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情,孔 亭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但它不会自发地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持续不断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之变为一种自觉。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中学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群体,开展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民教育常态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有效的教育活动,培育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爱国情怀,进一步增强中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自觉地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成为勇于担当责任和使命的时代新人。当前,学术界对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对中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研究成果还需再加强。因此,开展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研究,对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对民族复兴进程中面临的许多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的合力。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2]”当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还面临诸多分裂势力的现实挑战,需要通过培育中学生等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行为,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社会合力,夯实民族复兴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3],“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4],这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目标指向。立德,就是培养品德;树人,就是培育人才。立德与树人两者之间密切相联,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必须立德。立德树人新论断的提出就是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开展民族团结、爱国教育、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重视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坚持德育为先,以德育工作为重,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培育过程中,中学生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悠久深厚和强大的内涵,中学生,增强了中华民族自豪感,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5]”中学阶段属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并且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定型,应注重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方面的培育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开展主要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讲解中华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使中学生清楚地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清楚地了解各族儿女近代以来的奋斗史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清楚地认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清楚地感知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体,清楚地分辨各种宗教观念,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其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从古至今,爱国情怀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激励着中华各族人民自觉承担时代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学生作为中国梦实现的“接棒者”,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拥有爱国情怀是首要前提条件。而培育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目的就是树立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提升国家认同。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培养爱国情怀的主要途径。培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中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还有助于中学生充分体会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感悟革命英雄先烈们舍身为国、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伟大爱国精神,引发情感共鸣,培育爱国情怀,并引导其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地践行中国梦。
中学生正处于特殊的过渡阶段,具有以下特征:生理上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心理上不成熟不稳定比较脆弱,好奇心强,思维上极易接受新事物,可塑性较强。中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不稳定,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极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蛊惑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中学生的“三观”尚未成熟,思维可塑性较强,所以教育引导在中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正是教育引导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帮助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三观”;正是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怀,自觉地捍卫国家统一;正是教育引导中学生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促进中学生成长成才。
培育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目的是树立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提升国家认同。但是,当前培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培育路径较单一,主要依靠课堂;其次,学生自身存在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认知不足,重视度不够等问题;最后,培育阵地较单一,主要依托学校,未形成全方位的培育格局,缺乏强大的教育合力。要想达到教育目的,提升中学生国家认同,应该创新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
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探究有效培育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课堂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想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第一,充分利用好中学思政课程教育。教师根据教材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向学生讲明白其内涵、形成及发展。同时,教师在讲解其他相关内容时,增添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鲜活生动的相关素材,增强同学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充分利用好课程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所以,要深入挖掘中学语文、音乐、历史、物理、生物等全部课程中蕴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比如:在历史课堂讲解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时,通过知识扩展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发展,促使同学们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认知水平;在地理课堂讲解中国疆域时,引导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中国领土不可侵犯,自觉捍卫领土完整;在物理课堂上,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讲述我国物理学家的卓越贡献以及他们的爱国事迹,展现我国在物理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化学课堂上,讲解无色淀粉溶液遇碘变蓝的化学反应时,通过讲述革命先烈方志敏在狱中利用这一化学反应向党组织传递信息的故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概言之,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一,组织同学们参观革命根据地、革命历史展览馆、历史文化博物馆,铭记历史,让中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深刻体会到中华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深刻领会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绵延坚韧的精神特质。第二,组织同学们参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英雄,传颂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让中学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和爱国精神,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第三,组织同学们观看红色电影,让中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深刻领会到中华儿女誓死捍卫国家统一的爱国精神,提升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7]”中学应依托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培育中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举办“爱我中华”主题活动,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中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第二,开展“学史”文化活动,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使中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引导其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体会“中华一家亲”理念,深刻认识到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命运与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第三,举办“民族文化主题演讲”“民族习俗风采”“民族文化知识竞赛”“民族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展示各民族灿烂文化。依托传统节日,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与魅力,让中学生在文化活动中获得归属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第四,举办学习党史知识活动,学习党的思想,了解党的政策方针,传颂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事迹,展示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使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激发中学生的崇拜之情,并引导其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第五,组织观看《辉煌中国》《大国重器》等有关中国发展的纪录片,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专题讲座,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中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是因为中国坚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地认识到我国的制度优势、理论优势,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可见,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作为家庭环境的塑造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提升自身素养,优化家庭育人环境,为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良好条件。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学生在中学阶段面临中考、高考两次升学压力,有些家长过分看重成绩,忽视学生德育,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其次,家长发挥示范作用,将自己的爱国情怀表现在言语行动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的思想,激发中学生爱国情感,树立爱国意识。最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关注国家大事,并积极与孩子交流一些关于时政新闻的看法,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其形成“五观”。
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不仅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还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为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第一,依托图书报刊书籍,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知识,并在中学图书馆增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相关书籍报刊;并通过图书报刊书籍,强化中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编写相关图书和书籍,系统解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形成发展过程,有助于中学生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第二,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中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第三,利用互联网传播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知识传播的范围扩大,知识获取的速度增快,中学生获取相关知识更加便捷,获取的相关知识更加丰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体系,促使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能够创造人,人也能够创造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影响中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培育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优化社会环境尤为重要。一方面,弘扬爱国精神,赞颂革命英雄事迹,在全社会营造爱国的氛围。与此同时,张贴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语,打造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电视节目,定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让同学们时刻沐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的春风里。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建设,宣传正能量,为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良好的积舆论环境。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宣传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知识,丰富中学生的相关知识体系。
学校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培育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同时,培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庭和社会。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构建全方位的培育格局,凝聚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学校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开展培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一方面,利用校园宣传栏、广播站,宣传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赞颂革命英雄爱国事迹;在校园拉关于民族团结、爱国条幅,在班级张贴爱国标语,使学校时刻充满着爱国氛围,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定期开展相关理论知识专题讲座,丰富中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促使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培育过程中的表现,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同时对家长进行宣传引导教育,加强合作,实现双向培育。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红色资源,借助社会红色基地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实现与社会的有效合作。
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由此可见,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家长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第一环境的塑造者,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和学校教育的参与者,是构建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培育格局的主体。一方面,家长要与老师保持沟通,帮助解答学习生活中思想困惑,引导形成正确“三观”。另一方面,家长组织参观地方红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等家庭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结果。
中学生的“三观”正处于形成时期,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深入挖掘社会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其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并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配合。总之,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需要构建全方位的培育格局,形成强大的培育合力,实现多方有效共振。
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国梦的奋斗者,是中国梦的践行者,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因此,中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学识,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爱国心,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培育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中学生群体认同的有效路径,不仅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满足提升中学生国家认同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同时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抓紧、抓细、抓实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