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华
(作者:农工党铜梁区工委专职副主委)
夏日炎炎,农工党重庆市铜梁区工委的党员们再次来到铜梁区水口镇树荫村,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社会服务活动,10 余名农工党党员农技专家又一次与村民相聚田间,探讨橙树夏季管护技术。近年来,农工党铜梁区工委以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开展的“共绘同心圆 共建家乡美”社会服务品牌项目为依托,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书写奋进之篇。
水口镇树荫村位于重庆市铜梁区东北部,曾经因缺乏产业、贫穷落后而被列为市级贫困村。机缘发生在2015 年,农工党铜梁区工委按照重庆市委会关于“同心助力精准扶贫”社会服务活动的要求建立社会服务活动基地,树荫村走进了视线,成为结对帮扶对象。
为帮树荫村摘掉“穷帽子”,铜梁区工委成立了“树荫专班”,组织党员分两组行动:具备农业、林业专业知识的成员为技术组,负责检测土质、研判产业;其他成员为综合组,开展逐一走访,摸清家底等工作。经调研,该村为深丘地貌,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适合柑橘类作物生长。由于缺乏产业,为了糊口,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随之留下老弱和撂荒的土地。
“建一个专业合作社吧,合作社可以带动更多的群众。血橙适合这里,有市场前景,年龄偏长的劳动力也能参与”,农工党党员、时任区农委副主任杨龙在水口镇政府召开的“树荫村脱贫攻坚”专题研讨会上说。该提议随即引起镇党委的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起康山水果专业合作社,农工党党员们慷慨解囊,捐出的4 万元成为合作社的启动资金。
定下就干,干就干好。20 多户建卡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构建起“贫困户种树、集体管护、集体销售”的机制。合作社给予建卡贫困户每年每户100 元的基础分红和一亩地300 元的土地分红,再算上在果园里打零工的收入,建卡贫困户的收入大幅增加。2020 年,血橙丰收,32 户95 个建卡立档人员全部脱贫。
“果子结得好、卖得出,全靠农工党的朋友们”,曾经的建卡贫困户甘世伦说。2018 年血橙挂果后,铜梁区工委帮扶之初成立的两个小组——技术组和综合组仍在持续运行。
技术组当起了2 万株果树的管护医生,利用专业技术制定起管护计划,施肥、修枝、防病、控果等流程全都按时进行,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最终培育出了有机、纯甜、卖相好的果子。综合组则未雨绸缪、开拓市场,一方面与镇政府一起创新研究出了“挂牌认购”“自主采摘”的销售模式,为果子提前找好了“主”,另一方面发动农工党党员当起销售员:一时间,朋友圈、工作群、亲朋群无一不展示着水灵灵的橙子图片。之后遭遇疫情,血橙也在“农工主播”的直播带货中越“疫”而行,远销全国。截至2021 年底,血橙累计销售 50 万斤,收益 54 万元。
“脱贫只是第一步,咱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树荫村康山水果专业合作社法人赵安福自信地说。合作社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带动半径也在不断延伸。针对当地水果营销难的普遍问题,综合组的农工党党员们又探索出一条销售新路子:压缩物流成本。不走超市和农贸市场,直接把顾客引进村,重新为村民规划了“创业”和“打工”两条路。农工党党员们与村委会一起逐户走访,动员青壮年返乡走上“创业路”,在果园附近新开了亲子采摘、林下抓兔、露营烧烤、民宿等项目,采用“农户+合作社”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和闲置房产作为投资,合作社负责管理运营。曾经闲置的“瓦房”简单装修后摇身变成“怀旧民宿”,每到周末供不应求、来客爆满。有了过夜游客,抓兔、烧烤、采摘项目自然延伸成了“一条龙”乡村生活体验,采摘旺季平均每户每天可分红200 元。对于年纪较大的村民,合作社则吸纳他们利用农余时间修枝、除草、采果,每天打工能挣80 至120 元。13 名年轻人响应“老乡留在老家”号召,外地返乡干起了血橙运输和销售,既能养家又能与父母妻儿常享天伦。
尝到了血橙的“甜”,农工党党员们继续深耕产业帮扶。“现在乡村振兴仍需要产业支撑,咱就把‘一点美’变成‘一片美’,让花果连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再种植些桃树怎么样?”农工党老党员、农业专家杨龙带领团队研究当地土壤、光照等条件后与村民们探讨时说道。2022 年初夏,与橙树为邻,4 个新型品种分批次成熟的1 万株小桃苗欣然爬上山头,农工党铜梁区工委再次捐款捐物,将这十里桃花建成“农工林”,延续农工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道:“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脱了贫,还要振兴,农工党铜梁区工委主委陈庆华表示,将继续以“共绘同心圆 共建家乡美”社会服务品牌项目为依托,同心助力乡村振兴,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