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
——智慧图书馆

2022-12-26 18:43:41顾大强
中文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数据挖掘智能化智慧

顾大强

(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山东 聊城 252000)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中涌现出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依托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催生出来的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智慧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新的发展方向,需要与时俱进,深入分析各项关键技能,推动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1]。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如果停滞不前,没有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群众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因此,在面对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图书馆需要充分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化的服务模式,提供智慧的读者服务,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图书馆概述

1.智慧图书馆的定义

智慧图书馆是各种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产物,其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都有较大的差异,具有新的服务理念,采取创新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对于其定义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例如芬兰卢奥大学图书馆认为智慧图书馆不受空间限制,且能够通过位置感知,帮助用户寻找所需图书资料,是一种移动性服务。我国专家严栋认为智慧图书馆主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运营[2]。有研究指出将智慧图书馆就是图书馆的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内涵在于人与物连接,而以人为本则是其服务理念。

综合各个专家学者的看法,文章总结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就是在移动通讯技术、信息等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其不仅局限于物理设备的限制,而是以信息资源为支持,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最终实现海量资源的共享。

2.智慧图书馆的功能

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来看,文章总结智慧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全面感知。全面感知技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并将某一领域的文献资料,与读者、图书馆馆员等个体相互连接,让信息更加完整,为读者提供智能化服务。智慧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用户历史信息,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图书;通过传感设备,还可以显示用户所在地址并提供三维立体地图指引,利用自动服务设备可以实现自助借还图书,从而满足用户对于现代化服务的需求[3]。

2.2 广泛连通。在智慧图书馆支持下,可以借助网络、移动终端实现人与图书馆的相互连通,例如座位信息管理系统。智慧图书馆可以利用物联网,在感知层总实现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识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甚至是跨国界,实现深度连接。

2.3 智慧管理。图书馆服务丰富多样,因此智慧管理主要包括对馆藏资源的管理以及对用户的管理,前者包括馆藏资源的借阅、扫描和保存,座位预约、图书馆环境管理,如电梯、门、摄像头的管理;后者则主要包括用户借阅行为分析,从而提供深层次的读者服务。智慧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物物、人物相连,而且还能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挖掘,从而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例如,目前很多城市的图书馆中就安装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室内温度、光线以及电源进行自动控制,更是节省了30%的电费。

2.4 人性化服务。相比于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中引入了更多的智能化技术,主要是为了提供人文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智慧图书馆利用了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用户潜在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读者服务,并且智能化控制技术,能够将图书馆内的亮度、温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提高服务的个性化。还有一些图书馆中增加了自助借还设备、3D导航服务,凸显了人文服务理念。

二、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技术

1.感知识别技术

1.1 传感器技术。在图书馆建设当中,传感器是构成图书馆感知技术的基础部件,其主要是通过接收环境中产生的刺激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比较常见的有光敏传感器、温敏传感器等。传感器的应用可以感知图书馆中的各个信息。随着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传感器技术已经在社会得到推广应用,例如环境保护、深海探测、防火监控等方面,都引用到该技术。

1.2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已经在各大领域中普遍使用,如物流、运输、仓储、港口等领域。目前安装RFID芯片,就可以实现自动识别,例如,图书馆监控系统中加入RFID芯片,就可以实时监控图书馆中各方面的现状,根据反馈数据进行智能化控制,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工工作量,节约能源,例如,提供自助借还服务、图书定位、自动清点等突兀。同时,还可以对读者卡嵌入RFID芯片,从而作为身份标识,可以轻松通过馆内的身份认证门禁,还可以借助芯片确认用户的借阅记录,为读者提供智能化服务。此外,还可以利用用户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该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防火通风、照明采光、身份认证、安全管理等方面,相信在未来,该技术将会应用得更加广泛。

1.3 智能卡技术。智能卡是一种内嵌芯片的卡,无须读写,也可以实现持卡人信息的识别。智能卡中的核心技术为集成电路,其中包括控制器、可编程储存器、随机储存器以及卡内操作系统。其可以在不影响主系统运行的前提下,处理一定量的数据,借助数据处理技术,从而减轻主系统的负担,通常多应用于多端口场景。目前很多智慧图书馆中使用的会员卡,就是利用智能卡实现图书馆中各设施的相互连接,让图书馆设施成为一个整体,用户仅需要使用一张卡就可以完成多项操作,另外,会员可以利用会员卡对图书馆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进而进行信息查询、汇总。

2.数据汇聚技术

2.1 数据汇聚技术。智慧图书馆中的传感器可以组成传感网,通过传感器的监控,可以实现对检测对象的感知,同时通过采集相关数据,获取信息,从而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但是由于传感网的能量与计算资源有限,需要借助数据汇聚技术,消除冗余数据,从而增加有用信息、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对于数据汇聚技术而言,其核心就是路由协议,如传感协议,就是数据在进行传输前,不同节点需要完成数据传输协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与质量,避免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数据在各节点传输中,经过相互协商,可以避免资源的盲目消耗。

2.2 Ad-Hoc技术。Ad-Hoc技术其本质就是点和点之间的链接,同时也是无线网络协议,即使没有中心控制点,也可以形成对等式的网络,其中的节点都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同时也具有和移动终端一样的功能。同时,由于每个节点都可以自由加入和离开,即使某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那么也不影响其功能的正常使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Ad-Hoc网络对于硬件设施的依赖性小,主要是通过分布式结构,各个节点相互协调,并且在运行之后可以自动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最后,在同一个范围之内,不需要专用的路由设备,也可以完成多节点跳动转发。例如,使用Ad-Hoc技术,在同一个局域网之内,不同的设备都能进行链接,如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

3.网络传输技术

3.1 移动通信技术。伴随我国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大面积普及,用户对于移动通信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其中就包含了以下几种技术,如WIFI、蓝牙等,而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WIFI技术主要是利用高频无线信号实现移动通信,目前多数图书馆已经广泛应用该技术,从而让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现无线上网。在无线网络的支持下,很多图书馆还推出了移动服务,读者可以通过下载图书馆的APP,进行移动阅读。如我国国家图书馆,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搭建了自己的掌上国图APP,不仅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轮播消息,还可以在线预约、下载数字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图书馆建设将更加先进。

3.2 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异构网络融合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互联网、电视网等进行技术改造,使得各个网络的功能与业务更加一致,实现网络联通、资源共享。智慧图书馆的构建,需要物联网与数据互联网的支持,从而实现人、书、设备以及场所之间的数据共享。异构网络融合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随着异构网络融合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图书馆建设中已经得到了推广使用,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移动终端,从而方便用户寻找数字化图书资源,不受传统读者服务模式的限制,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资源;另一方面,不同网络的相互融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4.应用服务技术

4.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其本质就是超级计算模式,主要是利用大量电脑、服务器的连接,进而组成网络云,并且通过资源分配,给需要算力或者资源的机构分配资源。云计算技术在网络中应用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IT服务成本和安全性。目前,我国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云计算中心,例如腾讯企业、阿里企业等。云计算的优点在资源整合且信息安全,其数据储存量已经达到PB级别,即使面对海量的信息,也能够快速地处理。因此,智慧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与应用,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更加便捷地使用信息资源。另外,云计算技术应用在图书馆当中,也能有效避免图书馆陷入信息孤岛,而且通过建立虚拟资源都,也能方便广大用户搜索各种信息,并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稳定的智慧服务。

4.2 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大量的数据中进行挖掘,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技术,主要分为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和结果分析这三个环节。在大量的数据中进行挖掘的方式非常多样化,其中就包含关联分析、预测建模、聚类分析等,即使是同一种挖掘方法,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因此实际应用较为灵活,可以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成为现在很多企业发现重要信息的关键技术。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除了图书资源之外,还有用户的行为信息、身份信息,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各种信息串联起来,挖掘深层次、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图书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就能在用户学历、年龄、搜索习惯等信息,挖掘出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而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三、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

1.完善相关管理措施

要想加速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首先需要完善图书馆管理措施,由于信息资源的开放会对信息安全、知识产权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来指导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同时在用户隐私保护上,也要完善用户隐私保护制度,给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只有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引导下,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与社会组织合作,不再受到经费的限制,拓宽资金渠道,为图书馆探索发展新模式做好准备。

2.资源共享

资源作为图书馆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内涵:资源数字化以及资源网络化。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托于网络环境,整合各项资源,并且从云服务中获取业务支持、资源服务,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服务。图书馆需要加紧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相互合作,扩大图书馆的资源储备量,从而满足读者的各方面需求。构建特色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目标,对于图书馆而言,了解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向个性化、特色化、定制化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图书馆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在信息时代下,加紧数字资源建设是各大图书馆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量的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开发领域耗费了大量精力,但是考虑到成本,需要加紧图书馆合作组织的建设,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建立的世界数字图书馆,面向全球提供数字图书服务。

3.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养会对其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服务模式转变的背景下,需要馆员具备一定的智能化素养,从而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因此,图书馆馆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专业技能,做到与时俱进。图书馆也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具有智能素养的馆员分配在智能服务部门,并鼓励其不断创新,提高智慧图书馆建设水平。

结语

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肩负着社会教育、长期教育的使命,因此图书馆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图书馆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与特点,熟悉各个关键技术,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据挖掘智能化智慧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军事文摘(2022年19期)2022-10-18 02:41:14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5:5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电力与能源(2017年6期)2017-05-14 06:19:37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56
有智慧的羊
基于GPGPU的离散数据挖掘研究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