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化论探讨心肾水火之辨*

2022-12-25 10:58邓芳隽李晓凤杜武勋张少强丛紫东
中医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水火命门素问

邓芳隽,李晓凤,杜武勋,张少强,丛紫东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基于其学说框架下水火理论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及广泛。“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之于人体,归属于心肾两脏。“心肾相交”理论的提出,将心肾喻为人体之阴阳,由此将阴阳-水火-心肾进行了关联。然而,关于心肾水火理论仍存在较大争议,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静顺之纪……其脏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北方生寒,寒生水……在脏为肾”,均谓肾五行属水。而张元素《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言:“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乎此,故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提出右肾为命门相火。此外,对于相火脏腑归属问题亦莫衷一是,如《儒门事亲》以肝、胆、三焦、包络为相火。《格致余论》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认为五脏皆有相火。《脾胃论》曰:“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将心火、阴火、相火并论则更添疑云。此时若仅将水火简单理解为阴阳之征兆,内应于心肾,则难以解释以上诸多争议。上述问题究其根本,在于阴阳、五行的本质概念尚未被阐明,因此造成了君火相火、心肾五行归属等问题的混乱。而气化论作为中医学最为本源的理论根基,能够将阴阳、水火、五行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当中。因此,本文将基于气化论中阴阳、五行实质,对水火概念进行论述,并从气化论角度对以上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1 气化论理论内涵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古人就将“阴阳”“水火”概念统一于“气”论当中,并以此来认识人体。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载:“升明之纪……其类火……其脏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但在“阴阳”与“水火”概念诞生之初,是与“气”论分属泾渭分明的不同体系。《诗经·大雅·公刘》中有“即景遒冈,相其阴阳”的诗句,“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南面向阳则暖,北面背阳则寒,故“阴阳”又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春秋时期《左传·昭公元年》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认为“阴阳”乃天之六气范畴,含义亦为寒暖之气,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金、木、水、火、土”地之五行。对于“气”的概念,《说文》释“气”为“云气”;《汉字语源辞典》中认为“气”古为“氣”,本义为蒸气,是容器中热气充满、徐徐上升之义;《释名》则曰气乃地上升腾之雾气:“地气发,天不应”。可见,“气”作为古人解释自然变化规律的工具,有“氤氲、充盈于空间当中”之义,并且其内在暗含有水火、寒热、天地之间交互的征象,可视为后世气论之滥觞。而随着古人对于“气”概念的不断扩大与外延,“气”的概念逐渐由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上升到世界本原的崇高地位。并且通过泛化,将“阴阳”“五行”概念逐渐囊括到“气化论”当中,从而形成“气一元论”[1]。《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谓:“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均将阴阳与气纳入同一理论体系当中。

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根本,即气是世界本原,世间万物均由一元之气所化生,“通天下之一气耳”。此时阴阳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六气,逐步上升到了与“气”的“世界本原”几乎等同的地位,一气分阴阳,“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为阴阳所生;五行概念也由“木、火、土、金、水”演变为五运(五行之气)。由此逐步构成了“气-阴阳-五行”一体化的哲学观。其中气化论是“阴阳”“五行”思想的载体与基石,因此中医学中“水火”概念也是基于“气化论”所衍生。

2 水火的阴阳属性

研究水火的阴阳属性问题,首先要明确“阴阳”的本义。气化论中的“阴阳”同属于一气的不同形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句以自然界云雨之间的转化为例,暗喻阴阳的同源性。气中清轻而无形者上浮为天,气中重浊而有形者沉降为地。然而天地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气的交互与转化,土地中的水气化为水蒸气后升浮为天空中的云气,云气凝结聚集后下降为雨,重新汇入土地中。此处水蒸气即代指阳,雨水即代指阴。正如《正蒙·太和篇》[2]所言:“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阴”与“阳”不外乎“云气”与“雨水”这两种聚集与弥散的不同形态,两者实属不断发生循环转换的同一事物。

此外,气化论中的“阴阳”意指“无形”及“有形”这两种互逆的气化形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一语道破阴阳本质。阴阳本于一气,当气处于弥散、运动、无形之态时,便属阳;而当气处于凝聚、静止、有形之态时,便属阴。而阴阳的本质,既包含了“无形之气”“有形之质”的物质属性,又包含了“形化为气”“气聚为形”的气化过程。

而对于水火的阴阳属性问题,则逐渐演变为阴阳概念的衍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水火”乃“阴阳”之征兆,此处包括了两方面含义。一是水火类同于阴阳,是阴阳最为切近的征象。上博楚简《凡物流形》载:“侌昜(阴阳)之‘仲’(冲)”“水火之和”,阐明了阴阳与水火的关系,认为“阴阳”类同于“水火”。汉代郑玄在《周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之句的注释中提出“类聚群分,谓水火也”,即是此意。“水火”因其具象而具体,作为“阴阳”之征兆,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二是水火为阴阳之极。《淮南子·天文训》曰:“阴气盛则为水,阳气盛则为旱”“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自然界寒热最为剧烈之物不外乎水火,因此,古人认为阳气鼎盛至极则为火,阴气积聚至极则为水。气化论中水的本意为凝聚、有形之态的气,而火的本意则为气化、无形之态的气。

3 水火的五行属性

对于五行当中水火的属性及含义问题,首先要明确“五行”的实质。对于五行的起源,主要存在几种不同观点。《中医基础理论》[3]教材中对于五行的定义是:“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此种观点流传最为广泛,认为五行是五类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以及基于其物质属性之上的五种运动变化形式。“民用说”认为,五行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五种物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此外还有“五星说”[4],即五行来源于五星运行规律的观测;以及“春、夏、长夏、秋、冬”之五时说[5]以及“五方说”[6]等。

诚然,五行思想之端始极有可能与诸多因素存在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气论以及阴阳思想的发展,较为原始与朴素的五行观于《黄帝内经》时期就早已融汇到气一元论与阴阳论的思想当中,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其后的中医气化思想及水火观。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王冰注曰:“五运,谓五行之气,应天之运,而主化者也”,此处五行即为五运气化之义。《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将“火”列为取象比类之“象”的范畴,从而使五行成为一种开放的分类体系。可见,《黄帝内经》中对于五行的认识,早已超越了物质形态的概念,而逐渐向“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的气化观念以及“五行之象”的哲学概念转变。

气化论中五行的概念实质,当为气的五种气化形式,即气之动态。《素问·玉机真脏论》谓:“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含藏也……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故阳气初升为木,阳气盛极为火,阳气沉降为金,阳气闭藏为水,阳气枢转为土。

4 气化论中的水火观

古人通过对自然界五运六气以及人体三阴三阳、五脏生克规律的描述,构建了气候物候与病候,即自然气化与人体气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天地本源于一气,一气又分阴阳,阴阳根据气的盛衰及性质又划分为六气,自然界六气又对应于人体三阴三阳。五行则是六气影响下产生的气化运动,对应于人体,则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生克承制关系。《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三阴三阳与五行实际上代表着气的两种不同概念,三阴三阳用以表示气中阴阳的多寡与性质;五行用以表示气的气化形式。即三阴三阳为气之性态,五行为气之动态[7]。

也正是由于自然界五运六气与人体三阴三阳以及五行之间存在相互对应关系,从而导致了水火观念的争议。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君相均为火,两者有何不同,又如何理解六气当中有君相二火,而五行当中仅有一火。二是肾五行属水,为何又内寄相火。三是相火应归属于何脏。

4.1 君相二火之辨君相二火之说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论述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所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对于此句的理解,王冰注曰:“所以地位六而言五者,天气不临君火故也。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故天之六气,不偶其气以行,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云相火以位”。王冰认为,君火有名而无实,位于君主之位,行君主之政,不主岁令,而以相火代为行令。此外,朱丹溪、赵献可等医家均认为君火为后天有形之火,故配于五行,而相火为先天无形之火,是人体推动阳气运动之源。故曰:“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格致余论》);“天君无为而治,宰相代天行化,此先天无形之火,与后天有形之心火不同”(《医贯》)。总而言之,多数医家认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意为君火言天而不言人,有火之名而不主岁令;而相火为人体火之动力与源泉,突出相火在生理上的重要性。

然而君相二火在《黄帝内经》中本源于自然界中风火暑湿燥寒六气。火与暑不同,暑乃“热也”,《说文解字注》言:“暑之义主谓湿……煮也,如水煮物也”。而火为“燬也”,意为火能焚毁一切,为热之极。“凡火之属皆从火”,虽暑与火类同,但暑又有湿热交蒸腾之义,因此君相二火并无孰轻孰重之别,在六气本义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均主岁令,而并非是相火代君火行令。此外,《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另虚而生化也”。此句言“二火”“燥热在上”,此燥热在天为少阴、阳明之气,在人则为心肺燥热之气;火热炎上是火之本性,而此处又言火游行于六气之间,对此可以根据气化论中阴阳实质加以解释。不论阴阳二气,抑或是三阴三阳六气,其根本实源于一气当中的不同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类经》对此注解曰:“天不自明,明在日月,月体本黑,得日乃明,此天运必以日光明也。日即阳也,阳即明也,阳之所在,明必随之,明之所及,阳之至耳,阳明一体,本无二也”。将人体阳气喻为太阳,自然界太阳朝升暮落所引起的昼夜交替,亦适用于人体阴阳消长。午时阳光炽烈,乃因太阳当空;夜间天色黑暗,乃因太阳沉降于水中,故曰“火伏水中,化无形之元气,坎之阳在内也”“盖明而在上则为君火,伏明而在下则为相火,曰君曰相,无非阳气之所在耳”。气表现出何种性质与状态,实际上取决于此气所处的位置与运动形式。火曰炎上,君火居上,为火之正位,又以阳气离照当空,在天则为一轮红日,在人则为心智神明,天地人体当中只此君火最为彰显光明,故尊称为君。而相火居于下,伏藏于水中,犹如人体肾中元阳,乃一身脏腑阳气之充养,为辅佐君火之用,故为相火。

而关于三阴三阳中为何包含少阴君火、少阳相火二火,而五行之中仅有一火。乃因君火为烛照万物、外达光明之阳气,相火为储存闭藏于水中之阳气。而对与五行来说,火的气化形式是阳气外达、亢极,无论六气当中的君火、相火,其气化特征均为火,因此六气当中有君、相二火,而五行当中仅有火一运。

4.2 心肾水火之辨对于心肾五行归属,主要争端在于为何肾五行属水,又属相火。肾属相火之言为后世医家所创,《黄帝内经》中仅提出五行之中水在脏为肾,未言明相火所属脏腑。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静顺之纪……其脏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北方生寒,寒生水……在脏为肾”,均谓肾五行属水。对于相火所属脏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提到:“少阳司天之政……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往复之作,民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少阳临上……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视其证候多为火热之证,均与肾水无关。直至刘完素提出:“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并首创命门相火说。刘完素认为:“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乎此,故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才将肾与相火进行了明确关联。

若以气化论解释,肾属水与肾属相火并不矛盾。肾者,主蛰,乃封藏之本,虽五行属水,但此处“水”是指“封藏阳气”之性,故肾乃闭藏、储存人体阳气之脏。因此肾属水(闭藏阳气之性)与属相火(内寄相火与元阳)是肾的功能与性质的统一。若以气化论解析心肾之间的关系,则心为君火,位居心胸高位,借肺金疏布敛降之力布散阳气,如烛照万物温煦周身,故《黄帝内经》言“君火以明”。肾为相火,居下焦阴位,能将五脏所行之阳气凝聚为阴,封藏于肾中,又内寄先天之元阳,居相辅之位以职掌阳气之用,故又言“相火以位”。《景岳全书》中亦提出:“盖君道惟神,其用在虚;相道惟力,其用在实。故君之能神者,以其明也;相之能力者,以其位也。明者明于上,为化育之元主;位者位于下,为神明之洪基。”俱为此意。因此,心肾君相二火,实为人体阴阳相互转化的生理循环当中的上下两极。

4.3 相火始终对于相火游行脏腑,各代医家论述不同。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首论相火游行道路:“膻中者,在乳之间,下合在于肾,是火居水位,得升则喜乐出焉……故左肾属水,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于此”。认为右肾命门为相火寄居之地,通过三焦气化作用上行于膻中。后世医家中论及相火循行,朱丹溪以肝肾为论,提出:“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唯有禀命守位而已”,认为相火藏于肝肾,“大劳则火起于筋,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肝”。张景岳则言相火寄于命门,但“脏腑各有君相,谓志意所出无不以乎形质也。故凡以心之神、肺之气、脾胃之仓廪、肝胆之谋勇、两肾之技巧……此皆从位字发生。而五脏各有位,则五脏各有相”。张从正则提出“胆与三焦寻火治,肝和胞络都无异”,提出相火游行于三焦、肝胆。

总而言之,相火游行之地,有以右肾命门为论;有以三焦、肝胆为论;有以下焦肝肾为论等。但诸多观点之间实则并无矛盾。《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此处的精为阳气的蓄积状态。相火来源于命门闭藏之肾精气化后所产生的阳气,为人体诸脏阳气之补充。肾主闭藏,故不得自行将阳气气化,而需借少阳肝胆升发之力,及中焦脾土运化之功,使肾精化为阳气。《四圣心源》言:“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随后相火之气运行于三焦,上输于膻中,济于君火,从而坎离相交,水火既济。因此相火虽根于右肾命门,但实与肝胆、三焦、膻中(心包)、脾胃均有相关,但由于各代医家对于相火游行脏腑的论述各有侧重,故不尽相同。

5 结语

综上所述,气化论中阴阳本义为阳气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五行则为气的不同气化形式。因此火为阳气外达、气化之态,水为阳气闭藏、成形之态。心属火,主外达阳气,其体用皆阳而不内藏阳气;肾属水,主闭藏阳气,其体用皆阴而内含精气,为人体阳气贮藏之地,故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心肾君相二火之间的争议主要来源于心肾脏腑的生理特性,若论五行,火并无君相之别,盖因五行之火即为阳气的炎上外达之性;而论六气,《黄帝内经》中亦未言两者与脏腑之间联系。后世医家在将六气与脏象相配属,以及解释肾的水火属性时,才衍生出命门相火等学说。

猜你喜欢
水火命门素问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水火大比拼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nalogies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s in the Mencius
中医命门学说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水火人生
水火相容
一点一线一面练太极
抓住“命门”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