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世界級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她将辞去普林斯顿教授职位,回国参与创办一所新型研究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消息一出,全网震惊。专家分析,有颜宁带领,深圳医学科学院将在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这不是颜宁第一次引起大众关注。2016年,参加央视《开讲啦》节目时,颜宁身穿酒红色上衣,踩着高跟鞋出场,让观众大为惊艳。颜宁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标签:毕业于清华的美女学霸、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得意门生、30岁的清华教授、在全球顶级科学学术期刊发文章如同“灌水”。颜宁曾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成功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领域最受瞩目的课题,这项成果将为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做出至关重要的贡献。
不过当科学家并不是颜宁小时候的梦想。她从小学就看武侠小说,想做一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记者。高中分班时颜宁选择了文科,年级第一的她被班主任强行拉回了理科班。报考清华生物系也是父母的主意,“上了大学才发现,清华是来对了!”
大学第一个学期,她的微积分考了67分,差点全班垫底。这对于之前一直是全年级第一的颜宁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这也激起了她的“胜负欲”,颜宁开始终日沉浸在实验室里。她发现动手做实验,等待未知的实验结果的过程,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快乐。出了实验室,她选修电影课,担任系刊的主编,追明星八卦,担任学生会主席。
本科毕业那年,颜宁瞄准了普林斯顿大学。当时,她因病错过了施一公回清华的讲座,便给他写了一封英文自荐信。在列举了自己的种种成绩后,信是这么结尾的:“我觉得自己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出色,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这封信给施一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从普林斯顿打电话面试了颜宁。
一切顺利,刚去普林斯顿的时候,颜宁还很轻松,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可一进入施一公的实验室,她就懵了:“我是做什么,什么做不出来。”导师也经常在她面前表扬其他人,压力使她瘦了30斤。就在所有人认为颜宁会受不住的时候,她反而越挫越勇,逆流直上。她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半年后,她终于把一个复杂的生化实验从头到尾做出来了,导师欣慰地说:“你终于会做实验了。”此后,她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路奋进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2007年,颜宁接受母校清华大学的邀约,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博导。“清华厚道、大气、稳重,普林斯顿优雅、淡定、高贵,这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两个地方。”
2017年是颜宁学术生涯的一个高峰期,她攻克了长期的科研目标,并受邀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当年中科院新晋院士名单发布,颜宁落选。她对此毫不在意,“科学家看重的是科研成果,而不是各种ti t le(头衔)”,并斥责网上那些关于她“负气归海”的猜想纯属无稽之谈,“我只想换一个环境重新挑战自己”。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看来,“以颜宁为代表的年轻中国科学家,由于在中国的土地上取得的非凡的科研成果而被世界著名一流大学聘任为正教授,这难道不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新时代的一个标志吗?”
容貌清秀的颜宁拒绝别人用“美女科学家”这类词来称呼她。“‘女科学家这个称呼如果细想,有性别差异带来的隐性歧视。”颜宁至今仍然单身,但对于此类话题,她也一概不予回应。
跟很多人对中国科学家某种“过度勤勉”的刻板印象不同,颜宁从来不对学生来实验室的时间做硬性规定,一有时间就组织学生们“偷懒”,聊八卦,玩杀人游戏,自己有空也追星、追剧。科学对颜宁的吸引力,是不断升级打怪的刺激、纯粹和快乐。(辑/小A,资料来源:人物、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