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墓志所见北齐北周军府考释

2022-12-25 10:25:59张国辉
关键词:开方太谷北齐

□张国辉

《新唐书·兵志》载:“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后周,而备于隋,唐兴因之。 ”府兵制,作为南北朝、隋唐时期一项重要的军事赋役制度,对北齐、北周和隋唐王朝影响深远,历来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往学者对此着墨甚多,所获成果也十分丰富,然而对于北齐、北周军府①府兵基层组织。的府名和府数则鲜有述及。本文以出土墓志为据,检出北齐军府7 个、北周军府8 个,并进行简要考证,以期从微观视角窥探府兵制兴立之初貌,填补北齐、北周军府之空白。

一、北齐

1.开方府。 乾封元年(公元 666 年)《董师墓志》载:“祖嵩,齐开方府鹰扬。 ”[1]1

该府谷霁光《唐折冲府考校补》已列出。 《宋书·刘元景传》载,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 年),“法起等度铁岭山,次开方口”[2]1982。同年“十一月,元景率众至弘农,营于开方口”[2]1983。 《通典·州郡一》载:“文帝元嘉中遣将北伐,水军入河,克魏碻磝、滑台、武牢、洛阳四城,其后又失。又分军北伐,西军克弘农、开方二城。”[3]开方府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尹庄镇开方口村附近,因开方城、开方口而名。 这里南通卢氏、襄阳,西入商州、长安,向北是崤函古道,往东可达洛阳, 战略地位重要。 唐代亦续置开方府,《新唐书·地理志》虢州弘农郡条载:“有府四,曰鼎湖……开方。 ”[4]986《武周柳行满墓志》载:“唐授虢州开方府车骑、幽州良社府统军。 ”[5]

2.长春府。 乾封二年(公元 667 年)《董荣墓志》载:“祖业,齐长春府统军。 ”[1]28

该府谷霁光《唐折冲府考校补》已列出。 《隋书·地理志上》“冯翊郡朝邑县”载:“后魏曰南五泉,西魏改焉。 有长春宫。 ”[6]809长春府位于同州朝邑县(治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7]),因设于长春宫附近而名。 唐朝亦续置长春府,《大唐游击将军守右领军卫长春府长上左果毅都尉检校朔州刺史上柱国宁君妻琅琊县君王氏墓志》 载:“仪凤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卒于同州朝邑县长春府之第。 ”[8]

3.廿四府。 大业十三年(公元 617 年)《齐故华阳王长史杜府君夫人郑氏墓志》载:“父世方,开府仪同三司、左领军廿四府骠骑。 ”[9]

志主郑善妃卒于大业十三年,享年六十六,年廿七婚配北齐华阳王长史杜某,旋即北齐亡于北周,四年后北周亡于隋。 以此推之,其父郑世方所任左领军廿四府骠骑应为北齐官职。 唐朝亦有廿四府,隶属右卫。 《全唐文》卷一九四《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载,志主“武德五年(公元622 年)迁右卫二十四府右车骑将军”[10]1966。《唐吕玄福墓志》载:“考世灒,皇朝廿四府车骑将军、明威将军、新繁县开国公。”[11]《武周李难墓志》载:“祖楚才,唐右卫廿四府车骑将军、弘州刺史。 ”[12]62

4.漳水府。 永徽五年(公元 654 年)《□□墓志》载:“祖亮, 魏太和廿年任奉朝请□□□□□□齐任漳水府校尉。 ”[13]200

该府因临近漳水而名。 北齐邺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马辛庄、河图村、倪辛庄一带,位于漳河南岸。 漳水发源于山西中部太行山脉,在今磁县岳城水库附近出山进入安阳县, 然后自邺都西南向北绕城东流。 疑漳水府设在磁县与安阳县交界处,为拱卫首都而置。 其后,隋朝在距北齐漳水府不远处续置有邺城府。 永徽五年(公元654 年),《唐韩通墓志》云,志主“洎乎壮年,出为邺城府校尉”[14]。 《元和郡县志》相州邺县条载:“故邺城,县东五十步。 本春秋时齐桓公所筑也,自汉至高齐,魏郡邺县并理之。 今按魏武受封于此,至文帝受禅,呼此为邺都”。[15]

5.滁州青林府。 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安度墓志》载:“祖陁,齐任滁州青林府鹰击郎将。 ”[13]303

青林山,亦称青山,位于长江西岸,今属安徽和县。 《宋书·袁顗传》载,景和二年(公元 466 年)“顗闻胡走,亦弃众西奔,至青林见杀”[2]2143。 《旧唐书·李靖传》载,武德六年(公元623 年),“公祏遣将冯惠亮率舟师三万屯当涂,陈正通、徐绍宗领步骑二万屯青林山,仍于梁山连铁锁以断江路”[16]。青林府因青林山而名,处北齐与陈的边境交界地带,是北齐对陈军事斗争的前沿。

6.雪山府。 天授二年(公元 691 年)《王贞墓志》载:“祖顺,齐殿中侍御史、雪山府别将。 ”[12]23

北齐南境与陈交界处设有青林府, 西境与北周交界处设有开方府、长春府,再加上“雪山”所表示的物候特征,以此推之,疑雪山府应设于北齐北部或东北部边境。

7.左六府。开元十二年(公元724 年)《赵洁墓志》载:“高祖弈,北齐左六骠骑府左车骑将军。 ”[17]

隋、唐两朝亦有六军府,承北齐而置。 《唐李智墓志》载:“曾祖兴,隋左御卫左六军府车骑将军陇城县开国子。”[18]《唐王纂及夫人吉氏合葬墓志》载:“祖显,隋左六军骠骑将军。 ”[1]34《新唐书·地理志三》明载,“河中府河东郡”有“六军府”[4]1000。

二、北周

1.左屯卫清宫府。 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载:“曾祖冲,北齐鹰扬郎将,周左屯卫清宫府别将。 ”[10]1959

劳经原《唐折冲府考》已检出该府,但将其与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所载“显庆三年,诏除左卫清宫府左果毅都尉”[10]1969和 《破诺没弄杨虔柳露布》所载“守左卫清宫府左果毅许怀秀”[10]2011中所说的左卫清宫府列为唐折冲府。 然从上下碑文看,该志中清宫府明显属于北周。

2.右六府。 苗神客《大唐故右虞候副率检校左领军卫将军上柱国乙速孤府君碑铭》载:“祖安,齐前锋都督,周右武侯右六府骠骑将军。 ”[10]2029-2030

此“右六府”与下文“右十二府”皆为以数字排列命名军府,该现象在隋代及唐初仍存。 《范安贵墓志》云,志主开皇三年(公元583 年)“为右领军右二骠骑将军”;《柳行满墓志》云:“隋以军功授上仪同、右十九府骠骑将军。 ”《李祖墓志》云:“考士该……以武德元年授左骁卫左十一府骠骑将军。 ”《张自然墓志》云:“祖合,唐义旗初,朝请大夫、通议大夫、左骁卫左二十三府骠骑将军。 ”《乙速孤行俨碑》云:“祖晟,皇朝上开府、右武侯右廿府左车骑将军、骠骑将军。”[19]444、284

3.右十二府。 开皇十四年(公元 594 年)《陈茂墓志》载:“上为大丞相、隋王。 公除府掾,治右十二府长史。 ……开皇元年,授给事黄门侍郎。 ”[20]

4.华州渭南府。 永徽二年(公元 651 年)《潘卿墓志》载:“父讳富,周任华州渭南府果毅。 ”[21]

《唐折冲府考校补》引该志云,“父富周,任华州渭南府果毅”,并将华州渭南府划属唐代[22]。 《唐折冲府汇考》沿袭此说[19]46。查拓本,该句原为“父讳富周任华州渭南府果毅”。 结合志文载潘卿“隋擢齐府录事”“逢隋政版荡”而“栖志丘园,敬崇三宝”,四十三岁入唐后再无入仕等, 断知潘卿其父所任之华州渭南府当属北周,而非武周。 《道光重辑渭南县志·南新丰县城》 载:“《元和郡县志》:‘魏孝明帝于渭南县东南四里置渭南郡及南新丰县。 ’《长安志》以为在今县东南四里明光原上。 案,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 年)改南新丰县为渭南县至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 年)始移于今治。 ”[23]因此,北周渭南城在光绪渭南城东南四里。 渭南府因渭南县而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东南四里的明光原上。

5.五龙府。 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袁石墓志》载:“祖义,周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扬州刺史、钟武县开国子。 父嵩,袭爵钟武县子、五龙府车骑将军。 ”[24]

《隋书·梁睿传》载:“魏恭帝时加开府,改封为五龙郡公,拜渭州刺史。周闵帝受禅,征为御伯。”[6]1125疑五龙府因五龙郡而名。

6.左卫掌设府。 显庆三年(公元 658 年)《史索岩墓志》载:“父多,周三命上士,旷野将军、殿中司马、左卫掌设府骠骑将军。 ”[25]

麟德元年(公元664 年)《安娘墓志》载:“祖显,周上仪同、掌设府车骑。 ”[26]

《隋唐军府新考》将两志中的掌设府列为隋朝兵府,乃误。 隋亦有掌设府,《唐索谦墓志》载:“父韩,隋掌设府车骑将军。 ”[27]

7.并州太谷府。 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费氏王令德墓志》载:“祖俊,周并州太谷府鹰扬折冲。 ”[28]

《北齐书·破六韩常传》云:“自镇河阳以来,频出关口、太谷二道。 ”[29]378《安德王延宗传》载,武平七年,平阳之役时“特进、开府那卢安生守太谷,以万兵叛。周军围晋阳,望之如黑云四合”[29]149。 太谷道是北齐陪都晋阳的屏障和南下要道, 北周灭北齐后在此设太谷府。 太谷府因太谷道而名,在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西境。

8.白涧府。 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李胡墓志》载:“祖穆,周白涧府鹰扬。 ”[30]

《隋唐军府新考》将该志白涧府列入隋朝兵府,其证以偏概全,认为大业三年(公元607 年)前不存在以地名冠名的军府,乃误。 唐代亦设白涧府,《唐李思贞墓志》:“时授公河源军总帅,仍加右金吾卫白涧府折冲。 ”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西北有白涧山,又作白涧岭。 北魏泰常元年(公元416 年)丁零翟猛雀起义于此。 阳城县时属泽州, 白涧府疑得名于白涧山,在其附近[19]193。

南宋学者陈傅良在其所著 《历代兵制》 中曾指出:“其制①府兵制。虽始于周、齐,而其效则渐见于隋,彰灼于唐。 ”然而,囿于材料的匮乏,近千年来,周、齐军府始终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现今,依赖于丰富的考古资料,我们终见其庐山真面目,虽寥若晨星,但弥补了缺失,丰富了对周、齐军府的认知,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开方太谷北齐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视野(2022年19期)2022-10-11 05:33:18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18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06
涉县中皇山摩崖刻经
江苏教育(2019年61期)2019-09-25 07:52:06
学习开方『四注意』
腊节
为公立医院“虚胖”把脉开方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