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本周,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在国家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下,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和市场化流通交易。
此次政策就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及数据安全等方面做出重要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三权分置”等产业制度框架,利好数据采集模块/终端(如通信模组、手机等)、ICT基础设施(如云服务器等)、数据库/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服务等多个产业环节,未来数据要素产业有望加速推进。从板块投资角度,投资者可以关注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等行业。
我国擁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在数据要素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次《意见》发布意在充分发挥我国优势,激发数据要素潜力,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数据要素指参与到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为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以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2019年我国首次将数据列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并列。数据要素一方面能够直接参与生产、交换和分配的过程以创造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区别于传统经济要素,数据要素能够促进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并赋能其他要素,产生乘数效应。
政策层面,各省份均已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列入省级“十四五规划”,北京、上海、广东、贵州等20余个省份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或《数字经济行动计划》,对数字经济发展、数据要素制度建立、数据要素配置流通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其中数据交易、数据开放和数据安全是普遍关注的重点。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有望步入高速增长阶段。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到2025年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
与此同时,数据价值潜力仍未充分挖掘。根据《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达到6.6ZB,占全球数据总产量的比例不断提升至9.9%,仅次于美国(16ZB),位列全球第二。而根据IDC,未来两年企业数据将以42.2%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而其中仅有32%的企业数据价值能够被激活,接近70%的数据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地挖掘利用。
本次政策就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及数据安全等方面做出重要部署,并创造性地提出“三权分置”等产业制度框架,有助于激发数据要素潜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未来数据要素产业有望加速推进。
如果按照数据从生成到交易的生命周期划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及管理、数据安全保护、数据确权定价、数据流通交易等多个环节,涉及数据采集模块/终端(如通信模组、手机等)、ICT基础设施(如云服务器等)、数据库/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服务等多个产业环节,利好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等行业。
现阶段处于数字经济前夜,各行业将迎来加速数字化渗透,未来几年在数字化加持下,计算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信创即将加速,党政与行业共振新周期,信创加持下国产IT生态有望全面崛起。基础软硬件是信创核心支撑,仅从存量替代的角度来看,国有单位(包含党政机关、教育以及医疗等)有望为信创市场贡献约5000亿元的替换空间。
成本端计算机行业经过过去几年人员高速扩张,2022年开始板块人员增长逐渐放缓,薪酬压力也迎来边际改善,随着需求回暖,营收与费用剪刀差扩大叠加2022年低基数,计算机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利通信行业方面,2022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同比温和增长,加码数字化转型助力我国算力建设。根据三大运营商年初规划,2022年三大运营商全年资本开支预计合计3532亿元,同比增长4.10%,资本开支温和增长。从资本支出结构上看,运营商在以云计算、算力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方向的投资比重逐步增加,有望推动我国数据算力建设进一步提速。
11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要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新基建数字化推进有望超预期,叠加政策和需求刺激,5G好用迎来新变革。
随着5G用户数的快速增长,通信设备相关公司受益“东数西算”、“通信行业十四五规划”等利好不断加速落地兑现,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另一方面在强研发投入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情况下,5G相关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包括本身产业链的延伸,特别是通信+新能源布局打开市场新空间,行业配置及估值有望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