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 范 平 李清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服务全省重要与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转型,提升农业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过程与手段,如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选派有一定科技专业理论、技术、工作经验、指导方法、管理能力、年富力强的专家,深入到农村一线,长年累月地和农民在一起,工作在农村、服务于农业,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三农”。科技服务是农业科研院所一项重要工作,应把握科技服务工作内涵,注重科技创新、服务运作与能力建设、团队治理建设、服务保障机制,稳步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成效,有效推动乡村振兴[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4]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5]对于农业科研院所而言,咨询、指导、测试、培训等科技服务是常态化工作,但仅提供这些服务,尚不足以支撑全省优势与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体系才是科技服务的灵魂。首先,这是农业现实发展的需要。当前部分农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接近天花板,而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高涨,地板效应不断提升,导致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效益空间。其次,也是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需要。当前农业农村各领域中的技术问题亟待破解,如前几年湖南镉大米事件,农业高强度利用导致土壤退化,2018年的非洲猪瘟与近期草地贪夜蛾、蝗虫等灾害问题,这都给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断提出新的命题,需要以生产问题为导向,开展农业科技攻关与创新,解决生产亟需问题,服务农业农村才可取得实效,并服务于国家需求。最后,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一些消费群体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研发生产绿色、安全、营养、高品位的农产品是适应市场差异化需求的需要,这就要求科技人员在科技服务过程中又需要以人们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6日考察湖南期间强调,“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参与市场竞争和应对灾害能力”[6]。做好科技服务,关键要在品种、技术、产品、装置与信息支撑等方面下功夫,通过科技创新与支撑引领科技服务,让服务对象拥有与使用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产品、装置,并形成良好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与数字体系等,从而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显示度与服务质量。
科技服务面向农业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涉农企业与政府部门,他们的需求各不相同,要求也不一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主要是增产、提质、增效;涉农企业生产部门注重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完善销售平台。此外,在公共层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关注较多。要充分认识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就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拟定个性化技术方案,使服务供给与需求高度匹配,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组织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攻关研究。为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至少要从三方面入手,同时注重服务过程相关能力的提升。一是注重服务方案的制订。对各类问题开展细致调研,深入了解服务对象需求,了解技术发展态势,把握技术难点,形成调研报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拟定技术攻关与服务方案,为此,需要注重提升调研与总结能力。二是积极与服务对象加强沟通,形成共识。这既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又涉及观念层面的问题。科技服务过程要经常站在受服务对象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积极与农户、企业沟通,反复交流,在科技创新与服务方案达成共识,这样有助于科技服务方案顺利实施,解决的问题也才能为服务对象所认可。为此,需要提升沟通与协调能力。三是具备勤于实践、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品质。科技服务过程中,会碰到技术与推广层面的各种问题,遇到挫折要善于思考与总结,既发扬勤奋担当、勇挑重担的优点,也要克服办事简单、应付了事的不足,有效提升处理棘手事情、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实为各类服务对象解难纾困,尤其在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期间。总之,科技服务过程中,要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经常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思考与做事,将服力能力建设贯穿其中,强化作为担当,提升服务质量与满意度水平。
科技特派员团队是开展科技服务的载体,通常围绕一项技术集成、一个作物产业开展上中下游全链条技术服务。科特派团队通常由不同专业、学科、领域的科技人员组成,以形成系统化的服务体系。加强团队的有效治理是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力的保证,也是提升成员个体综合素质的保证[7]。一是要健全团队的运行工作机制,明确开始调研、服务对象确定、推广宣传等流程,规范科技服务日常的工作方法,使团队成员各项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二是要建立团队的交流机制。一个团队组成人员众多,因此要及时召开观摩会、交流会,保证信息畅通交流经验与成效,及时发现不足,补齐短板;三是要建立干事创业、团结向上的文化,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首席专家要做好表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善于向优秀的团队成员学习,取长补短,同时积极营造开放和谐、理解欣赏、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使团队处于朝气蓬勃、蒸蒸向上的氛围,不断提升团队软实力。
健全服务机制是保障科技服务持续稳定、取得成效的关键[1,8]。一是要健全科研立项机制。针对科研与服务脱节、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要注重抓好生产一线中的科研创新。科技服务过程是解决生产实际的问题,而问题的产生、解决的过程往往隐含着科学问题,这为科研创新与科技服务融合提供了抓手。因此,在农业科研院所立项机制层面,应该引导更多项目立项从当前生产实际问题中来,切实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二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服务应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范畴,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人才服务业绩激励政策,鼓励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及兼职取酬,探索与服务对象建立稳定的利益共同体的好做法、好模式、好经验[9-10]。三是健全科技服务人员的评价与晋升机制。科技服务过程中的支撑工作,如常规的培训、咨询及技术指导,虽然科技创新显示度不强,但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正是有了他们常年在生产一线忙碌的身影,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才能实现常态化,推动乡村振兴实效性才更强,因而对大部分时间从事科技服务的技术人员在职称职级晋升方面应当给予适当照顾,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四是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对一般科技服务人员,不应从论文、成果角度考核,而应从服务客户的评价、社会的评价来进行考察,以客观评价个人贡献与价值,同时,应减少留痕留迹的考核,让更多科技人员回归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撑上。
总之,应从项目立项、职务晋升与优化人员考核多层面、多角度入手,通过系统设计,解决科技服务人员后顾之忧,不断激发科技服务活力,造就一支强有力的科技服务队伍,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