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樟 兰州交通大学
阅读是文化养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阐明了阅读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价值。现对新闻综合类、中国传统人文经典类、中医养生类、社会综合类四类阅读资料进行一一举例说明,以期为开展文化养老提供参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8.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与此同时,有关文化养老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也受到了较多关注。所谓“文化养老”是指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前提,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及思想感情交流为基本内容,以陶冶老年人个人情操、享受晚年美好生活为目标的积极健康的养老方式。
在文化养老的多种形式中,为老年人提供相对丰富的阅读资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看,阅读是个体(读者)与文本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个体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一种体现。由此可以看出,阅读的过程是个体认知和吸收阅读资料的过程。阅读可以影响个体的文化素质,参与阅读的个体不断增多,整体社会风气也会逐步发生改变。阅读在提升个体的文化素质,参与人类文明传承的同时,也为个体实现精神上的富有和自由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有益帮助。
个体通过阅读参与文本意义创建而成为动态的文化传承载体。个体阅读的内核是在动态文化传承中参与文本大意的理解,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人生处境中让写作语言与阅读语言形成一种默契,哲学理论中也称之为视域融合。视域融合的过程是个体智慧与思想的构成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过程。个体在传承中不断进行思考,不断吸纳融合不同流派的智慧,就会促使新的文明素养的形成,这是阅读与文明传承的价值关联。阅读可以让文明沉淀、融合、塑性,是时代文明形成的重要部分。
阅读可以使个体的精神世界达到富有和自由的状态。将阅读作为生活必需的个体,其在阅读过程中,类似与具有高层次智慧人物进行精神世界的对话,在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中实现自我满足与欣赏。通过追求智慧的提升、人格的完善、知识的积累,使人生观获得理性的参照与重铸。只要选择优质的阅读资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可以让精神世界脱离贫穷与束缚。阅读是一个不断重塑价值观和融合时代价值观的过程,在一个时代,阅读可以创造区别于世俗的高阶价值观,让更多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认知得到提升,让引领时代思想的人更让人尊重。因此,阅读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可以让一个人淡化世俗低层次价值观,专注于超脱的高层次价值观。
根据前文所提到的,阅读在社会价值方面有传承人类文明的作用。除此之外,阅读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提升国民素质和提高国家文明程度等方面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刘梦溪在谈到为什么要读经典时,他肯定了经典阅读的确是文明传承的需要。他说道:“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因此,阅读在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文化养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选择阅读资料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报刊、书籍、电子读物浩如烟海,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呢?笔者提供了几种门类的阅读资料供大家选择。
如《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等新闻报刊。为了获取生活中必需的关于各类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讯息,我们需要及时了解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最新政策方针、法案、条例等。
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人文经典既是人类认知、发掘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社会向前发展规律的总结。阅读人文经典,首先,有利于读者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理解“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生哲学,在行动上做到与思想协调统一;其次,传统人文经典著作是中国千百年来智慧的浓缩、审美价值的交汇,是历史的缩影,在阅读经典著作时,读者可以深刻领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的内涵,在成功辉煌的历史中学习经验,在失败荒唐的历史事件中自我反省,以期更好地修正自我,服务社会;最后,阅读人文经典有益于读者掌握正确的辩证法和方法论。简而言之,“文以载道”是人文经典的核心价值,而“文以化人”则是读者阅读人文经典的终极目的。下面对《论语》《孟子》《道德经》做简要的介绍。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代表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其阐述的主要思想已融入伦理道德、政治体制、社会习俗、行为方式等各方面。《论语》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作,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时期。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伦理道德观念、政治主张、教育方法和原则等。《论语》中多为语录,但辞约义丰,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为中展示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目前,各家对《论语》的解读版本很多,笔者推荐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学修俱佳。南师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释、道皆有很深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厚学养,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国学大师。南师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做了详细而生动的阐述,不仅有篇章架构、段落承接上的提示,还有原文主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释。尤为新颖的是南师把对原文的串讲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意蕴深远而妙趣横生。
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所著的《孟子》包含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哲学、伦理、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推荐南怀瑾先生著的《孟子旁通》(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关于《孟子》的讲记。南师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各类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历史典故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思想作出透彻的讲述。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长文史知识,感悟人生智慧。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为春秋时期老子所撰,全文仅五千余字,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道德经》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伦理道德观念的养成、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齐家、用兵、治国乃至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即所谓“内圣外王”之学,其内容广博而文意深邃,被誉为“万经之王”。据有关部门统计,《道德经》已经成为世界上翻译语言种类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文化典籍。自古至今,《道德经》注解有很多版本,各有所长,这里推荐南怀瑾先生著的《老子他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道德经》的内涵做出了充分的阐释和引申,该书的讲解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生动有趣的特点。
如《黄帝内经》《因是子静坐养生法》《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老年人身体状况普遍不如年轻人,有些老年人还患有各类疾病。很多疾病的康复治疗、手术后治疗等都需要自己进行调理。因此,阅读一些优质的中医养生类资料,学习一些中医养生方面的内容,对自己和家人防病治病有重要意义。
这里笔者简单介绍一下《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提倡“阴阳调和,五行致中”,在治病方面主张求本,未病先防;在养生方面,主张“内求”,激发人体潜能、提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常保身心健康。《黄帝内经》包含《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意为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主要讲述了人体生命的基本理论,囊括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针灸方药、五运六气,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指导着千百年来的中医实践;“灵枢”意为主宰生命的枢纽和关键,也就是神气、灵气运行的通道——经络,主要讲经络原理和针灸之法,包括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重点阐述了经络穴位、针刺手法及针灸治疗原则。这里笔者推荐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由郭霭春先生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和《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郭霭春先生出生于天津,曾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著名医史文献学家、中医学家。郭先生从事教学和临床、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几十年,是中医文献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郭先生著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和《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两书是对《黄帝内经》的注释和白话解,体例上分为原文、注释、白话解三类内容。注释简明扼要,白话译文贴近原文内涵且通俗易懂,在词序、词义、句式上与原文相互对应,深刻阐释了《黄帝内经》原文的义旨,对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第二个版本是由张其成先生著,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张其成全解黄帝内经》。张其成,安徽徽州人,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家、中医学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张其成全解黄帝内经》主要从哲学、医学、养生学三个维度逐字逐句讲解《黄帝内经》。在哲学维度上,综合了易学、儒释道等诸子百家的理念,解密《黄帝内经》蕴含的深厚哲理,指出“调和致中”的智慧不止于调养身心,更有利于认识世界、和谐相融。在医学维度上,分析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之理,解析人体运行保养的规律,阐述了治病求本,调和阴阳,辨证施治,使运转故障的身体恢复健康等理论。在养生学维度上,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向内求,治未病;建构出养护精气神,四季调节,五脏调养,饮食及情绪调控,不同体质及性别的养生法。
除了《黄帝内经》,笔者再介绍一下《因是子静坐养生法》(蒋维乔著,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蒋维乔,江苏常州武进县人,近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养生学家。蒋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近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贡献颇丰。蒋先生幼年多病,经过多方医治服药,由于各种原因皆未能痊愈。后来练习静坐调养身体,疾病痊愈,恢复健康。
静坐是我国固有的治病养生术,古代医学典籍多有提及,是一门既古老又蕴含科学原理的方法。从古至今,国人经常用静坐来涵养道德和保养身体。此法虽简单明了、容易掌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知之者甚少,几近失传。蒋维乔先生为利益社会大众,决心推广真正的静坐养生法。《因是子静坐养生法》是他几十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客观阐释了静坐功法的科学原理。经过蒋先生严谨的论证说明,修炼此法可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对于《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著作,限于篇幅,大家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及介绍,这里不做讲述。
这类阅读资料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包含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学,军事学、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很多阅读资料都是各类内容交织在一起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这里笔者推荐几本社会综合类书籍,如《给成交一个理由》(叶云燕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心若菩提》(曹德旺著,人民出版社出版)、《欲海慈航》(黄正元著,团结出版社出版),等等。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社会背景、阅历不同,对各类资料的喜好也不同。但是,阅读选择的原则应该是健康且积极向上的,蕴含正能量的资料,而不能是充斥着阴暗、悲观、淫秽、暴力等不良思想的阅读资料。
总之,阅读是文化养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朱永新先生在《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这篇文章中对阅读的意义有过如下论述,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因此,在今后文化养老的建设历程中,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秀、丰富、合适的阅读资料(含有声阅读资料)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