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2022-12-27 17:20杨丽文
新农民 2022年30期
关键词:绿色蔬菜绿色食品生态农业

杨丽文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香河 065400)

近年来随着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使老百姓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农产品,农业种植也应与时俱进地朝着绿色化、有机化的方向发展。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顺应消费升级、培育绿色消费市场的有力举措。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树立绿色蔬菜种植理念,充分地了解国家对于绿色食品认证相关标准和要求,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总结,及时掌握现阶段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全面构建生态农业化蔬菜种植体系前提下,对绿色蔬菜种植技术进行全面地发展和优化。农产品生产主体应充分考虑影响蔬菜生长和品质提升的相关因素,全面加强高效、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和应用,对农产品种植的产地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种植的蔬菜类型,加强各阶段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并在绿色蔬菜种植标准的情况之下进行病虫害防治,不断地优化蔬菜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赋予绿色蔬菜更高的生态价值、市场价值、健康价值。

1 当下绿色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021年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了《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目标: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标准化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在绿色食品体系发展朝着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的背景下,绿色食品种植发展也要以优化结构、做强主体为导向,加快高质量发展。但目前绿色蔬菜种植尚未在全国大规模实施,是因为它与当前农产品种植生产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1)绿色蔬菜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技术,对种植人员的专业知识、生产技术水平都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参与种植的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田间管理水平和技术实践经验,能够熟悉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等绿色防治技术,灵活操作和应用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才能确保实际的绿色蔬菜种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农产品认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同时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有效政策措施。1990年农业农村部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2001年,在中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背景下,农业农村部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2003年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程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绿色食品认证相比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具有申请门槛低、用药限制少、认证费用低等特点,被农户普遍认可,并且很快发展起一定规模。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停止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开始实施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植户农产品认证热情。不同于无公害认证中投入品使用“黑名单”,绿色认证提供给种植户的是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在保障蔬菜品质安全的同时限制了一部分农药使用,对于凭借经验生产缺乏专业生产知识的农户,在实际的种植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难题。比如某类蔬菜品种出现病虫草害威胁时,市场上未能找到针对该品种的特定治疗农药,导致绿色生产技术整体应用与种植效果并不理想。第三,通过对种植户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目前从事农产品种植的农户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且较为依赖传统经验,“单打独斗”的散户居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

(2)按照品牌农业发展要求,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的绿色食品认证的宣传和技术推广工作,但由于技术推广培训工作方面人力、资金较为有限,无法针对广大种植户开展全覆盖式培训或成立专业农业创新驿站,从而导致实际的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的绿色蔬菜的种植需求和要求。在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人才服务的情况下,一些新型的生态农业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且部分存在问题的绿色蔬菜种植技术难以及时获得改进和优化,从而会使实际的种植过程当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严重地挫伤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绿色蔬菜上市后不可避免会出现品牌溢价,销售渠道和销售利润也是种植户考虑的重要环节。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推广的情况下,部分的种植户对全新的生态农业技术和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接受度相对较低,部分种植户会存在抵触和抗拒的心理。若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生态农业发展和绿色种植技术发展的整体进程。

(3)部分种植户在种植过程当中更加信赖自身长期实验所累积的经验,难以在短时间内接触一些新技术新模式,即便相关部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传播和引导,但其想要将相关技术转化成实际的绿色蔬菜的种植成果仍然相对困难。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中投入品使用执行的是“白名单”制度,即指定用药种类,且农药针对的作物品种需要与产品相符,导致大部分广谱性农药不能应用,缩小了农产品病虫草害防治用药范围,与传统生产经验存在矛盾。有的种植户虽然在种植过程当中引入了绿色蔬菜种植技术,但却存在一定的偏向性。比如,只在蔬菜生长阶段进行绿色生产管理,或是在种子前期对土壤和环境进行绿色生产处理,没有形成长期、有效,且贯穿蔬菜种植各个阶段的绿色种植技术体系。这会导致种植出的绿色蔬菜不符合认证要求,不能取得认证证书。有的短季快菜蔬菜品种种植户虽然根据绿色要求进行种植,但无法科学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和先进种植模式的应用,从而会导致种植各个阶段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升绿色蔬菜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这不仅难以有效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同时还会影响良好的绿色蔬菜品牌效应的形成。

2 绿色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的有效措施

2.1 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需要企业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并按照该体系组织实施生产活动。农产品生产主体需对现有从事生态农业技术及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专业人员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等进行科学管理,结合实际的种植需求和农业发展要求来进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培养。设置岗前培训制度,确保生产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能力和执政上岗资格,能更快地熟悉和胜任绿色蔬菜种植质量保障工作。还要对原有从事产品种植人员创新培训制度,科学引入绿色蔬菜种植模式的相关理论,并科学设置关于绿色蔬菜种植的技术培训和农业生态技术培训,使其能更好地将先进技术、学术知识、前沿理论等,都转化为自身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能力。此外,还可以参加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与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模式的主题讲座,聘请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种植人员或专家,及时地进行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就种植和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累积更多生产的经验。

2.2 全面加强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

作为“三个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农产品生产者减轻负担,提升发展绿色种植模式的积极性。要摸清本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和绿色蔬菜种植情况,结合种植、发展需求来优化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扶持措施与专项资金补贴,科学购入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种植基础设施,大力加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从便利性、适宜性、经济性的角度出发,科学加强水质、环境、土壤等基础要素保障,确保其能达到绿色蔬菜的种植要求和标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政府发展规划,结合“一县一品”政策引导,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和种植品种,配置相关设备、设施。在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等项目时要朝着绿色食品方向倾斜。对于有发展绿色蔬菜种植意愿的生产主体,协助做好认证咨询服务和材料整理工作,缩短企业申报材料准备期。为企业制作管理制度展示牌和宣传牌,营造良好绿色蔬菜生产氛围,让绿色、高效、安全的生产理念入心入脑。同时对已取得证书的生产企业和农产品要强化宣传推介服务,帮助企业在各级农交会、农展会上进行产品推广,打开市场知名度,并将认证企业作为标杆单位树立先进典型,帮助企业打开市场销路。

对一些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成功的案例和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的全新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并持续不断地进行实践、优化、创新。例如,可尝试在原有以土壤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无土栽培技术,在温室大棚或种植基地当中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品种,并根据绿色生产标准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增加收益。开设农业旅游和农业观光等的综合项目,使消费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绿色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手段,增加消费者放心度和满意度,也能进一步地为种植户创造更大的收益,从而实现绿色蔬菜种植的良性循环和整个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2.3 应用科学种植模式

在种植之前,农产品生产者应根据农业种植的需求合理选择种植区域,避免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因素对农产品造成污染。若采用保护地种植,则需要借助综合信息系统来对大棚内部的温湿度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对保护地内通风条件、光照、排水等情况科学控制,营造最佳的种植环境。农产品生产者可委托取得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土壤当中的有机物含量、酸碱度、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检测,根据种植需求对土壤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改善,确保能为绿色蔬菜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若同一区域内种植了普通蔬菜和绿色蔬菜,则需要将二者进行有效隔离,以避免前者种植管理方法对后者造成影响。种植户还要考虑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的特殊气候、环境、土壤等多种因素,选择最佳的蔬菜品种。尽可能地购买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和权威检验机构检测的合格种子,以确保能有效提升蔬菜的成活率、抗病率,以及整株的质量与产量。在种植之前,应利用浸种方式消除种子内的微生物或细菌,也可在确保种子无害性的前提之下,选择安全的化学药剂进行浸泡。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晾晒和苗床整理,并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壤进行虫卵消除操作。利用信息手段对育种环节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根据其生长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以全面提升蔬菜种植的整体成活率。在进行蔬菜的灌溉时,科学地控制灌溉的时间,利用分层浇灌法或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灌溉,以确保能为不同生长阶段的蔬菜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养。在施肥时,应对该阶段植物的营养物质需求情况进行了解,科学施用土壤肥料和有机肥,根据绿色种植标准控制肥料的使用数量和方法。严格禁止使用绿色蔬菜种植农药、化肥、添加物等准则规定的禁限用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投入品。另外,除了要到前期进行科学选种和种子和消毒处理之外,还需要及时清除蔬菜地里的杂物和杂草,尽可能地利用生物防治手段进行病虫害处理。在病虫草害防治中,农产品生产者应更趋向于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措施,利用生物防治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控制。

为了满足消费者放心消费的需求,还可以借助国家、地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为蔬菜建立“电子身份证”,完善绿色蔬菜种植的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利用信息系统和摄影设施对蔬菜各阶段的生产管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生成电子二维码,当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可通过扫码的方式验证真伪,充分地了解绿色蔬菜的生产、种植、管理、检测、销售等各阶段的情况。在实现对绿色蔬菜种植的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监督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进入市场的绿色蔬菜的整体品质和安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生产者必须要在当下的农业发展态势和蔬菜种植趋势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绿色蔬菜的特性和特质,科学制定绿色蔬菜种植方案和生态农业技术应用方案。利用各种途径和渠道提升农户的种植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提升生态农业机水平和绿色种植水平。各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政策上积极引导,财政上加大补贴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为基于新形势下的绿色蔬菜种植模式的有效应用和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绿色蔬菜绿色食品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要点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的实施研究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的实施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