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昆山作为江苏改革开放的缩影、全国县域发展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我们“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殷殷嘱托,江苏省委赋予我们现代化建设试点的重大任务,苏州市委全力支持我们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是我们谋划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引和行动遵循。
昆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央精神、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部署要求,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切实扛起光荣使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进一步把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传承弘扬“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力谱写新的“昆山篇章”。
坚持协同联动,在区域一体发展上争当县域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更是昆山“家门口”的重大机遇。作为江苏、苏州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我们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全面服务苏州市内全域一体化,向东接轨上海,向西融入苏州主城,向北联动沿江港口城市,向南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技术服务中心,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打造全球功能性节点,努力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明星城市。
坚持量质并举,在产业创新发展上争当县域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昆山打造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千亿元级和6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涌现了1个千亿元级和12个百亿元级企业,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在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等产业链上具有重要影响力。我们将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系统构筑“2+6+X”新兴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六个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先进计算、生命健康、元宇宙等一批先导产业,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分别达8000亿元和4000亿元,构建3个千亿元级、30个百亿元级和150个十亿元级企业矩阵,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群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先行探索,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争当县域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昆山因开放而兴、因开放而强。目前,已累计吸引78个国家和地区的8800多家外资企业,总投资超1100亿美元。我们将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昆如意”营商服务环境,丰富拓展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载体功能,不断调优贸易结构,变经济流量为经济增量,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昆山是大陆台商投资最密集、两岸经贸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10万台商台胞在这里安居乐业。我们将充分发挥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平台作用,在制度创新上求突破,在产业合作上下实功,在交流交往上促提升,全力办好第十次部省际联席会议,继续擦亮“对台合作第一城”的城市品牌。
坚持品质宜居,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上争当县域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是高品质生活的“承载地”。我们将坚持以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支撑高能级承载、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青阳港滨水城市客厅、昆山南站城市门户、西部生态城市庭院建设,精心打造“两环四联八射”快速路网体系、“七横四纵”生态廊道体系,以及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做好轨交S1线沿线TOD综合开发,以“新中心”“新标识”塑造现代城市风貌,以“微改造”“微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建设“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创新城市、青年城市、人民城市。
坚持精准高效,在社会综合治理上争当县域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昆山经济总量大、市场主体多,开放程度高、外来人口多,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面临不小的挑战。我们将大力实施基层治理“根系工程”,深化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大力实施街镇治理“基石工程”,厘清功能区、行政区职责边界,增强基层精细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大力实施社区治理“乐居工程”,优化社区规模,完善治理架构,激发自治活力;大力实施社会治理“智慧工程”,夯实数字城市底座,丰富终端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与昆山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开放程度相适应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让城市运行更安全、社会治理更高效、社会形态更文明。
坚持人民至上,在实现共同富裕上争当县域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昆山作为发展先行地区,既有基础和条件,也有义务和责任,在实现共同富裕上率先探路、作出示范,让昆山人民生活得一年更比一年好。我们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健全完善收入合理增长机制,丰富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擦亮昆曲、顾炎武文化金名片,推进乡村振兴百村共兴、百村共美、百村共富、百村共治、百村共享“五百行动”,加快“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提升,力争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万元,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3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5∶1。
当前,全年工作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昆山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在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鼓足“挑重担、扛重责”的精气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咬定目标任务,实现最好结果,力争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额持续突破1000亿美元,切实以昆山的“稳”为苏州乃至全省的“进”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