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霞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 100190
【人物画像】杨柳春,生态经济专业博士,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编审,《院刊》副主编(执行)、编辑部主任,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编委。主要从事科技政策、战略传播、科技期刊研究与出版工作,主持或参与科技部、中国科协、中科院等部门组织的多项研究与传播项目,在智库传播、战略传播及科技期刊出版方面有较深厚的积累。
【内心独白】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做事就很踏实。入行期刊界,便萌生了做一本好刊的想法,一本受人尊重的好刊,20多年来一直为了这个想法不断耕耘。在工作中践行“滴水穿石”的精神,从一个办刊的“小白”逐渐成长为一个副主编(执行),也使《院刊》达成了大家的期望。
做智库期刊,首先得有点思想。思想从哪里来?从每天的学习、思考中来,从与大咖们的交流、讨论中来。在办刊实践中,被闪着光辉的思想浇灌,内心逐渐丰盈。通过期刊平台,将发掘到的“成果”传播出去,使其价值得以体现,自己甚至有了做期刊人的“小确幸”。
工作之余喜欢看书和运动,喜欢看纪录片,喜欢一切美的东西,从而练就出能够观察到一切美好事物的能力:团队/个体的优势、朋友的闪光点以及美食、穿搭之美。
科技期刊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代,也处于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作为期刊人,如果能为这个时代的期刊发展作一点贡献,便无憾了。
问题1 《院刊》在学术质量建设、品牌建设、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我国战略决策领域的一面旗帜和高端科技智库媒体的“领跑者”。您是如何实现“从零到一”的跨越,创办我国第一本定位于“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的期刊的?是什么促使《院刊》转型的?您是如何推动《院刊》转型成功的?
答:20世纪80年代,关于建制化的科研机构如何发展这一问题,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声音。基于此,中科院于1986年创办了《院刊》。《院刊》定位于机关刊,由中科院领导担任主编。作为中科院的“喉舌”,为中科院争生存、求发展成为了那一时期《院刊》的主要功能,并且发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达便捷性提升,以机关刊为定位的《院刊》在发展中面临瓶颈期,缺乏稿源。2005年,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第三期启动之际,中科院提出了“五大目标”,其中一大目标便是将中科院打造为“国家科学思想库”。《院刊》抓住契机,经过大量调研,主动将《院刊》的发展嵌入时代需求,提议将《院刊》定位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并报请院领导批复。经主编会讨论,同意了该建议,之后《院刊》的定位转变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在这之前,我国还没有智库期刊,新定位对于《院刊》来讲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于是我们研究国外智库期刊的做法,逐渐摸索《院刊》的模式。那时在国内,连“智库”都很少被提及,更别说“智库期刊”了。智库期刊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战略科学家的研究、思考传播出去。记得一位领导说过,对于战略而言,战略科学家就是“指兔子”的人,而我们这些实操的人就是“打兔子”的人。因此我们一直围绕国家战略、中科院的战略部署,不断找“兔子”,持续改革,创新模式。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院刊》担当起了“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的责任。自2015年11月中科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以来,《院刊》更是紧紧依托中科院高端科技智库的力量,成为中科院及科技界发声的重要媒体平台。
《院刊》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全院办刊”的模式:中科院在编委会、办刊人员、办刊经费等方面为《院刊》提供支持,以全面提升《院刊》的办刊能力。历任主编的切实贡献、编委的大力支持、团结向上的编辑团队都为《院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转型之际,编辑部作了很多探索,比如组稿约稿模式的探索。经大量调研发现,在刊登系列文章时,经常出现一篇文章在第1期发表,而另外一篇或许在第6期发表的情况,当时是双月刊,文章发表间隔时间过长,读者就不能将相关文章联系在一起,文章内容对于读者来说是割裂的,不利于文章的宣传。后来我们想,如果根据一个主题来约稿,宣传效果会不会更好?2009年“物联网”成为热点,学界和社会对此十分关注。正好我参加了一个关于物联网的会议,于是我们抓住这个机会,以“后IP时代与物联网”为主题组织了专题。当时为搭建专题结构费尽了心思。经过调研,再结合《院刊》的定位,最终确定的专题结构如下:第一篇为综述文章,主要提供建议;第二篇文章论述支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以起到延伸作用;第三篇文章以中科院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为切入点展开研究;第四篇文章讲述市场对物联网的需求。2010年“后IP时代与物联网”专题作为第一期推出,获得热烈反响,在专题基础上上报的内容还得到决策层的关注。慢慢地,结构化的专题/专刊组织形式成为《院刊》的特色。经过精心策划和打磨,《院刊》逐渐受到决策层、管理层的重视,并且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学决策。在这种打磨和探索中,《院刊》成功转型为科技智库期刊。
问题2 《院刊》出版了一系列非常优秀的专题和专刊,您是如何做选题策划的?在“四个面向”方面,《院刊》有哪些策划?
答:《院刊》是智库期刊,我们希望《院刊》的“思想产品”能影响决策、引领公众,因此选题的政策性非常强。比如在国家出台某一战略后,编辑部会专门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发现科技支撑或驱动战略实施的方式,这就是《院刊》的选题源。借此,编辑养成了新闻敏锐性,以及分析国家方针政策的习惯。我很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展,关注进展背后的政策,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深度调研,这些思考都体现在选题策划中。与此同时,以编辑部为核心的办刊理念与模式,也使得《院刊》编辑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还成为选题的“编导”。期刊人的职业价值得到新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
2022年10月16日,我们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等内容,策划了“科学观察”栏目,以科学的视角观察科技在创新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安全发展以及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邀请院士、专家建言献策。用心策划的观点性文章一经推出,即得到学界及公众的关注,这再一次体现出《院刊》良好的新闻敏锐性以及发掘热点问题的能力。
在“四个面向”方面,我们也策划了系列专题。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策划了“‘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影响”“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融合科学与开放数据”“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进展”“合成生物学”“生物传感与器官芯片”“行星科学——新学科·新梦想”“冰冻圈科学及可持续发展”“中国高性能计算发展战略”“荒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学科发展战略专题。这些专题不但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推动了相关学科领域的创新发展。
(2)面向经济主战场,策划了“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与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战略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科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大国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等专刊、专题,并组织了《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考》《世界主要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部署与启示》《中国超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科技领航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演变态势与挑战》《科技扶贫——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等系列文章。
(3)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重大选题策划出版品牌专刊。为积极响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1周年之际,《院刊》于2017年5月策划并出版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路径及内涵邀请战略科学家建言献策。该专刊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重要批示。自此每年《院刊》都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展开讨论,至今已出版6期相关专刊,得到科技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科院建院70周年之际,《院刊》以2017—2019年连续3年出版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内容为基础,出版了《科技强国建设之路——战略与思考》一书,以献礼建国、建院70周年,彰显了《院刊》作为智库媒体的策划和传播能力。2021年12月策划的“科技十年回顾与展望”专刊于2022年第5期出版,从创新主体、创新领域、创新平台、体制机制等角度出发,组约了十多篇文章。“科技十年回顾与展望”专刊主题与党的二十大宣传主题“中国这十年”高度吻合,《院刊》由此成为科技界第一个响应该主题的媒体。于2016年第3期出版的“精准扶贫重大战略与政策研究”专题获得决策层高度认可,并为中科院承担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4)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策划了“智库战‘疫’”“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生物安全——新问题、新挑战”等专题、专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国家高端科技智库重要传播平台,《院刊》迅速开设“智库战‘疫’”栏目,组织专家撰写文章,为疫情防治建言献策。2020年第2期、第3期,“智库战‘疫’”专栏共发表了17篇文章,《院刊》在第一时间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矩阵开展宣传推广工作,为决策者、目标群体提供政策解读和科学分析。
问题3 《院刊》在推进媒体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有效探索和尝试?您是如何推进和布局《院刊》媒体矩阵建设的?
答: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民科学”理念的兴起,科技期刊的功能从“科技出版”转向了“科学传播”。随着互联网以及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基于对学术出版形态以及科学传播趋势的研判,《院刊》积极拥抱新媒体,于2014年布局媒体矩阵。
1.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
经过半年的尝试与调整,2015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刊”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经过7年的努力,目前粉丝数超过10万人,“中国科学院院刊”微信公众号成为科技期刊公众号“大号”。与此同时,根据目标受众群体不同的需求,针对3个圈层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媒体传播矩阵。
(1) 针对内圈层,提高决策影响力。面向“关键少数”读者进行精准、有效传播,成为《院刊》发挥智库期刊“影响决策”功能的关键举措和提升价值的重要手段。内圈层主要由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相关决策者等组成,《院刊》通过邮寄纸刊、电子邮件推送等方式触达内圈层受众。
(2) 针对中圈层,提高学术影响力。面向学术共同体、两院院士、科研人员、社会中高端读者等,主要通过中科院官网、《院刊》官网、学习强国App、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以及中信所、CSCD、中国知网及CSSCI等数据库进行传播。
(3) 针对外圈层,提高社会影响力。面向社会大众,主要通过大众媒体,如今日头条、腾讯、搜狐、新浪、喜马拉雅、B站、得道、科创中国等进行传播。
目前《院刊》每期推送近48万份邮件。通过面向3个圈层的精准传播和广泛传播,《院刊》的读者范围扩大,影响力在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
2.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以纸刊为基础,结合线上传播与线下活动,《院刊》影响力逐渐提升。
(1) 组织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根据不同主题,联合不同部门和地方政府,中科院主办、《院刊》承办了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搭建了各领域交流对话的平台,使社会的重大需求与科学成果实现对接,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动能转换提供科技支撑和解决方案。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成为中科院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和国家高端智库功能的重要平台,至今已连续举办7届。
(2) 组织“国策论坛”。借助新华网广泛性、专业化的传播优势,《院刊》与新华网联合推出“国策论坛”线上访谈视频栏目,邀请相关领域院士等大咖,聚焦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热点以及科技创新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从而推动科学传播的创新探索。目前已推出4期,“构建中国特色科技伦理体系”“中科院黑土地”“荒漠化防治与绿色高质量发展——2020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中国”直播的观众数量均超百万,上述直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3) 组织《闳议》访谈节目。《院刊》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推出了《闳议》访谈节目。该节目通过访问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深度探讨我国“十四五”时期各领域的发展前路。围绕“智库科学化”“土壤普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用科技力量护航中国引用水安全”等主题,目前已推出11期访谈节目。
通过使用纸刊、音频、视频等进行传播,《院刊》布局全谱系传播形态,影响力逐年提升,无形中使《院刊》的影响因子提升:2018—2022年,在中国知网、中信所发布的数据中,连续5年在同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CSCD数据中,保持中文刊第一,被CSSCI等收录。“无心插柳柳成荫”,《院刊》能获得这些成绩全因遵循期刊发展之“道”——“内容为王,传播为先”之道。
问题4 《院刊》作为中文期刊,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作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答:自 2019 年 12 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项目以来,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下,《院刊》开始探索国际化传播方式,效果显著。
与爱思唯尔合作的《院刊》英文官网上线一年半以来,来自142个国家和地区的1382个机构的用户下载量达33897次。《院刊》成功进入Scopus数据库,并与中国知网合作进行双语推广,目前共推广了251篇文章,总下载量、篇均下载量均为中国知网合作科技类期刊第一名。借鉴Nature、Science的媒体传播模式,将文章改写为科学新闻故事,借助中国网的海外传播平台及渠道,使单篇内容覆盖近2亿人次。近期推出的“智库科学与工程”访谈节目获得多达315家境内外媒体的转载,覆盖2.4亿人次。
问题5 《院刊》的成绩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请问《院刊》是如何进行编辑队伍建设的?
答:《院刊》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即老人带新人,老编辑手把手地教新编辑。《院刊》氛围还特别民主,遇事大家商量着做。记得我刚到《院刊》时,返聘的老同志教了我很多知识,让我感到温暖、获得成长。前任执行副主编王兴东老师是我的“师傅”,他非常博学且有深度,我们共事20年,相处非常愉快,他教会了我做刊和做人。我们几乎每天都进行讨论,他对于政策的分析、对于问题的反思都很让我受益。王老师退休后,我们按《院刊》的传统,返聘王老师8年,直到王老师申请休息。如今我已是《院刊》的老人,我不仅传承着《院刊》的文化,而且随着时代变化,我们赋予《院刊》更多的文化内涵。“包容、欣赏、协力、开放、创新、共生”,这是《院刊》的文化理念,也是我们的文化标签。
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编辑部氛围很好,很和谐。以发现美的心态与同事相处,不仅使自己心情愉悦,还使大家都拥有平和的心态。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遇到我的团队成员,他们个个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成为飞转的《院刊》的“结构件”,这才成就了今天的《院刊》。
《院刊》编辑部倡导“研究型编辑、学习型组织、创造型劳动”。为提升团队向上意识、整体竞争力,2018年我们创办了“院刊讲堂”。“院刊讲堂”至今已举办63次,在中科院机关中小有名气,经常有机关的同志申请参加“院刊讲堂”。我们从三个方面培训团队:一是政策方面,邀请政府部门的相关编委来讲解国家政策;二是学术领域,邀请领域院士专家来分享他们的研究进展;三是学术出版及传播领域,邀请业界大咖及资深媒体人做客编辑部。这些“思想福利”使大家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思维。与此同时,我们还走出去,到实验室、研究室与前沿科学家、一线专家讨论问题。基于这一切,编辑部涌现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负责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优秀主编,“中国卓越科技期刊十大最美封面”设计者。
以开放、合作的心态办刊,挖掘每个人的潜力,释放更大的活力,团队才能快速成长。正是在上述理念和意识的指引下,《院刊》团队有了很强的向心力,凝心聚力地去办刊。正如主编评价的那样,这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能把事干好的团队”。
问题6 您是如何从一名“小编”成长为执行副主编的?
答:我不是个聪明人,但我很勤奋。我不断地学习、研究、思考,用时间来沉淀。我特别喜欢“滴水穿石”的精神,“滴水穿石”般的恒心、毅力特别重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做一件事情,自然会水到渠成,时间会给你最好的回报。除此之外,做事不但要有思路、有方法,还要有力度,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