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多维论析

2022-12-25 08:39梁杰皓丁俊萍
理论纵横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族理论工作

梁杰皓 丁俊萍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1)

习近平在2022 年“两会”期间就提出“五个必有之路”的重大论断,其中明确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团结之力和奋斗力量,对我们这样大的国家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为什么做好民族工作”“如何做好民族工作”发表过诸多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党与人民做好民族工作的“新引擎”,处理民族关系的“新指南”,推动民族地区进步发展的“新动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能源”。深刻把握和准确理解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统一认识,凝聚共识,筑牢意识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理路

习近平就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而这些论述的形成是“由于产生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544,具有深刻的发生学逻辑: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基点,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理论支点,在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具有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双边互动的理论品质,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一) 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2]604指出“我们自己创造我们的历史,但是,我们又是在十分明确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也就是说,从事一切活动的人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的影响。换而推之,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内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赓续与延绵。

传统的和谐统一思想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文化底蕴。追求和谐统一是中华传统文化固有属性,追求和谐也就意味着万物谐平共生、并行而不并悖,融合为有序的整体。这样的价值理念对中国人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注重整体、追求和谐的世界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各民族之间长期保持着“在一个樊篱尽无的文化场域中彼此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一个开畅宽广的文化格局”[3]211。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就将大一统作为政治理想和追求,“定天下者,一道而已”[4]71,《吕氏春秋》也提出“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5]1124。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长期保持着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深入人们的血液之中,“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6],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继承了“和谐统一、和谐相生、和平共生”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指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是“一笔重要财富”、“丰厚遗产”和“巨大优势”。从历史上看,各民族之间保持休戚与共的联系。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2019 年,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用“四个共同”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统一整体,无论哪个民族都为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揭示了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内生动力。从现实的角度看,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需要靠各民族人民同心干。各民族继续保持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民族关系,发扬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民族传统,形成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多元一体格局,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化解重大难题,克服重大阻力,凝聚起更大的力量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 承继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始终与时俱进,“完备而周密,具有无限的力量”。正因如此,“马列主义总是能够正确解决民族问题”[7]163。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坚持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直面具体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发展。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对民族平等团结理论进一步把握与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民族平等与团结,他们认为民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各民族在发展中各有所长,不存在绝对优劣的问题,即各民族具有平等性,但伴随分工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1]147-148。列宁[8]72则进一步指出,“各民族所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是一样的”。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充分汲取了丰富的理论养料,在认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是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9]72,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问题上,坚持“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尊重差异,开放包容”原则,在管理民族地区问题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的认同与发展。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坚守与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最注重物质利益,认为离开了物质利益谈民族问题,就是“漂亮话、装模作样、空谈”。正因如此,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1]147认为,“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各民族物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民族交往愈加扩大,有助于民族的发展。列宁[10]239也十分重视民族利益,认为“要极其关心各个民族的利益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民族间发生冲突的根源,才能消除民族间的互不信任,准备某种可怕阴谋的担心”,没有对民族利益予以正确的态度,民族之间和平关系也绝不可能实现。习近平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十分注重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依托地域特色,优势发展经济,加强民生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精准扶贫,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发展经济,改善物质生活,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把“金钥匙”,这些都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方法。

(三) 总结于具体实践之中

任何理论的生成都离不开对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往民族工作经验,深入思考并总结国外民族工作的失败教训和个人丰富的民族工作经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

首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往民族工作经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就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并且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民族经验。即使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也十分注重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合理分配土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给予阶级与民族的教育,以改造并造就属于他们自己的干部”[11]308。新中国成立之后,设立少数民族自治区,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与适用性。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过往民族工作具体实践的进一步思考与总结的理论结晶。

其次,深入思考并总结国外民族工作的失败教训。错误是“好教员,很好地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12]136”。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国外民族工作错误实践进行反思并总结其经验教训的结果。历史上,西方国家解决民族问题一般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推行种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分离主义的政策,但是这些都只是饮鸩止渴,最终免不了失败的结局。直至现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仍然成为西方社会冲突、价值观分裂的导火索。苏联由于错误的指导思想,用简单的方式处理民族问题,企图寻找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激发了民族矛盾,导致了解体,成为历史的“过客”。习近平借鉴并反思西方国家处理民族工作的实践,从而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认识与见解。

最后,习近平丰富的民族工作经历。习近平在地方履职时,就十分注意对少数民族问题的解决,如习近平在福建时,经过深入调查,对闽东地区民族工作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习近平[13]115认为“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但是闽东地区贫困落后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制约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习近平立足闽东地区的具体实际,以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到闽东地区的优势与不足,主张扬优势、补短板、固根本,走出了一条符合具体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习近平的深入调查以及对民族工作的亲身经历和具体实践,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内涵

习近平研判了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时与势”,回答了内外形势“怎么样”的问题;明确了做好民族工作的主体,解决了新时代民族工作“谁来做”的问题;厘定了做好民族工作的具体方法,解决了新时代民族“如何做”的问题,为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发展构建了路径图式。

(一) 研判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时与势”

恩格斯[2]238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并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意志、动机。”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努力,民族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面临着变幻莫测的形势,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叠加出现,各种矛盾挑战与威胁阻力联动效应渐进突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研判了国内外的形势,这成为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生成的逻辑起点与“时空坐标轴”。

就国际形势而言,当今国际形势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民族的片面性与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404。因此,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历史发展潮流的深刻洞察,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变了中国封闭保守的状态,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与世界接轨,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发展阶段。也正因为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国际形势下,我们的民族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外部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复杂敏感的问题制造矛盾与冲突,宣扬“人权至上”,“民族优越”的荒谬怪论 “沉渣泛起”,还有一些叠加交错、藏匿隐蔽的各种力量,此起彼伏,“犹如战场,多种力量跌宕出现,针锋相对,斗争十分激烈”[15],这对我国的民族工作产生深刻影响。

就国内环境而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但随着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时期,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加速推进期,各种利益诉求竞相发声,可谓是“诸多矛盾交织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16]131,这些都持续影响当前我国民族工作。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在发展上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具体表现在:受客观环境与历史问题的影响,少数民族在发展上仍然落后于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存在,发展动力需要升级,公共服务能力仍需持续扩容,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发现,就可能由“小管涌变成大坍方”,发生系统性风险。

(二) 明确做好民族工作的主体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因此,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领导主体,各级党委组织是责任主体,党员与领导干部是桥梁和纽带。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工作的领导主体。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17]156。民族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否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能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实行怎么样的民族政策。就政党属性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历史上的剥削型政党不同,不实行民族压迫的政策,不是一小部分人利益的代表,“我们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我们十分注意并照顾少数民族群体的利益”[7]362。从当前形势看,民族工作中复杂而敏感性的问题还大量存在,还有许多“关山口”“腊子口”“硬骨头”,必须保证有谋划民族发展的能力,推行民族政策的定力,促改革民族地区改革的毅力。这些都要求中国共产党成为做好民族工作的领导核心与中坚力量。

各级党委组织是责任主体。列宁[18]526认为,“无产阶级在斗争中,除了组织外,没有别的武器”。组织是党的生命线,全部的工作都要靠组织落实,否则再好的政策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同时,中央政策能否能落地生根、行之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党委组织的落实。做好民族工作就必须发挥各级党委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把牢方向,狠抓落实的能力。各级党委组织,除了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还应该成为协调各方面关系的推动者,推动地方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起做好民族工作。由此观之,各级党委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党员与领导干部是桥梁和纽带。“各族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最直接、最直观的感受来自身边的党员与干部”[17]161。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由于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心理,在做好民族工作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党员、干部映射党的形象,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对于争取人心,增强少数民族群体的政治认同,拥护党的领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是干部问题”[19]199,因此,造就一支“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就必然成为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环节。

(三) 厘定做好民族工作的思维方法

习近平[20]指出,“能不能顺利推进工作,关键看有没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民族工作牵涉范围广,难度系数大,因此,做好民族工作“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4]875,只有坚持科学的思想方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习近平对做好民族工作的诸多论述中蕴含着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辩证思维,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新时代民族工作进行综合部署,全面把握,统筹安排,促进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一,坚持宏阔的战略思维。“历史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只有精准研判战略态势,把握好战略发展阶段,才能看清事物发展的基本走势,”[21]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习近平运用战略思维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开展确立了原则。首先,总揽全局,明确地位。从全局的视角出发界定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地位。2021 年8 月,习近平[22]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从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发展上提升到了全局的高度,事关国运兴衰,社会稳定的大事。就发展全局而言,习近平把实现少数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发展全局。无论从何种视角,都进一步提升了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民族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思想保证。其次,分析形势,把握特征。习近平运用战略思维分析了当前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精准判断了当前民族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又进一步突出强调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提高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最后,立足当前,筹划未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复杂,表现出特殊性,对此,习近平注重“算好明细账”,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与部署。他在多个场合不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缺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出台一系列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划,实现少数民族整族脱贫。2021 年2 月,习近平[23]在贵州考察时又指出“脱贫之后,要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指明走向。

第二,坚持明晰的系统思维。民族工作关系国运,习近平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把握,以系统思维推进民族工作的开展。首先,注重民族工作的整体性和要素协同性。习近平[22]强调:“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民族工作是一项关联性强,牵涉范围广的工作,因此,习近平注重加强民族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习近平[24]在广西考察时就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边境建设工作、民族团结工作,这几项工作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要一并研究、同步推进”。同时也注重民族政策和措施的协调性、关联性和耦合性,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其次,注重统筹安排,协调各方。做好民族工作必然要正确处理好与其他范畴的关系。一是统筹协调自我发展和外部帮扶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强调,既要努力创造有利条件,给予民族地区更多支持和帮助,又要发扬自立自强精神,提高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挖掘民族地区发展的潜力。二是处理好民族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关系。习近平[25]21认为“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因此,做好民族地区工作必须夯实基础,打牢根基,搞好基础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民族地区坚定改革的先锋队、搞好建设的主力军、促进发展的一面旗。三是统筹协调各类主体的关系。民族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参与,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统战部门协调、民族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的相互支撑,权责清晰的民族工作格局,对于做好民族工作具有关键意义。

第三,坚持严密的法治思维。2021 年8 月,习近平[17]161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就“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以法律保障民族团结,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逻辑巩固民族关系,使民族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是习近平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增强法律意识,特别是提高干部、各民族群众维护法律尊严、崇尚法律权威、遵守法律的自觉,将对法律的信仰转为现实的行动。另一方面,依法做好民族工作要弘扬法律精神,贯彻法律原则。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族无高低贵贱的理念,同时也要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严惩不贷,对民族分裂分子、犯罪分子,依法惩治,用法律确保各项民族工作有序开展,保障民族团结与平等,成为处理民族事务、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发展行为的题中之义。

第四,坚持科学的辩证思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26]141。辩证思维在民族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处理好各种关系提供了思想启迪。一是要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要引导少数民族坚持中华民族共同利益为第一要务,树立命运与共、休戚与共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尊重差异,对少数民族的发展权益、语言和文字的用使及文化传承给予尊重和保护。二是要做到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辩证统一。做好民族工作,需要继续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坚持国家集中统一的领导下,突出区域性、民族性和精准性,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独立处理内部事务,提高少数民族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少数民族的富裕是全面富裕,因此,习近平始终将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重点要求,以发展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同时注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加强文明创建、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有利于各族人民“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22]。

三、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具有独特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立足中国实际,坚守中国立场,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第二,构建起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思想框架体系,着力解决阻碍民族工作顺利开展的“痛堵梗”;第三,为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 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任何正确的科学理论都不是按照“黑格尔式构建体系的杠杆”,而是立足实际,联系时代,把握规律基础上的思维结晶,因而“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也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4]873。理论如果不同实际相结合就会沦落为“僵硬枯槁、荒谬绝伦的东西”。近代以来,中国曾被船舰利炮打开了大门,陷入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境地,不少人试图用西方的理论,解决民族问题,学了很多,但是行不通,最后都破产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展现出高度的理论自信,为解决好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指导。但是习近平没有“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而是进一步“考虑生动的实际与确切的事实”,也没有将西方的民族理论奉为圭臬,而是“超脱长久以来‘以西释中’的窠臼”[27],根植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把握中国民族发展实际,在遵循民族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运用与发展,为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指导与基本遵循。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对独特而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套用别的国家的现成的经验与理论,如果简单套用,即使是最科学的理论都会“转为自己的对立物”。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的论述体现了强烈的建构与发展理论的主体意识,汲取与转化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的价值自觉,既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的思想,做到理论的坚守,又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思维方式想问题,办事情,广泛吸收西方有益的文明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性与时代性的论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时代表达与运用,实现了理论的赓续与发展,文明的借鉴与吸收,现实的关照与回应。

(二) 构建起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框架体系

民族问题在一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工作的理念与做法不合时宜,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就内容而言,新时代民族理论体系,必须从鲜活的事实出发,“建构概念、提炼观点以及阐发思想”[27],进而推动民族工作的实质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鲜活生动的实践为导向,对民族工作中涌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了周密的理论致思,围绕加强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中轴线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2021 年8 月,习近平[22]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当前民族工作的“聚焦点”,这一论断进一步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前民族工作中的地位,创新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完善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四梁八柱”。在这一框架体系的引领之下,民族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形成集合配套的保障措施,构建起了针对性的民族工作方略,提高了民族事务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和政党自信,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整体思路与有效支撑,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导航”。

(三) 为其他国家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为我国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与实践,也为许多想保持自身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一方面,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高度的可能性。民族工作具有繁重性与敏感性的特点,方法不当就会“国家灭亡、政权颠覆、人民遭殃”,如何处理好民族问题成为一个国家保持稳定团结的核心议题。习近平[17]7指出:“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同样地,做好民族工作也应该结合本国的具体实际,中国的民族工作走出了一条超越民族冲突与对抗的落后模式,开创出一条新的现代化民族发展道路,做到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统一,整体和部分相协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的“示范作用和世界意义则进一步彰显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法”[28],为其他国家独立探索本国的民族发展道路提供了思想启迪与参考经验。另一方面,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增加了和谐稳定的力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习近平提倡民族平等、团结,尊重民族发展多样性,倡导互学互鉴,和衷共济、和睦共处的理念,这些理念“在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场景中,发挥价值指导与引领的作用”[29],为解决世界许多民族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四、结语

综上,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成熟完备、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的把握与深化,对解决民族问题方法的遵循与延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转化,对中国共产党过往民族理论的拓展与升华,也是对西方民族工作与个人具体实践经验的提炼与总结。这些都为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理论基因、理论基点与实践基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发展理论的主体自觉,坚持理论自信的主体意识,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自信,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相统一。同时,习近平以独特的理论关切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时代发展形势,直面民族工作中的“痛堵梗”,以科学的理论思维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解决民族问题上,超越了简单套用西方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在广泛借鉴有益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了具有中国本土性与民族特色性的民族理论体系,为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方法指引。

猜你喜欢
民族理论工作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不工作,爽飞了?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