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云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会议上,多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精辟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极端重要性,鲜明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5·17”讲话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在“5·17”讲话发表6周年之际,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总体性规划。为学习贯彻《规划》,推动工作落实,我们再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倍感心明眼亮、常学常新。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更加坚定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和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必然的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同时也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历经百年征程,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无比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当代我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意识形态,作为精神事业,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上层建筑,当然也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看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用不同的理论作指导,站在不同的立场、坚持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地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从而获得真理,而坚持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研究,就会走向歧途。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接近真理,获得正确认识,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在坚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教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取得了明显的积极的成效,绝大多数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也有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得不深不透、存在偏见,比如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之所以有这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除了别有用心,根本的问题在于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致的,具有普遍的真理性,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表述,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会不适应、不符合变化了的实际,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于未来所有事情给出现成的答案。但无论人类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科学技术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重要论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方面,要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夯实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的分析研究,并且贯穿到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环节。总之,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进一步增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严守意识形态的底线,在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动摇。
如同存在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一样,哲学社会科学也存在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在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历代领导始终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这一方向和立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要求在一些人头脑里并没有完全扎根,实际行动中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又一次旗帜鲜明地强调这一问题。随后,2019年3月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联组会时,他再次讲到这个问题,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任何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但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逻辑。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必然是服务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思想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需求为最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人民立场,坚定自觉地为人民做学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就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回答人民之问。一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围绕党和国家的全局,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搞研究、做学问,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动力。脱离了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和核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就失去了根基,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就难以有大的作为,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更多新要求,这也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要从理论上回答提出来的新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需求作为自己做学问、搞研究的指挥棒、风向标。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急难愁盼中找线索、定题目,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人民群众关心什么问题、需要了解什么问题,我们就研究什么问题、回答什么问题,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源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扮演着社会和历史的主角。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人民群众积累的丰富经验,表现的聪明智慧,形成的伟大精神,都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丰富素材和研究对象。总结提炼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伟大创造和精神品质,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应尽职责。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普及化、大众化上下功夫。我们为人民做学问,回答的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研究成果就要努力使人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白、入脑入心。理论只有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可能去指导实践,实现自身价值,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现在学术圈、理论界有一种不好的文风和倾向,一些人的作品故作高深,语言晦涩难懂,表达冗长繁复,写作之初就不计划让社会大众看明白,似乎不这样就显不出自己水平高、有学问。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这样的研究成果,只能是在少数人的圈子里孤芳自赏。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当用中国化的语言、中国化的风格来写作和表达。对那些比较专业的研究成果,要想办法用大众化的语言,“翻译”成多数人能够看得懂的作品,争取广泛的社会认同。我们的作品是要让人看的,如何能使人看明白,阐述的道理让人们接受,我们就怎么做。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党的领袖给我们作出了表率,他们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但他们的著作又是那样的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发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还有像李达、艾思奇等知名学者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大众哲学》等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曾武装了千千万万人民大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当从中受到启示,学习借鉴,积极改进,努力让哲学社会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精品奉献给人民。我们为人民作学问,就要对人民负责,把最好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人民。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甚至剽窃他人成果,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这样的学术成果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要取得一点进步很不容易,要想获得优秀成果更不可能轻轻松松,非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每一位真正学有所成、著作等身、知识渊博的学者,无不是勤奋敬业、扎实治学,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高尚学术道德,养成良好的学术作风,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要像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倡导的那样,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历史在前进,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和解决提出来的新问题。实践创新必然对理论创新提出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研究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各种问题中不断提出新概念、作出新论断、进行新概括、形成新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古今中外,唯有具备创新价值的科学理论成果才能得到人们的承认与肯定,才能在思想理论和科学发展史占据应有的位置。在新时代,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探索精神、创新勇气和担当意识,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努力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上做出一番事业来。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自觉承担起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使命、英勇牺牲奋斗的一百年,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没有止境。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强化问题意识。创新不是无源之水,问题是创新的起点,解决问题是创新的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满足实践需求。研究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和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是时代赋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崇高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的那样,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加强对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加快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这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撑,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我理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还要落实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上来。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三大体系的建设,不仅在“5·17”讲话中作了总体阐述,而且分别就加强中国特色历史学、法学、民族学、中国制度理论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多次予以强调和批示,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国际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为世界上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此还不尽适应,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把这三大体系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和主体部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三大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落实好国家和我省的宏伟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在加强三大体系建设上积极作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为发展中国理论,繁荣中国学术,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促进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切实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双百”方针,指出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办法,对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给了新的保证,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应当通过自由讨论去解决,不应当采取简单的办法。70多年的历史证明,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这个方针,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健康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这个方针,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强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指出如果我们不注意,不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要僵死起来,马克思主义要衰退。只有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意见表达出来,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要允许争论,不同学派之间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进一步对坚持“双百”方针作了深刻的阐述,强调“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双百”方针。第一,学术问题上要发扬民主,鼓励自由讨论,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反对压制讨论、互相封锁等错误的做法,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第二,要区别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发扬学术民主的大前提是不违反宪法法律和学术道德,我们可以进行学术研究,但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问题上不能含糊,牢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底线。第三,对于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要坚持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健康的、充分说理的和富有建设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力戒用行政办法下结论,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总之,为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畅所欲言,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努力创造一种支持勇于探讨和创新的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