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玲
离退休老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并殷切希望“广大老干部要珍惜光荣历史,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如何汇集调动各方积极力量,特别是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作用为推进中心工作服务,不仅是政治要求,也是考验党委、政府领导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现实课题。结合山东实际,本文从贯彻“经济文化强省(市)”战略需要出发,提出发挥老年学员优势和作用的一些思考与建议,供研究参考。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对山东来说,面对总书记“走在前列”的殷殷嘱托,面对近年来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窘境,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企私企,大家对人才支撑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切,一致感到,只有建设人才高地,才能造就经济文化发展高地。大家对优秀人才的渴求更加迫切,一致认为,山东要“走在前列”,目前缺乏的不仅仅是高科技人才和优秀企业家人才,更缺乏谋略型的高端人才。在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人才问题的重要讲话,为人才强省(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笔者认为,培育使用谋略型高端人才,不能一味眼睛向上或向外,从一定意义上说,用好现有人才具有更大的人才效益,更符合当地人才格局实际。就山东老同志群体来说,他们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经过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实践磨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解深刻,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知透彻,对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历程感悟最多,许多老同志、老年学员退休前已成本领域前瞻思维、战略思维、理性思维俱佳的专家型领导,必须重视发掘和聚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把那些有情怀、有担当、有热情的老年学员当作宝贵人才组织起来,纳入党管人才范畴,纳入人才强省(市)战略,纳入人才聚集平台,分门别类地建设编外高端人才库和行业顾问团,采取高端论坛、专题沙龙等多种有效形式和方法,定期开展活动,使他们的智慧和经验真正形成方案、进入决策。在这方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我们做出了“识宝用宝”的典范。1982年党的十二大,针对当时特定历史时期党的实际情况和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需要,决定成立中央顾问委员会,让退出一线的老同志继续“传帮带”,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中央顾问委员会撤销,十年的工作实践表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重要方面,老同志们很好地发挥了“把舵引航”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南方省份的迅速崛起,处于全国经济第一方阵的山东,“前面排头越跑越远、后面追兵越追越近”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希望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这让山东的同志倍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走在前列作为长期坚持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做到发展思路按照走在前列来谋划,发展布局围绕走在前列来展开,发展举措聚焦走在前列来制定,发展成效依据走在前列来衡量,制定了“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的“十四五”目标任务,描绘出经济文化强省的新愿景。但现实地来看,要真正实现“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推进山东高质量发展,远不像描绘蓝图那么轻松。要真正解决山东大而不强、东西失衡、省会不强、南北失配、人才外流、环境不优等矛盾问题,思想解放是根本,路径选择是至要。思想的桎梏需要由外力来打破,路径的选择需要视野来衡量,目标的实现需要实干来支撑。就山东实际来看,路径的选择是否能够体现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山东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显得尤为重要。广大老同志在经济主战场一线奋战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积淀丰富,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过来路上的那座桥”,因此,面对老同志群体这座“富矿”,要打破“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传统思维,摒弃动辄院士、博士等习惯做法,聚焦制约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有计划有重点地吸收他们参与社会调研和重大决策、重大举措的制定落实全过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多组织思想交锋,多倾听不同声音,以确保高点站位、精准布局,审慎决策,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制定了弘扬齐鲁文化、打造道德文化高地的目标。贯彻文化强省(市)战略,是全体齐鲁人的共同责任,其中老同志因其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丰富的工作阅历、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以文化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也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必须用足用好包括老年学员在内的这些“宝贵财富”,在讲好山东故事、构筑山东精神、挖掘山东价值、聚集山东力量中发挥老同志的“星火”作用。一是要当好深学睿思的先行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导。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人、鼓舞人、凝聚人,首先自己必须学深悟透。要潜心反复研读原著,联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掌握思想精髓和方法。同时,积极借助各种媒体和平台资源,加深解读辅导和理解,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以及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研究宣传,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坚定“四个自信”,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做贡献。二是要当好齐鲁文化的传播者。围绕服务“以文化人”,梳理集聚齐鲁文化资源,通晓山东故事和山东精神,积极参与推进乡村儒学、尼山书院、孔子学堂建设与活动,利用一切条件和时机传播山东声音,努力使自己成为弘扬齐鲁文化的流动“宣传队”和“播种机”,为齐鲁文化“走出去、深下去”发光发热。三是要当好时代风尚的践行者。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积极参与推进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设身处地地弘扬沂蒙精神和新时期山东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塑造良好的家教家风,以个人良好的道德风范引领带动群众共筑山东道德文化高地。四是当好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当前,随着山东转型发展迈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新矛盾和老问题交织叠加,影响和左右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像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知法、不懂法问题,入托、入学、就业难问题,拆迁上访问题,社区治理问题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难点、痛点,理应成为老同志关注的热点。要善于倾听,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想法和真正困难,多做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通气顺气的工作,多做救急救难的工作,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当好矛盾的“减压阀”,事事为群众谋利益,处处为山东发展增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