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媛媛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沉浸式动画场景是指依托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而营造的“真实化”、个性化的动画场景,意在使受众有一种置身于虚拟世界之中的感觉。沉浸式动画场景的打造,有效地实现了动画场景与受众的有效交互,为受众提供了娱乐休闲新体验,最大化契合了受众的心理诉求。[1]相比传统动画场景,沉浸式动画场景的沉浸感更强、个性化更加突出,其通过时空架构、氛围营造、角色塑造、叙事功能、交互功能等特征,让受众获得新奇的情感体验,因而受到了设计者与受众的有力追捧。
动画场景是动画作品的核心所在。动画场景承载着整部动画作品的故事性,是一部动画作品的风格支撑。随着动画技术及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动画作品的“精神性”,“沉浸式动画”作为一种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而存在的新型动画形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著名学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将“沉浸”定义为:“完全专注或完全被手头活动或现状所吸引。它是一种状态,人完全被一个活动所吸引,其他事都无关紧要。”沉浸式动画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大众“沉浸”到动画世界中去,受众从中能够感受到“接近真实”的沉浸体验。[2]对于动画制作者而言,应极力创设引人入胜的沉浸式动画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完成故事呈现,实现故事叙事与受众情感的双向交互,这对于强化受众情感共鸣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知,沉浸式动画场景指的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所打造的动画场景,在这一沉浸式场景中,受众可以自由选择切入的角度,选择性地对于场景物体的某一方面进行观看,从而真正收获一种个性化、自由化的体验。
与传统动画场景相比,沉浸式动画场景突出强调富有“沉浸感”的情感体验,其在时空架构、氛围营造、角色塑造、叙事功能、交互功能等方面别具特色。第一,时空架构。沉浸式动画场景呈现给受众的是完整化的时空结构,观众能够在这一时空场景下进行自由参观,相反蒙太奇手法在沉浸式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较少,因为片段式的时空碎片容易影响受众对动画故事的理解,降低了其“沉浸体验”效果。第二,氛围营造。对于传统动画作品而言,受众只能够借助于视觉和听觉来感受氛围,而沉浸式动画作品则为受众进入场景创造了条件,受众通过多感官体验动画中的“互动点”,从而产生强烈的沉浸体验感。[3]第三,角色塑造。在沉浸式动画场景中,观众永远在第一视角,观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故事情节及人物心理,对于故事主题有更加清晰的把握,且能够随时与动画人物进行情感互动。第四,叙事功能。动画作品的叙事功能需要依托场景来实现,场景在动画整体结构和叙事节奏中具有重要意义。沉浸式动画作品更加强调场景的作用,创作者在高度自由化的沉浸式场景中设置了很多交互点,引导受众参与其中进行交互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第五,交互功能。沉浸式动画的最大特征是受众可以自由参与到场景中去,实现与场景中事物的交互,从而获得新奇的情感体验。通过有效交互,动画场景的真实度进一步提升,受众由此所感受到的临场感也更加强烈。
沉浸式动画作品为受众提供了全景式的视觉盛宴,观众在进入场景空间之后能够全景式、全方位地进行影片观赏。与此同时,沉浸式动画场景也赋予了受众极强的自由度,受众可以选择场景中的任何一个对象进行观看,但过多的自由度容易让受众错失场景中与叙事无关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提升受众的沉浸式动画场景体验感,必须要对沉浸式动画场景的视觉语言加以分析和转化,确保动画观赏效果最大化。[4]
第一,明确场景元素的主次。过于自由繁琐的沉浸式动画场景容易让受众产生视觉疲劳并错失重要信息,此时就要善于对全空间中的场景元素进行主次划分。一般来说,要根据场景元素对于动画叙事的作用大小来进行主次判断,对于主要的场景要素应进行精雕细琢,突出其对于动画场景叙事的重要作用,而对于次要的元素可以进行必要简化,以弱化其对于受众的视觉干扰。第二,合理划分整体空间与局部空间。[5]在实际构图构成中,应对整体空间进行区域划分,明确每个区域的主题并对之进行有机组合,确保这几个区域能够发挥合力,共同作用于整体空间;同时,还应对局部空间进行雕琢,为受众呈现局部细节,从而使之感受更加真实化、临场化的场景叙事。第三,统一多样化的场景元素组合。沉浸式动画在构图上应注重场景元素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场景元素在属性、风格、形态特征等方面应保持统一性,避免由于出现分散、混乱的叙事局面而造成受众审美疲劳,应按照动画主题需要对场景要素进行排布,实现点线面体与场景元素的和谐共存,从而达成富有节奏的布局。
色彩是调动人类视觉感官的首要要素,是构成沉浸式动画场景的重要视觉语言。对于色彩的分析可以从色彩节奏、色彩对比、色彩情感三个方面加以研究。第一,色彩节奏。在沉浸式动画场景中,色彩节奏是服务于故事情节的。沉浸式动画场景中的色彩节奏一般是为了再现现实空间的色彩变化,比较契合受众的审美感受。在自由化的沉浸式动画场景中,色彩节奏有效主导着受众的注意力,将之从次要的场景元素中吸引到主要场景元素中,从而更加精准化地参与到动画情节中去。第二,色彩对比。沉浸式动画场景中的色彩对比包括色相对比、纯度对比、色彩面积对比,借助于色相对比能够使辅色和主色进行有效区分,让受众将视线聚焦到主角身上;纯度对比则是通过不同纯度色彩间的有效对比,来营造整体化的氛围,在沉浸式动画场景中受众能够直接从纯度对比中感受色彩变换带来的视觉冲击;色彩面积对比则是通过不同面积大小的色彩对比来确定主色和辅色,面积较大的就是主色,以此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第三,色彩情感。不同色彩带给个体的感受是不同的,比如白色带给人明亮、舒适的感受,黑色则带给人庄重静穆、稳重的感受,灰色饱含着含蓄、高雅之美。不同色彩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沉浸式动画作品通常借助于不同的色彩来渲染故事场景,带给受众较强的视觉冲击,进而影响受众的心理感受。
沉浸式动画场景中的光影一般由自然光、人工光两部分构成,自然光指的是室外光,一般包括平射光照、斜射光照、顶射光照、散射光照等类型,不同的自然光由于照射角度不同,所营造的场景氛围也不同;人造光包括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等方面。光影变化对于沉浸式动画场景氛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创作者通过运用多种光影造型手段进行灯光布设,达到了渲染动画氛围、推进故事发展、表达角色心理、表现时空关系的目的。[6]比如,在沉浸式动画《重返月球》中,创作者借助于光影的明暗变化推进故事情节展开,通过在不同区域设计强弱不同的光色,产生丰富多样的色彩节奏,让整个动画场景更加立体、丰富。与此同时,通过光影移动和光源的变化,受众能够紧随创作者的视角去感受不同光影下的场景,近距离把握动画场景的主题。而对于创作者来说,应把握受众心理进行光影布局,如在逆光布局中可以将场景和人物分开,此时受众从中感受到压抑和恐惧,而随着受众不断移动自身位置,到达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时,逆光则巧妙地变换为轻快的侧光,整体的场景氛围出现了戏剧性转变,此时创作者可以设置兴趣点,让受众从中感受到别具特色的动画情节,增强其沉浸式体验感。
镜头是受众的“眼睛”,也是摄像机的焦点,沉浸式动画场景必须要通过镜头才能看到,因此必须要对镜头语言进行深刻地把握。在传统动画作品中,艺术家借助于固定镜头以及推拉摇移等运镜方式,为受众呈现了近景、中景、远景等场景。而沉浸式动画的镜头语言是在此基础上的有效创新,其将传统动画拍摄中的“镜头”变换成“场景”,即“全景镜头”。受众借助于“全景镜头”看到的是一个十分完整化的场景空间,此时受众掌握了“主观视点”,可以进入其中进行多维度的自由观察。“主观视点”为受众提供了可自由选择的观察视角,受众从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沉浸感,能够与动画角色有机融合,从而身临其境地把握整个场景的主题。此时,受众不仅能够“感受到”动画故事主题,同时还能够“体验到”故事的情感。沉浸式动画场景中主观视点的运动方式包括三种:第一,固定视点。即全景镜头的运行位置是固定的,受众需要在固定位置或对应区域移动才能观看,此时受众可以获得固定区域内的全景视野。第二,轨道视点。即全景镜头需要沿着固定轨迹进行移动,受众也需要在此轨迹中进行动画观看。第三,自由移动视点。这是完全意义上的沉浸式主观视点,受众在这一动画场景中不受任何约束,只需要运用手柄、跑步机等即可实现动画观看,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把握创作者的核心意图。这种主观视点运动方式保留了受众的主体地位,让沉浸式动画更加有趣生动,带给受众别样的观看体验。
沉浸式动画场景以其直观性、虚拟性、自由性等特征,赋予了受众主动参与及情感交互的权利。在沉浸式动画所营造的全景情境中,受众与创作者的关系更加贴近,动画故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也不断增强,受众在动画场景中从头到尾直面动画影片中发生的一切,受众也自觉成为沉浸式动画场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沉浸式动画场景的交互传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即借助视觉镜头实现动画场景交互、借助精确的音效环绕实现交互传达、借助手势动作实现场景间的交互、借助情感化场景元素推动深度交互。
视觉镜头是沉浸式动画场景交互的重要形式,其主要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观众视线引导,从而与受众进行“眼神”交流。在实践过程中,创作者可以通过设置视觉中心来对受众进行视线引导,比如借助于设置交互点的方式将受众带领到交互点附近;还可以通过沉浸式动画场景中人物角色“眼神”与受众的交流,达到虚拟环境中场景交互的目的。
声音是沉浸式动画场景互动传达中十分重要的元素。在沉浸式动画场景中,立体化的声音出现了各个方位上,受众在360度全景化的动画观赏中,能够轻松识别声音出现的位置,精确化的环绕音效能够增强受众对于虚拟动画场景的认同感,并产生十分强烈的沉浸感受。与此同时,沉浸式动画场景中角色对话也十分重要,动画故事中角色的音色、语调、音调、语气、位置等信息,都能够带给受众不同的视听体验,受众通过对这些声音及其意义的识别和分析,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沉浸式动画作品的主题内涵。总之,声音是沉浸式动画场景互动传达中的重要内容,精确立体的音效环绕有助于提升受众的感知力,以便更加有效地延伸动画场景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借助手势动作实现场景间的交互,其实指的是受众在移动设备上所进行的具有深度意义的交互。双手是人类用以探索世界与未知的重要工具,在解放双手之后任何工具都是人类双手的延伸,在沉浸式动画场景中,受众借助于VR手柄能够实现与动画中景物的有效交互,借助于移动、滑动、点击等操作来实现多类型交互;创作者还可以借助于数据手套来进行场景交互,借助手臂传感器来对受众动作进行追踪,这对于强化场景间的交互效果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情感交互是沉浸式动画场景交互传达的重要体现。情感交互主要包括行为层面的交互和思想层面的交互两种类型,行为层面的交互指的是创作者将自身情感融入到动画场景中去,借助于这些富含情感的场景元素来引发受众共鸣,从而更易引发受众联想,达到情感交互的目的;而思想层面的交互则重点是指,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创作者借助于场景元素引发受众情感认同,从而引发受众对于动画作品主题的讨论、深思,这是情感交互深度的有机体现。总而言之,对于沉浸式动画场景交互传达而言,情感交互是最具深度的交互形态,关乎到动画作品主题内涵的呈现和传播,也影响到动画作品的口碑,因此创作者必须要采取多种方法,在情感上实现与受众的交互,以便唤醒受众的记忆和经验,对于动画作品有更加深入地认识。
综上所述,沉浸式动画场景为受众参与动画观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这一全景式的动画场景中,受众可以自由选择切入视角进行全方位的场景观赏,收获了极具情感性与体验性的感受。为了更加精准地对于沉浸式动画场景进行了解,必须要从构图、色彩、光影、镜头等方面对其视觉语言加以分析,这是提升受众场景体验感的重要要素;与此同时,还应重点从视觉镜头、音效环绕、手势动作、情感交互等方面来把握场景交互传达的原理,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够与受众实现深层次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