本质的探究,认为人是生理性的自然存在物、社会性的关系存在物和精神性的主体存在物的统一体。人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能在社会关系和精神世界中凸显自我专属特性。正确的意义观一定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比如,自私自利也是一种意义观,但这种意义观导向人际撕裂,削弱群体竞争力,不符合青年的长远整体利益和正确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意义世界的生成方式是在向内求索与向外开拓的双重进路中达到人的生命充盈。其一,向内在不断反思中提升自我修养。人做事时一般同时还要知道为何做,从而确认价值坐标,促使自我意识觉醒。这需独立思考力确认独特性,正确划定合理需要的边界,以防止被外在误导。其二,向外在改造现实中实现本质丰盈。人对世界的经验性认知和理性化思考皆源于实践,并通过它找寻意义感,经由扬弃的路径来克服生命异化。其三,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它将内在反思与外在践行相统一为人生寻求希望,将学理思考和实践行动相统一为人生注入充实,将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相统一全程挺立人的意义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指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大写的人,它是改造自身和改造世界、内在提升和外在健全的统一。自由是人在把握和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解放的过程。全面就本初状态而言,不仅是均衡,而且是潜力的充分释放,是人克服了畸形化,具有了完整性。发展的基础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不是处于静止状态的结果性存在,而是处在发展变化中的生成性存在。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演变过程,努力超越自身,向着自己所认为的美好生活去努力。人在循环往复中始终具有的超越性开辟了人新的前进可能。至于大写的人,也许可以在马克思1835 年写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窥见一斑:“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6]

综上,青年思想引领是用党的主张引导青年,而党的主张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最符合当代青年个体发展方向和群体整体利益的意义观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意义观,这一意义观的生成和选择是正确进行青年思想引领的逻辑起点。

二、意义的聚合与凝练:青年思想引领的重要基础

青年思想引领的重要基础是意义的聚合与凝练,也就是既需要解答青年个体意义为何聚合为群体主导意义的思想困惑,也需要给出群体主导意义凝练青年个体意义的行动路线。

(一)青年思想引领要解答青年对个体意义需聚合为群体主导意义的思想困惑

人是事实和价值存在的统一体。青年思想引领当然不能无视青年的正当物质需要,但更注重引导青年从对现象和事实的关注上升到对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追求崇高,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并用此意义世界规约其物质生活,从而逐步成长为意识清醒和精神丰盈之人。当前,青年思想引领工作面对的是物质生活充裕条件下拥有差异化个体意义观的多样青年,而在“自我中心思维”作用下,人常常把自赋的意义观视为彰显自身独特个性的核心要件,是自身独特价值的主要基座,青年人尤其如此。令人信服地回答好青年对个体意义需聚合为群体主导意义的思想困惑是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这就需要掌握实然图景,从每位青年个体意义观的事实出发,推导出应然规定。这种应然规定既要能够满足实然生存发展的利益诉求,也要回应社会向好向善的价值指向。一个群体需要一个主导意义源于人是社会性动物的根本属性,因为个体需要借助群体的力量来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以免受其他个体或群体的侵害。意义世界生成有其内在规律,但方向上也有多种可能。西方的上帝观念提供了一种意义世界,马克思主义展示了另一种意义世界的图景,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学说所提供的意义世界。本质上说,要为青年生存发展寻找意义,即为其思想和行为树立一个观念上的根本标准,以是否符合标准界定是否有意义。当然,青年个体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建构自身的个体意义。这种个体意义和群体主导意义的吻合度是反映群体主导意义对个体意义统合力的重要指标。

意义感源于青年对如何生活尤其是对精神如何安放的日益关切,特别是由这种关切所引发的个体有不同体认时会倾向于相互比较,并在自我中心思维下认为自己的选择更有意义。相互竞争中的群体成员易走向撕裂,不利于凝聚力生成,此时,群体主导意义的构建就会很迫切地被提到议事日程。路径一般有两种:目标牵引型和问题倒逼型。前者是基于对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的把握和演变趋势的预测,在观念上进行顶层设计,在思想上实施制度安排,在规则上树标立杆,在行为上划界标线,然后以此为准引导现实向其靠拢。后者不先设定主观目标,而是根据不断出现的现实问题,实施修补型的变革,这一类型,其目标设定虽似乎更靠近现实,但代价也较大。主导意义形成的定位是在规划蓝图上要高于现实,对现实有矫正作用,意义指向上要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维护群体团结,做到既能鼓励先进,又能照顾多数,既能引领良好的群体风尚,也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二)青年思想引领要为青年给出群体主导意义凝练个体意义的行动路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日益多元,因此群体主导意义的形成相比以往难度更大。青年思想引领在科学回答青年个体意义为何要服从群体主导意义即解决了思想观念上的困惑之后,还要给出群体主导意义凝练个体意义的行动路线,这是青年思想引领的又一重要基础。意义教育总是面临“我想要什么”的个人意义取向与“我们想要什么”的社会意义导向之间的矛盾,而“我们”是一个充满想象性的群体,群体主导意义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观念约定。因此,群体主导意义的形成本质上也是意义共识凝聚,是在群体主导意义引领下将青年多元多样、分歧分化的个体意义汇聚、凝练和整合为共同一致的意义世界的实践活动。

一是在多元社会观念中立主导。青年个体意义的形成及演变有其个体禀赋气质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更主要的还是源于社会的变迁。而且更复杂的是,面对同样的社会变迁,不同的青年会有差异化的体认,何况青年在价值观上通常还有不成熟性。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促进了青年观念活动上的独立自主性和选择差异性,同时也为多种意义理念的生成和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土壤。这些多样的意义理念有的与主导意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的各行其道、互不干涉,有的摩擦冲突、相互对立。针对与群体主导意义不同关系情形的青年个体意义,要采取差异化的应对策略,但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理论在青年思想观念中的主导地位则是最根本的要求。

二是在多样利益形态中求共识。青年对意义的建构通常受自身利益牵绊,当然意义在某些特定时候也可以超越利益,但对大多数青年而言,恰当处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凝聚意义共识的前提,也是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方法,毕竟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或多或少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契合为青年达成意义共识提供了可能,而且意义共识的达成多数情况下也是青年用来满足自身利益的特殊方式。在利益形态多样化背景下,抓住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寻觅不同利益主体的共同诉求即最大公约数是达成意义共识的基本途径。这从一个群体要争取其他群体的支持往往会把自身的独特利益诉求说成是各群体普遍性的需求中可见一斑。

同时,群体主导意义凝练、规约青年个体意义也有规律可循。一是坚持青年个体意义选择和群体主导意义构建的统一。前者通常是多样的个体自我标准,后者往往是一元的群体公共标准。个体意义取向反映发展活力和丰富性,群体主导意义方向界定发展秩序和稳定性。群体主导意义形成是处理二者关系的过程,应保持二者的必要平衡和适当张力,用群体主导意义导向引导个体意义取向,用个体意义取向丰富群体主导意义导向,保障社会多样和谐、发展稳定、繁荣有序、充满活力又步调一致。二是坚持群体意义理想和群体意义规范的统一。前者体现在为青年提供奋斗目标的理想信念,后者更多体现在为青年提供行为规范。前者是观念形态的坚持,需要具体的外化形态及落实手段,而遵守意义规范只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但由于是实践层面的要求,青年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对抽象的意义理想的体悟,强化观念认同。若实践层面的规范得不到有效执行,青年就会对抽象的意义理想产生怀疑。两者在青年群体主导意义形成中相辅相成,既要注重意义引领和理想铸造,又要以规则约束青年的行为,从而实现青年对群体主导意义世界的坚守、对个体意义世界的完善。

三、意义的传输与扩散:青年思想引领的基本渠道

意义的聚合与凝练是青年思想引领的重要基础,如何实现意义的传输与扩散就是青年思想引领的实践要求。这既需要在观念上认识到群体主导意义传输与扩散的价值与过程,也要清晰把握青年个体意义向群体主导意义转变的内在机理和外在驱动。

(一)群体主导意义传输和扩散的价值与过程

青年思想引领的过程是教育者用党的思想主张影响和同化广大青年对象的过程,本质上是群体主导意义传输和扩散到广大青年头脑中的过程。做好青年思想引领,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意义传输和扩散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是教育者观念上的准备,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群体主导意义传播和扩散的基本过程,是为打通青年思想引领的基本渠道提供路径指引。意义设定是人对行为的价值解说,人认可不了的行为是人认同不了的意义所导致的。影响人生活、工作乃至整个人生的首要因素就是其对意义的选择。人们选择某种价值导向作为意义取向,既是基于认知禀赋的“先天综合判断”,也是对后天社会实践的不断思考和感悟。

意义建构既生发于现实,但通常又超越现实,经传播引领现实。实际上,事实总会对意义造成影响,而意义更要接受变化中的青年个人利益的考验。同时,不同意义间也有竞争。两种情形都将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意义和事实一直在变化,有时意义在先,有时事实在先,有时意义引导并塑造着事实,有时事实又倒逼着意义的转变,两者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演进。每个青年都有意义指向,放弃对所谓意义生活的追求本身也是一种意义指向,即认为生活无意义的青年本质上也是在过一种意义生活,只是前后两个意义的性质有所不同而已。若青年追求的个体意义所反映的价值与群体主导意义不相吻合,甚至发生一定的冲突,就需对青年个体意义实施引导,促使其个体意义向群体主导意义靠拢和看齐,这也是群体主导意义传输和扩散的过程。教育者所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旨归就是群体主导意义的传输和扩散,这就是青年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在此意义上,群体主导意义传输和扩散的过程就是青年思想引领的实施过程。

(二)青年个体意义向群体主导意义转变的内在机理和外在驱动

在我国,传输和扩散群体主导意义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理论,但如何达成这一效果,对青年个体意义能够转变进而趋向群体主导意义的内在机理和外在驱动进行考察就成为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经由思想引领的改善达成广大青年的向善需要通过内修品格、外创生境的双重因应策略来实现。内在机理为青年思想引领的实现提供了根本的可能性,外在驱动为其实现提供了主要方法。如果说前者回答了青年的思想可以被引领,那么后者则回答了青年的思想怎样被引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审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重要条件。任何以教育活动为展现形态的思想引领都是外部的课题,如果引领过程并无在青年主体的内心生发,其引领效果就不可能生成。而就内在机理而言,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其观念结构的各构成要素都争相追求优势地位,在持续的内部和内外互动中,各构成要素的激烈竞争中涌现出的胜利者决定了青年意义建构的演变方向。因此,要通过科学的灌输和合理的引导,不断在青年的观念结构中增加群体主导意义的元素,并使其占据主导和引领地位。

此外,青年的个体意义向群体主导意义转变还有驱动机制。首先,青年身心需要是助推其意义转变的根本原因。它根源于意义体系和青年个体现实的不同步性。当青年个体社会实践的结果不符合群体主导意义,就会对其个体意义产生否定效应,这时必须通过符合群体主导意义的意义建构来对新事实提供观念支撑和理论论证,从此开始新的节奏合拍。其次,青年个体意义向群体主导意义的顺利转变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如舆论的正确引导等。米尔斯认为:“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二者,就无法了解其中之一。”[7]同时,这种转变可能会有反复,要彻底完成,既需要新意义富含真理性因素,还需要给青年人带来更多收益。效益的出现会使青年的意义建构在正向循环中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意义观之所以是最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人生意义观,就在于其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人生意义观。

四、意义的变现与外化:青年思想引领的终极旨归

青年个体意义向群体主导意义的观念转变并不意味着青年思想引领的真正完结,还需要实现意义观的变现与外化。

(一)意义观能够变现与外化的机理

青年思想引领最终实现的不止于青年个体意义在群体主导意义影响和同化下的转变,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青年个体意义转变后的行为变现与外化。不产生外在影响的思想观念转变对于青年思想引领这一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而言,并无实际意义,因为思想引领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间的关系性存在,没有外在影响就不存在关系。人只有在行为中才有实在。萨特认为:“除了整体的行为,人什么也不是。”[8]也就是说,在人的行为背后并不存在着一个隐藏着的或者真实的自我。若某青年认为自己在思想观念上早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意义观,但在外在的行为中并没有展示出来,我们可以认定这位青年并没有真心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意义观。在这个意义上,意义转变的完成不意味着青年思想引领取得了最终成效,在意义转变下促成符合群体主导意义的物化样态才是青年思想引领轨迹的完结。意义作为青年价值观念的一部分,需要在为青年所认同并践履的情形下才可能转化为实践行动。

一是意义形态转化为物化样态何以成立。这就是意义需要青年来接受。青年个体意义建构等思想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同时观念要向实践转化,从而作用于社会现实,途径是教育青年接受群体主导意义并把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意义转变的效果要体现在实际行动的改善度上。让青年接受和认同群体主导意义,前提是研究青年的现实需要和接受偏好。

二是意义形态转化为物化样态何以必要。意义的正确性只有在物化样态的完善性上才能得到确证。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9]实践需要意义的指导,青年的一切行动都是在某种意义指导下进行的,不光意义对实践有需求,靠它来证明自己,且实践对意义也有所求,靠它来指导自己,彼此相互作用。

三是意义形态转化为物化样态何以可能。意义具有真理性的价值就能掌握青年。只有实现对青年意义观的引导,才能从根本上持续引导青年的行为。青年思想引领不能是蜻蜓点水式的,而是要直面青年面临的深度思想问题,把握青年发展规律,使其真心实意、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意义观。

四是意义形态转化为物化样态何以实现。意义和青年是基于内在需要的双向选择过程。青年思想引领是群体主导意义掌握青年的过程,要靠思想的真理性征服青年,让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比较和鉴别,从而体悟其正确性,自觉选择践行。同时,意义形态转化为物化样态要求青年工作者明确自身工作的功能界限和独特价值,对因物质产生的问题,单靠思想引领有时无法奏效,但也要规避单纯用物质手段解决思想问题的片面做法。

(二)正确意义观转化为良善行为的分析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正确意义观并不等于良善行为,其间存在着复杂的逻辑进程,意义认同和行动实施间不存在必然的生成与递进关系。一方面,知识存储不意味着意义认同和行为自觉。这是因为知识和信仰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有时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对冲。信仰意味着观念上的确定性,知识可能消除不确定性,但其增长也可能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从意义认同到行动实施间存在主体意识觉醒的过程,青年思想引领的关键就是使青年经由合乎理性的社会化确证而成为合目的性的自由自觉的主体。这既需要青年个体的自主规划和自我规训,也需要青年群体意义的赋能,即群体对实施此种行为的认可和鼓励,青年才能更好地成为合格的良善主体。群体意识若在现实中被隐匿,青年个体即便有意实施良善行为也会面临结构化制约。另一方面,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可能抵消群体主导意义的内化价值。出于安全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人们对负向事件天然更为敏感,从而展现出更大的兴趣度,而现实中的丑恶现象经媒体宣传放大了负效应,加之习惯沉浸在虚拟空间中的青年人潜移默化地被鱼龙混杂的意义标准或有意为恶的价值异见所教化,这都消解着正向意义的主导性和统摄力。

群体供给和关系弥合可以助力青年走出正确意义到良善行为的转化困境。青年的觉悟源自深层的内省,但觉醒的生成及其程度还依赖外在条件的改变和环境系统的维护。一是用实践方式实现青年从物质存在到精神觉醒的转变。人在自然意义上只是一个生理性存在,只有在人际互动中才有群体关系性意义。前者容易导致自发性的自私自利,后者才有可能实现自觉的互帮互助。群体供给和关系弥合能让青年感受到人际联结以及个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存发展的事实,正是这种从群体中的获益感使其真切意识到自身也有必要增加对群体的投入和奉献,实现正确意义到良善行为的转化。二是用制度约束促发青年个体意义建构从观念层向规则面的转化。行为规则为青年行动提供指导,使得意义定型化,行为变得可预期。有了严格的制度约束就可以把青年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固化下来,减少其摇摆的空间、犹豫的时间,弥合可钻的缝隙,堵住行为向恶选择的漏洞,让沉默的旁观者找不到任何群体助长的可能。三是用文化建构实现从化人到文化。文化是一种单独个体无法操控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多数人的选择会对少数人构成结构性压力,这也是群体中的青年个体易选择从众的原因之一。如何让一种良善文化从少数人的召唤变成多数人的遵循,政府实施积极的文化建构必不可少,这是青年个体观察和体认群体倾向的风向标。当然这种风向标所起的真正效应还需个体的社会经历予以验证。当大多数青年的公德心压过自利心时,少数实施不良行为的青年就会面对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常表现为对自我良心的更深谴责,在这种惩罚下会促使更多青年加入到实施善行的队伍中。同时,要使那些长期生活在自我小世界中的青年感觉到自身融入群体的强大精神力量,鼓励其参与公共精神构建的意愿,增强集体意识的群体张力和对青年个体的吸引力,使基于集体精神内化的相互沟通和共同行动成为普遍选择。

猜你喜欢
个体群体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诗里有你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