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满湖,肖 露,杨 雄
湖南农业大学,长沙 410128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实现必须依靠人才,关键要靠农业科技人才[1]。畜牧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比达45%以上的经济分支[2],而培养好畜牧业人才是保证畜牧业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基础。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对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探索。
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农业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的重要职责,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农业高校的人才支撑和“智库”保障,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既是高校职能的重要体现,又是其使命所在[3-4]。
农业院校为乡村振兴培养人,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还需根据乡村振兴及长远发展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人才的需求已不是过去的传统农业范畴,仅依靠本土人才不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5]。乡村振兴需要新型农业人才,对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指引了方向。新时代新阶段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需要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元结构的人才类型,农业院校要紧紧围绕时代需求,为乡村振兴培养所需人才[6]。
高校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农业院校只有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一懂两爱”的优秀人才,才能进一步提升农业院校的认可度和使命感。近2 年国家就涉农高校如何强农兴农,如何振兴高等农林教育方面做了探索。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完成了由“安吉共识”理念形成,到“北大仓行动”计划,再到“北京指南”落实方案“三部曲”,探讨了如何面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建设新农科[7]。农业高校要紧抓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功能,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石和纽带,人才振兴是检验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一环,二者协同促进,共同发展[8-9]。
当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条件保障4 个方面。
由于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建校初期制定的,彼时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时国家、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学生个人发展匹配度的间隙在逐步拉大[10]。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上。
1)人才培养目标的动能不足。在培养目标中,从个体素质层面来看,自我认知、公民意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没有凸显[11]。使得学生自我认知不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养以及将来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都缺乏深入思考与认知;对专业认同感不强,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不强。从知识层面来看,对于学生系统性掌握养殖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要求还不足,致使学生对养殖类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理论联系实践的综合能力不足;缺乏对养殖类相关学科如农工、农理、农医、大农学等领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从能力层面来看,对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要求不足,学生对接产业需求和新业态发展的能力不够[12]。从学生终身发展层面来看,对于学生拥有创新力、领导力、批判性思维、理想和情怀等终身发展能力鲜少涉及,使得学生国际视野、终身学习或可纵横发展的基础能力欠缺。
2)课程体系的不合理。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培养爱农兴农情怀等价值引领的培养环节;缺乏新农科、智能农业技术相关内容;与养殖产业链需求、养殖业新业态发展的匹配度尚存在间隙。现有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功能与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通识教育课程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模糊,没有对接“公民素养”和“自我教育”两大功能[13-14]。专业课程存在学时设置不合理、内容重复,部分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内容陈旧,实验方法与手段与行业脱节等。实践教学环节存在“有实名、缺实效”的现象。如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学术报告只为换取学分,科创项目不能落地实施,不利于学生主动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队伍方面,受制于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重工作任务的压力,大学中能真正做到“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不多;同时,具有产教融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多。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着以下不足:1)教学目的和授课方式固守陈规,仍注重对既有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2)讲授方式仍以被动型灌输为主,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启发不充分;3)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内容不丰富。如简单地使用PPT,缺少动感性的视频、动画、生产实践一线资料等系统性的教学资源。
目前,还没有建立系统全面、科学合理、能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和体系,具体体现在:1)对教师的考核重可量化的指标,轻难以量化的“软实力”,使老师不愿意在“实现对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引领”的领域付出时间。2)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考核,没有落到实处,教师同行之间的课堂评价流于形式。3)不重视学生的教学评价,没有把学生的教学评价跟教学水平实现联结。
现有实验设备相对落后,校内教学基地缺少,比如缺乏畜产品加工室、动物标本制作室;校外科研基地缺乏,不利于科研反哺教学的实施;引进的人才重科研成果,而轻实践经验、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
人才培养改革应从培养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两大方面着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及当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改革需围绕融合新农科知识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办学条件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展开。
1)调整和拔高人才培养目标。围绕“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新人”的战略性目标,补充认识“厚基础”中的“人文”含义,补充现有人才培养目标“重才轻人”的不足,夯实高素质人才所需的厚基础和软实力[15]。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应加强对“人的发展”的基础性能力的补充,人的发展的基础包括公民素养和个人认知,具体包括理想、梦想、情怀、社会责任与担当、全球公民素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等软实力因素。专业能力方面,补充新农科知识、相关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公民。培养自我认知良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有从事现代农业和农村建设的素养,成为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系统掌握畜牧领域所需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已有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独立承担畜牧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系统掌握动物遗传繁育、动物营养调控、动物生理生化、动物生产、现代生物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畜牧业生产、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畜牧业专业专门人才。培养具有2 个及以上专业背景知识、较强的产业和社会观察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多专业复合人才。能够从事与畜牧相关行业的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工作。
2)优化课程设置。依据新农科的具体内容(农工、农理、农医、农文)和体现形式,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在现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补充新的课程或知识点,探索其体现形式和可实施的方案。
通识教育部分:以培养目标为准绳,对现有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比如毛泽东思想概论与国防教育以培养公民素质为主,可合并成一门课程;职业规划、创业基础课可融入到专业实践课中,不脱离专业讲职业,不脱离专业讲理想;补充新的课程群,比如设置经典阅读课程群、“以梦想或情怀”为引导的课程群,突出“育人、育心”“启发心智”“拓展思想”“树立人生目标”等人文功能的实现。
专业教育部分:以功能为单位,把相关的理论课程模块化,形成课程群,挪出空间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验课:以专业基础和专业骨干课程群为单位,编制《动物生产类专业基础课实验指导书》和《动物生产类专业骨干课实验指导书》。对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现在教学环节和课程实效考核方面的存在的不足,对理论课、实验课、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培养环节和考核要求查缺补漏,做实每一门课程。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对行业价值的认识。如利用寒暑假多接触企业、接触生产,且对课程以外的实践环节可作学分要求,考核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如把现有的企业班、农牧课堂、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融合成一个大的实践环节或综合性的第二课堂,以完成实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或调研报告为考核手段,获得相应学分。补充新农科知识和农业信息化知识。打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这3 个环节,在生产实习期间确定好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论文选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
专业课程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如下:对应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厚基础”,融合和调整《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6 门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补充原来没有的《生态学》,并拓宽动物科学与生态学、作物栽培、农业经济等的相关学科的联接性,构建“大农学”概念,培养“宽口径”的人才;原有的9 门核心课程依据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和动物生产3 个功能模块重新整合为《畜禽育种与繁殖》《畜禽饲养学》《饲料学》《饲料生产与加工》《畜产品加工学》以及《家畜环境卫生学》6 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传承原有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补充智慧牧业、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发展等发展热点专题内容。进一步拓宽选修课程资源。遵循“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自主择课的能动性以及为学生的就业方向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性,进一步扩展选修课资源,开拓学生视野和认知。比如,开设《动物与生活美学》《畜牧设备与智能控制》《动物科学创业简谈》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与原创性都将改观学生对动物科学专业原有的刻板和僵硬的认知,切实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并带领学生深度认知专业的价值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1)加强教师的思想站位教育。加强对教师“教书育人”本位的熏陶,引导教师回归教育初心和做有情怀的老师,突出“教书育人”的本位;做“有理想有信念、有仁爱之心”的老师[16]。基于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5 种模式,把未来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分为带领农民干的、帮助农民干的和自己独立干的三类。当前乡村在这三类主要人才上缺口很大,并且整体素质不高,需要农业高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利用其师资为乡村这三类人才开展培训工作,助力乡村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升[17]。
2)人才引进与培训相结合。基于新农科属于新嫁接至现有课程体系的局面,培训或引进新农科相关师资力量;鉴于兼具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的老师不多,案例单位拟通过培育国家级金课、慕课、教学名师等名优课程,提升教学队伍与师资力量。2018 年9 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2.0 意见》指出,“需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一批新型涉农专业及师资”[18-19],这也为动物科学专业师资力量的提升指引了方向。
3)推动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应用互联网给教育教学带来的红利,采用多元化课堂方式、课程形式,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课堂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由灌输型课堂向启发式、探讨式课堂转变;根据课程性质和功能的相似性,实行教师集体备课,教研落到实处,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或者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教授时的衔接疏漏。通过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如线上课堂、线下课堂、混合式课堂。
1)增加专业课思政内容的考核。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于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思政”的考量,课程思政内容以是否涉及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相关要求为主,旨在培养一批“一懂两爱”的青年领军人才,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输送一支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的“三农”精英人才[20-21]。
2)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方位考核。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2 个方面,形式上从单一到多元等,分别建立健全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评价体系,重点考虑如何考评不可量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等教育方式的效果,建立健全各等级和各层次的教学评价制度,如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督导评价、优秀教师评选等。
推行生产实习指导老师蹲点制,人才引进的新教师需有在生产一线半年的生产经验锻炼;大力倡导以生产为引导挖掘科研课题,鼓励开放式课堂、混合式课堂、传统课堂、网络课堂,并建立相应的课堂效果评价机制,比如课堂现场教学效果评价。
3)鼓励师生开展社会服务。农业高校拥有专业化的专家团队,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更懂技术、更有方法、更切实际,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人才优势承担起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鼓励师生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增强对“三农”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学农爱农,并愿意从事农业农村发展服务工作。
把教室小课堂、企业大课堂、智慧课堂作为对现有教学组织和开展形式的补充。
1)教室小课堂。教室小课堂是指授课人数不多于30 人的课堂组织形式,其特点和优势在于:学生受体小;教师授课少,一门课由多位老师上课,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经验等传授更拿手的课程内容。让每一位专业课教师有机会给每一个本科生上课。小课堂的形式实现了教学效果的“精、特、优”,是优于现有大课堂的一种高级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
2)企业大课堂。企业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人才培养的归属地。本科人才培养可以在企业实践中升华,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生产环节做实做强。案例单位拟邀请企业创办人来校开展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和人生奋斗方向,深入认识动物科学专业。
3)智慧课堂。智慧课堂主要指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的智慧教学,包括研讨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也包括线上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及利用各种现代化软件协助管理课程,如课堂点名及课堂纪律维护、课程考核方式等[22]。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办学硬件设施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只有多措并举,才能推动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