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 邢海玲
将名著阅读融入高中写作教学中,不仅是新课改要求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提升个人人文素养和思想内涵的需要,也是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本文首先对高中写作基于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行说明,并分析名著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提出高中写作与名著阅读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探索方法。
作为世界上文化传承从未中断过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几千年传承的名著包罗万象,是人类文明的宝藏,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名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将从名著学习到的写作经验和技巧运用于写作中,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是高中学生语文科目的重要学习内容,要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教师要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学习其写作方法等,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现阶段高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但是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思想深度,写作创新能力较差,难以在考场上获得高分。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思想,还能使学生学到经典名著运用的写作手法,并在写作中予以运用,写出思想深厚,有感染力的作文。
许多高中已经将写作教学与名著阅读有效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名著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首先,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然把分数作为写作教学的唯一标准,过分强调学习名著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要求学生原封不动地模仿。这导致部分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阅读名著的兴趣。其次,名著的作者是经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和阅读积累等,才掌握和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的,高中生要将名著中所使用的写作技巧,熟练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还存在一定难度。再者,教师只是强制性要求学习名著所用的写作技巧等,而不对名著中的经典段落进行详细讲解,学生自己总结往往力不从心,无所适从。最后,部分学校对于基于名著阅读的高中写作教学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审核,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打击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写作学习与语文知识的学习一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枯燥以及厌烦的情绪。基于名著阅读的高中写作模式本身旨在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但是该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积极配合教师基于名著阅读的高中写作教学课程的开展。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名著的活动中。例如,在讲解人物描写方法时,可以借助《三国演义》中对赵云的相貌描写:“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并对赵云的形象进行讲解。作者之所以能够将赵云的形象刻画得鲜活生动,入木三分,主要在于抓住了赵云的人物特点,并结合人物事迹进一步凸显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三国演义》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对某一同学或是教师进行刻画。所以可以引领学生通过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并将学习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中,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和学习名著中的写作方法的兴趣。
部分学校开展基于名著阅读的写作教学效果之所以不理想,是由于部分教师单调地讲解写作技巧和语文知识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和灌输,缺乏课堂参与感。加之每个人在阅读中的感受及领悟能力存在差别,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想法和观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与交流。例如在讲解如何展现人物的精神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去花果山求孙悟空救师傅时,孙悟空说过的话:“天下皆知,俺老孙是唐僧的徒弟,师傅有难,俺岂能坐视不理?”这段话充分展现出孙悟空有情有义、为保唐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伟岸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孙悟空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联系起来,想想自己身边是否有像孙悟空这般有情有义的朋友或同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身边朋友的真实案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名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真正参与到名著阅读学习中。
将名著阅读与写作实践相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借鉴多种写作技巧与方法,提升作文水平,写出情理兼备的作文。记叙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文体,但是很多学生的记叙文无论是写人写事,既不形象生动,也不完整具体,毫无波浪起伏,不能让人产生深入阅读的兴趣或想法。教师可以以名著为载体或依托,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学习和借鉴写作方法与技巧,整理一些可用于写作的素材。尤其阅读小说类型的名著,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之后以续写、仿写或另选主题的方式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要让学生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学会通过技巧和手法表情达意,让故事紧凑且扣人心弦,让人物形象生动细腻。
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经典小说为例,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先从最基本的把握故事脉络,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深入感受和品读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不言弃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进行仿写练习。比如以课后作业或班级比赛的方式,自选人物进行创作,要求学生描写人物要具体细致,塑造出特点鲜明、情感饱满的人物形象。然后评选出描写生动鲜活、有启迪意义的优秀作文,给出实质性评价,加深学生对人物描写技巧和方法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会更加游刃有余,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会越来越鲜活,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再以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中的《祝福》为例,教师可以先播放剪辑好的舞台剧《祝福》经典片段让学生观看,初步掌握《祝福》一文的内容和人物关系等。基于此,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作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学习倒叙手法,学会设置悬念,以便创作的叙事类作文更有吸引力,更引人深思。
经典文学作品中,小说与散文占比最大,而现代散文更是被称为当今文学作品中的奇葩,无论作品内容是叙事、写景抑或抒情,都极其细腻,将作者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备受读者喜欢。事实上,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偏好集中于经典散文集,此类作品描写细致,情感表达细腻,能够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与人生感悟。借助经典散文的上述优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过程中,读文、读情、读人生,让学生从中学习散文写作手法,提升写作能力,创作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且有文采的好作品。阅读学习写景散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描写景物和借景抒情;阅读学习叙事散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录事件和传递情感,诸如此类的阅读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情感融入到风景和事件中去,写出更好的作文。
作为我国现代散文大家之一的朱自清先生,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朱自清先生的很多散文均出现在课本中,散文集更是被列入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推荐作品名录。以《荷塘月色》为例,可谓是脍炙人口。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此文时,可以让学生学会基于景物抒发情感,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景物,让所写景物跃然纸上。再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感受、感悟秋天,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笔下的北国的秋天与自己感悟到的秋之间的差异性,明确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与向往,并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学到如何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且不显突兀的写法,从而更好地在文学创作中表情达意和抒发情感。《故都的秋》一文,初始两个段落,以较为直白的抒情方式,表达出郁达夫先生对北国秋的喜欢与向往之情,通过南北之秋的对比,将北国秋的清静和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作者在作品结尾处也选用了此类方法表达自己对秋的喜爱与留恋,首尾呼应,可谓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学生在写作中,也可以学习此类写作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写景抒情效果。
当前,在高中写作学习中,议论文写作训练是最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难的。如何让学生写出主题鲜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内容充实,令读者信服与认可的议论文,是高中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基于名著阅读,引导学生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丰富议论文写作内容,学会安排议论文结构,学会分析说理,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除了阅读现代散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论说类散文时,也可以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以《六国论》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借鉴其一破一立的方式,学会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中间部分的内容则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论证手法,让作品内容更加充实、形象和饱满。另外,比如荀子《劝学》等作品,都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劝学》的中心论点是议论为何学和如何学,鲜明的论点,便于集中笔力把所议论的内容说深说透。这样的议论文写作结构,便于学生接受,写作难度也相对较低,只要勤学勤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便会迅速提升。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阅读积累,深入学习,才能不断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名著阅读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积累,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等,这些都是写作需要的根本元素。当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明确不同类型的名著,对不同写作类型的影响,要对号入座——基于小说阅读,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基于散文阅读,培养学生散文写作能力;基于议论文阅读,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