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军,李雪,王健,张萍,李冠华,尚立红
(山东省夏津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德州 253200)
鲁西北植棉区位于山东省西北部、 黄河以北,是山东省重要产棉区,也是传统优势植棉区,曾是全国五大商品棉基地之一。因自然生产条件和热量资源状况, 该区棉花生产以纯春棉种植方式为主,主要产棉县(市)有夏津县、武城县、临清市、高唐县等,其中夏津县是重点产棉大县。
夏津县植棉历史悠久,素有“银夏津”之称,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2]。全县有耕地6 万hm2,总人口54.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5 万人,常年植棉面积为3.33 万hm2,棉花总产稳居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2]。 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3],夏津县依托棉花资源优势,棉纺织、服装、植物油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种植、纺织、服装及棉副产品利用为一体的棉花产业全链条体系。夏津县曾先后获得“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中国棉纺织名城”“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区”“山东省优质纱线生产基地”“中国植物油重要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 棉纺织、油脂加工企业已成为全县纳税主力军,带动了全县经济的整体稳定发展。
2012 年以后内地棉区植棉面积逐年减少[4-5],对老棉区多年形成的、以棉花产业加工链条为主的工业体系造成巨大压力。如何稳定传统优势植棉区并发展绿色生产?如何缓解棉花深加工产业链条带来的巨大压力? 夏津县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巩固稳定棉花产业优势,大力推进棉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力度,积极创建省级棉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组织全县棉纺织企业、植物油生产加工企业、棉花加工企业和种植合作社,组建成立了“夏津县棉花产业联盟”,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构建棉花生产、加工、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体系,在全县形成棉花“产、供、销”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做强做大“银棉”产业,促进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6]。因此, 现对夏津县棉花生产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期为内地传统植棉区发展提供参考。
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 如今夏津县已成为植棉大县、 棉纺织和植物油加工企业大县;棉花产业规模大,产业链结构完整,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夏津县植棉历史悠久,气候、自然条件宜于植棉。 据资料[7]记载,夏津自元朝引种棉花,明朝嘉靖年间,人均植棉面积已达到0.14 hm2。 新中国成立后,夏津县棉花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合作化时期的1956 年,全县植棉3.35 万hm2,总产1.4 万t,居全省之冠,荣获“全国植棉先进县”称号,“银夏津”从此享誉省内外。但近几十年来全县植棉面积起伏较大:20 世纪80 年代每年植棉面积为3.33 万hm2左右;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随着棉铃虫爆发,植棉面积下滑幅度较大;1999 年以后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植棉面积迅速恢复,2004 年达历史最大植棉面积4.33 万hm2;2012 年以后,受国际市场和植棉效益影响,植棉面积大幅度下滑,2018 年跌至低谷的0.88 万hm2[2]。 目前,全县植棉面积在1.20万hm2上下(表1)。
表1 夏津县1990—2020 年植棉面积、产量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皮棉单产提高较快,这得益于棉花新品种的更新换代。 1980 年全县皮棉单产超过750 kg·hm-2,1984 年皮棉单产达到1 388 kg·hm-2[2],因此先后被列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棉花出口基地县等。 1995 年夏津县被列为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2004 年跃居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5 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夏津检查指导棉花生产。 除个别年份受天气影响外,大部分年份当地皮棉单产稳定提高,2015 年达到1 530 kg·hm-2,此后多在1 500 kg·hm-2上下(表1)。 全县棉花总产随面积的增减而变化,目前皮棉总产在2 万t 左右。 全县现有基本棉田保护区1.33 万hm2, 稳定的棉花种植规模,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棉花纺织、植物油加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夏津县曾是全国最大的籽棉交易集散市场,每天交易量1 000 t 以上,全县400 多家小型棉花加工厂参与棉花收购,市场交易活跃,同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针对棉花加工原棉掺杂使假现象,主管部门开始整顿棉花交易市场,规范棉花加工资质,推动相关企业改造升级,最终有近100 家具备200 型打包轧花设备的加工厂获得参与棉花收购的资质。 2010 年以后,随着棉花市场的日益萎缩,棉花加工厂大部分改扩建为棉纺或植物油加工企业。同时随着国内棉花加工和国际棉花市场的接轨, 国家对棉花加工设备的要求日益严格,比如要求必须具备96 型轧花设备、400 型打包机等,所以全县棉花加工厂开始了第2 轮升级改造,最后有26 家符合国家要求的棉花加工厂通过验收。
目前夏津县的10 家国有棉花加工企业 (包括县良种棉加工厂)在2018 年前全部破产,另有10家个人棉花加工厂停业,仅有6 家棉花加工厂或棉业公司参与棉花收购加工,其中2 家是收购加工自用的棉纺企业,4 家棉花加工厂年原棉加工能力达10 万t 以上。
20 世纪80 年代,棉花交易市场的活跃,也促进了相关副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全县小型棉籽榨油厂有189 家,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和加工技术的升级,2010 年后大部分榨油厂破产或改行,部分榨油厂通过合并升级改造为工艺更加先进的浸出油厂,全县现有棉籽油加工企业几十家,其中新银北集团公司(新银北)、润超油脂有限公司、鸿晟油脂有限公司(鸿晟油脂)、瑞生油脂有限公司等大型浸出油厂20 家, 日加工棉籽能力2 000 t 以上, 每天有几十辆来自新疆的大货车来交易棉籽,每年加工棉籽总量占新疆棉籽产量的25%以上(表2)。
表2 2016—2020 年夏津县油脂企业情况
受疫情影响,2020 年全县植物油加工企业仅有12 家开工,年工业总产值131 845 万元,年平均就业人数1 393 人。 按全县现有加工能力,每年可加工自产棉籽3 万t、 从外地调入的棉籽30万~50 万t,每年可产棉籽油6 万~7 万t、棉短绒5 万t、棉籽壳8 万t、棉籽粕10 万t、生物质颗粒5万t。大量的棉副产品资源,远销福建、四川、广东等地,广泛用于化纤生产、饲料生产、食用菌种植、燃料生产等,为棉副产品加工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20 世纪90 年代, 随着棉花市场的日益活跃,棉纺织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夏津县棉纺厂、第二棉纺厂、第三棉纺厂、第四棉纺厂等相继成立,大部分为国有企业, 全县纺织规模突破了100 万纱锭,成就了夏津县“中国棉纺织名城”的称号,享誉全国。
2000 年以后,夏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3年8 月成功招商中国棉纺企业第二强的华芳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芳纺织),建成的华芳夏津纺织有限公司产能规模达30 万纱锭,有织布机3 000台、员工近3 000 人,年产各类棉纱6 万多t,坯布8 000 万m,产值15 亿元,生产的各类华芳牌棉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随后全县民营纺织企业蓬勃发展,丰润纺织有限公司(丰润纺织)、天润纺织有限公司(天润纺织)、瑞生棉业有限公司、新时棉业有限公司等纺织企业迅速崛起。 2010 年后德州恒华纺织集团兼并夏津几家国有棉纺厂,但随着改制出现了许多问题,德州恒华纺织集团公司退出夏津纺织市场。
2012 年11 月德州恒丰集团落户夏津,成立了夏津仁和纺织有限公司(仁和纺织),生产规模15万纱锭, 资产规模4.5 亿元, 公司现有员工1 500人。 仁和纺织具备国内先进设备装备,每年可生产各种新型纤维纱线1.6 万t 以上,是一家具备“院士工作站”科研能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健全的技术开发体系, 带动了夏津县棉纺行业设备升级、产品档次提升。
2012 年夏津县棉纺织产业被认定为 “山东省棉纺织产业集群”, 成为全国重要的纱线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华芳纺织、仁和纺织、天润纺织、丰润纺织、纵英纺织有限公司、瑞鑫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棉纺织产业集群,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 年, 夏津县共有登记注册纺纱企业85家,其中环锭纺企业42 家,气流纺企业38 家,华芳纺织、仁和纺织、丰润纺织、银桥棉纺织有限公司、德州东和纺织有限公司5 家企业兼顾环锭纺和气流纺。 2020 年夏津县营业的纺纱企业仅有52 家(表3)。 全县共有约230 万纱锭,其中环锭纺共计161 万纱锭, 气流纺共计47 194 头, 折合71 万纱锭,年产各类纱线50 万t 以上,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夏津纱线”的区域品牌价值达46 亿元。
表3 2016—2020 年夏津县纺织企业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夏津县的棉花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夏津已是棉花生产大县,农村家家户户种棉花,棉花不愁销路,农民7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棉花种植和棉花交易; 随着市场的变化,经济结构也发生显著调整,夏津也由棉花生产大县发展为当前的棉花产业强县,农民已不满足于在家务农种地, 有的在农闲时务工或干脆外出打工,也有的参与经商办企业。
从表4 中数据可以看出,植棉空白村数量在逐年增加,植棉农户在逐渐减少,收入构成也从植棉收入转向去涉棉企业打工。 近年来,夏津的棉花产业优势更加显现。 当地种子产业崛起,有2 000 hm2棉花良种繁育田和种子加工从业人员上千人,棉花加工业遍布城乡, 棉花深加工链条进一步拉长,已形成以华芳纺织、仁和纺织、丰润纺织、新银北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以纺织、油脂加工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山东十大产业集群之一。 涉棉企业从业人员每年多达几万人,每个工人年平均工资在5 万元以上,促进了当地棉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由产品向产业化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管理的转变。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棉花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表4 2016—2020 年夏津县棉花生产基本情况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棉花大县,夏津主要收入来自棉花,全县80%以上的收入靠植棉或棉花加工贸易产业, 全县超过15 万人从事棉花行业。2000 年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涉棉企业逐年增多,农民也从靠种棉种地转向去企业务工。 全县涉棉企业有141 家, 带动6 万多农民就业, 其中20~50 岁的妇女3 万多人,几十家棉纺厂的挡车、细纱操作中的绝大部分女工来自本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夏津是农业大县、棉花大县。国家取消农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后,地方各行业的税收比例也有很大的变化,其中棉花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为夏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涉棉企业税收占全县工业税收的比例彼时为50%~60%,2016—2020 年为30%~40%(表5)。 全县现有涉棉企业141 家,棉纺规模230 万纱锭,年产纱线50 万t,生产布匹9 000 万m,棉籽加工能力120万t。 全县纺织、油脂企业已成为纳税主力军,涉棉企业税收贡献占工业税收的30%以上,棉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稳定发展棉业经济,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全县经济意义重大。
表5 2016—2020 年夏津县涉棉行业GDP 情况
自20 世纪80 年代棉花交易市场兴起,棉花贸易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小运输车辆从最初几百辆增加到几千辆,车辆吨位也从几吨提高到几十吨, 饭店也从几十家发展到几百甚至上千家,从事物流运输业务的公司也发展到几十家,业务遍布全国各地。目前仅市场交易棉籽的运输车辆每天就有几十辆,棉籽日交易量在2 000~3 000 t;原棉和棉花下脚料的运输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根据乘数效应,棉花产业的发展对相关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一是生产中存在总体植棉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农资及人工均摊成本高、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全县有上百家棉花种植合作社,但因缺乏整体协调和支持,其抗灾抗风险能力较差,受市场收购、人工成本提高的影响,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二是棉田地块小、常年连作种植,抗逆性较差,以及新的生产形势下种棉用工多、采收机械化程度低,都是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类型单一, 缺乏 “双30”(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不低于30 mm,断裂比强度不低于30 cN·tex-1) 高品质品种和机械采收设备。生产中重单产、缺少纤维质量导向的市场机制,导致棉花育种品质、生产品质、轧工品质一致性较低,传统植棉业与现代纺织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不相适应。
一是加工设备配置不合理, 生产的原棉品质差,纺高支纱的原棉少。 企业加工原棉地包间一致性差,影响成纱质量,虽然加工设备和国际标准已接轨,仍不能满足棉纺企业的更高要求。
二是原棉收购中混级情况多发、清花轧花工艺水平不高,“三丝”(人或动物毛发、化纤丝、其他天然纤维)多;生产规模小,常出现品种多、乱、杂现象,影响棉纤维品质的一致性。 棉花商品化利用率低,棉花供需交易成本高。
一是创新能力不足,缺少高端产品。 本县植物油产品层次普遍偏低,产品档次有待提高,油脂企业创新困难大,主要难点集中在加工提纯工艺创新方面,除此之外在技术、产品、工艺、流程、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创新发展的瓶颈。 本县新银北集团、鸿晟油脂等企业以订单生产为主,生产规模尚需扩大。
二是品牌效应差。本县油脂企业无论产品质量还是生产工艺流程都达到了国内品牌的水平,但大多企业只做中间产品, 创建名牌和品牌意识不积极,缺乏类似“金龙鱼”“鲁花”的品牌效应。 虽然地方品牌“巧妻”有了一定影响,但开发市场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市场开拓后劲,销量仍难以提高。
一是缺“大、少、强”的现状依旧没有改变。本县纺织企业普遍规模小、企业联动效应差、各自独立发展,集群效应有待提高。 部分纺织企业生产设备单一,更新周期长,产品档次低,高科技产品少,市场竞争能力较差,造成产品库存积压多,资金周转周期延长,市场风险增大。
二是纺织企业对棉花纤维品质的高质量要求及多样性选择与原棉生产品质性状的单一性供需结构矛盾加大。 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10—2020年度中国高品质棉平均占比为18%,与纺织行业对高品质棉60%以上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三是创新能力不足。本县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档次普遍偏低,有待提高。 但纺织企业创新困难很大,主要问题集中在原料创新及纺织工艺创新两方面,面对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要求,在技术、产品、工艺、流程、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
四是融资方式少、高端技术人才短缺。近年来,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银企对接等多种方式在多部门政策的扶持下有了一定缓解,但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仍持续扩大,企业规模化发展仍受制约。 企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匮乏, 导致企业在现有层次上提升发展受阻, 人才招引政策须进一步完善。
五是品牌建设重视不够。纺织企业无论产品质量还是生产工艺流程都达到了国内大品牌的水平,甚至在为大品牌做代工生产, 但尚未形成独有品牌,企业的竞争力和后续发展受到影响。
近几年, 在棉副产品深加工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本县棉花非纤维资源优势明显,棉柴、棉籽壳等副产品种类多、应用广泛、开发价值高,但都是进行初级加工。 少量用于粗放式转化生物质颗粒等,但也仅限于生产食用菌原料、燃料等,深加工能力低,附加值低。 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严重,缺乏合作和有效协调。 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功能开发利用效率低,产业链短、价值链低。
夏津县在棉花产业发展上, 立足高端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全县上下把银棉产业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进一步完善“科研- 生产加工-纺织-植物油加工- 服装- 棉副产品深加工” 全产业链,以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棉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契机,探索建立棉花生产发展新模式,改变传统的“小而分散”的生产方式,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拉动棉花产业发展的主动力, 突出三产联动,优化供应链、拉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打造集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制衣、流通于一体的全链条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打造高质量棉花供给体系和高效益产业融合体系,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促进全县棉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夏津县建设成为全国棉花产业强县、银棉品牌强县。
4.1.1创新棉业重大科技,促进棉花提质增效。 以新盛店镇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为载体,联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原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建立高品质棉花科技示范园区,重点建设棉花制种三圃田、科技成果展示田等,探索形成良种良法结合、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制定棉花生产、种植、管理等关键环节技术规程,旨在普及推广优质棉花品种及相应配套栽培管理技术。集中展示高品质棉花新品种、先进植棉技术等创新科技成果及加工工艺、检验技术方法和组织管理模式,实现新品种不断更新、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不断创新。
4.1.2健全良繁技术体系,持续推进棉花品质提升。 以山东银兴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依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认定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通知》[8],编制《夏津县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 建设2 000 hm2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原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合作,做好国家区域试验和省区域试验示范,掌握国内外种业新动态, 确保全县棉花主推品种3~5 年更新换代。 推广高品质(“双30”品种)、易管理的新品种,优化品种布局,实施轻简化栽培,提高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品质,降低成本,争创“一乡一业”棉花产业强镇、“一村一品”棉花种植专业村。
4.1.3建设高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整体效应。以新盛店镇、宋楼镇棉花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示范基地为载体,示范推广棉花优质新品种,加快推广普及棉花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推动棉花生产方式快速转变,实现轻简节本、提质增效、绿色生态。 研发形成轻简化、集约化、绿色植棉技术体系;以田庄镇66.7 hm2棉花花生高效种植模式示范为载体,推广以“双花模式”[9]为重点的棉花间作套种,深入优化棉作制度,创建适合本县绿色高效的新型棉花耕作制度, 提高棉田综合效益; 以北城街道200 hm2高品质特色专用棉花优势区为抓手,集中开展高标准棉田建设,加快中低产棉田开发,实现土地集中连片整理、水利灌排工程、田间生产道路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规范化建设, 改善棉田基础生产条件,为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提供有利条件。
4.1.4加强高标准棉田基础建设,完善政策调控机制。 整合涉农资金,将支农项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向棉花重点生产区倾斜,集中用于棉花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改善生产条件。 以“棉花收入保险”试点收益为契机,落实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保险和生产直补的政策,降低棉花市场风险,保障棉农收益,调动群众植棉热情,稳定棉花生产。
创新棉花科研、生产、加工、检验、流通、纺织、服装等全产业链一体化新机制,形成中高端品质棉花订单生产与管理、加工、销售、品质和价格的协商议事办法,推行高品质棉花订单生产和产地品牌新模式。 以新盛店镇、开发区、宋楼镇、双庙镇等175户植棉大户和种植合作社为基地,以华芳、仁和、丰润等棉纺织企业为龙头, 探索 “棉纺织+棉花加工+种植基地”模式,发展订单生产[10]棉田6666.7hm2,创新棉田托管、半托管办法,推进专业化服务,探索棉花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建立“优棉优用”和“优质优价”的协商机制,创造互惠互利、合作多赢的产业发展新局面,辐射带动棉花产业的整体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集聚要素,推动全县棉花产业加速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11]、《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9 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12]等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本县棉花种植及加工集中、配套设施完善、经营业态丰富的3个乡镇, 创建省级夏津县棉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面积为2.7 万hm2, 培育建成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棉花产业基地, 力争2025 年创建国家级棉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依据夏津县《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13],支持棉纺企业转型升级,上新压旧、动能转换。以宋楼镇棉花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契机,建成全县1 万hm2集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纺织产业集群、大宗棉花周转储备和期货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棉花产业园区。 2020—2021 年,全县纺织产业共有25 个新建项目或技改项目,总投资35.4 亿元,可新增销售收入50 亿元,新增利润7.2 亿元,税收2.4 亿元。
4.3.1加快提升棉花生产标准化水平。通过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不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搭建信息平台,健全棉产品流通数字化模式,鼓励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园建设,构建“生产+加工+研发+销售”的棉花全产业链体系,实现棉花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4.3.2加大对原棉加工、棉纺环节资金投入。在“三丝”杂质控制提高清洁度、籽棉加工精细化工艺流程操作规程、 棉纤维品级和品质检验改进等方面,做好产品升级改造, 大幅度提升棉花品质和质量,满足纺织企业对中高端品质棉花的需求[14]。
4.3.3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扶大扶强纺织企业。通过华芳纺织、仁和纺织、丰润纺织、天润纺织、新银北集团的积极协作, 培育提升纺纱、 织布、服装、植物油精炼工艺;通过“一地一品种”种植和配套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纤维品质一致性水平,实现省工节本、提质增效;通过实施纤维品质检验和应用高品质纺织技术与工艺, 提高纱线品质一致性,促进纺织行业升级发展。
4.4.1健全夏津县棉花产业联盟组织,为棉花产业化发展服务。 为实现全县棉花产业“产加销”一体化,瞄准国内外市场,从棉花良种培育到生产及收购加工,不断适应棉纺织企业的需求,提高全县纺织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成立夏津县棉花产业联盟(简称“联盟”),统筹协调解决棉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理顺产业链之间的利益衔接关系,构建农民种得好、企业发展快、市场效益高的整体产业利益体系。上述举措是做强做大棉花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全县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强化组织保障,成立联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小组,在县政府设办公室,协调全县棉花生产和各涉棉企业之间有序发展。积极引导棉花加工厂、棉纺织、植物油加工企业整合重组,形成实体型集团公司。 加快新旧动能转变,引进高端加工生产设备,使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产品竞争力,创造银棉特色品牌; 棉花生产上以棉花纺织企业为龙头,加工企业为纽带,推进“纺织+ 加工+ 合作社(农场)”的产业化经营,让棉花加工企业成为纺织企业的第一车间,向农民反馈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需求, 促进种植生产和各企业之间共同协调发展,提高银棉品牌市场竞争力。
4.4.2搭建联盟智库平台,提供产业咨询与技术支撑。 建立联盟专家团队和高级专家智库,牵头并联合联盟成员承接国家、省、市及行业、企业有关科技产业项目,提升联盟的协同创新能力。 推进联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协同开展棉花产业发展战略等重大技术专项研究,提升联盟在产业升级发展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扶持政策, 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棉花产业发展建议,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依托联盟专家智库和平台,开展产业咨询、服务及会员定期技术培训,发布典型企业做法和经验, 发布国内外棉花产业信息动态等,并承担企业、行业的咨询服务[15]。 处理和协调行业、会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4.4.3加强监督管理,助力棉花产业振兴。 在全县棉花生产、加工、流通、纺织、制衣、植物油加工等环节,联盟负责统一管理,监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资金使用档案及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资金, 杜绝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或违规使用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把棉花产业的工作目标量化细化,分解到各乡镇、村庄及有关部门、企业,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奖惩管理。
夏津县作为黄河流域传统优势棉区,棉花产业发展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在棉花种植区域格局大调整、种植方式大变革、植棉成本居高不下、原棉生产品质与纺纱企业需求品质脱节、中高端原棉短缺、原棉污染严重、竞争力低下等背景下,传统棉花生产大县、 棉业产品优势产区走出生产低谷,面临多重挑战,解决方式可能多种多样。 应以区域化、标准化生产为实现棉花产业化的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棉花生产发展的新动能,以棉纺织产业智能化提升为产业腾飞的龙头,以棉副产品深加工潜力的挖掘为延伸,实现棉花产业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使传统优势棉区再现辉煌。
致谢: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毛树春研究员提出组稿和修改的宝贵意见,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