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
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汇聚,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分析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探析当前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汇聚,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晋中市考察调研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必须保护好、利用好它们。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无价、脆弱、不可复制的特性,世界各国都重视对其的保护,如何保护好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也被提上了重要议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深受影响,逐渐转变了其保护方式。新时代下,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载体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如何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202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了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充分肯定了我国的考古工作成就。并在2021年12月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上刊发题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文章,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我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新时代下,保护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价值,关乎我国文明认知及文化基因的存续。
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事关民族文化的传承,其作为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维护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也维护了国家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具有延续性,而保护好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正是对历史文明的一种延续和传承。作为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人文学科,考古学一直肩负着挖掘文化瑰宝、展现文化魅力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相结合,发挥着发掘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四川三星堆、河南二里头、浙江上山、辽宁牛河梁等重要考古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被发现,无不彰显着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辉煌,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记录者和活字典,它揭示了“我们从哪里来”这一古老中国发展密码,也回答了“中国人民为什么能”这一问题,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历史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沉淀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和人民力量。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我们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有利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红色文化遗址等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坚定地走向未来的力量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我国各大历史文化古城的建筑为例指出:“保护古城和发展现代化相一致的,应当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实际上和一个地区、城市的历史是有机融合的,而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公民整体素质也和其城市文化息息相关。深入挖掘一个地区现存的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历史文化、精神力量和道德智慧等,可以有效提升广大市民的基本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更会对当地市民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等,甚至将这种影响延伸至市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中。由此可见,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和当地公民的素质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也是融合并进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好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这将有利于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下,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信息化、科技化,高科技技术为保护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打开了普通民众的视野,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我国的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仍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相关行政单位或个人的事,整个社会,甚至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进来。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相关知识体系匮乏等,我国目前参与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力量刚刚兴起,参与度远远不够,甚至因为缺乏专业常识破坏了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度等。我们应该意识到,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考古文化知识、历史遗产走进社会,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而不是束之高阁,不见天日。正因为如此,社会力量必须要参与到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只有这样,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才能走进民众的内心深处。
进入21世纪后,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一个比较尴尬的阶段,信息化技术和纳米技术等现代科技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但由于技术应用缺乏评价体系,且普遍出现过度依赖技术来进行保护和修复的现象,导致所谓的“最小干预”原则形同虚设。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博物馆或遗迹保护区,在缺乏资金支持的条件下也试图用尽所有技术手段和修复程序来进行修复,全然不考虑技术措施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而对于一些比较大型、不可移动的考古文物的加固,本可以仅采用物理手段,却依然要采用化学手段加固,打着永久性的幌子,不仅消耗了人力物力,还对文物本身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如著名的少林寺塔林的修复加固工程,相关人员居然提出要对砖体进行清洗,但这本身和加固毫无关系。
不管是哪种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式,都应有不变的原则,即要竭力保护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针对复制而言的,一些文物为了便于展出和陈列会复制原版,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复制过程中要遵循真实性原则。所谓完整性,即在保存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物的不可分割、不受损伤等,极力确保文物完整。但由于我国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步较晚,相关体系制度不健全,对“最小干预”原则的坚持大多停留在表面上。
当前我国仍然有许多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沉睡于地下或地上,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技术被广泛运用和推广,为其带来不少机遇。事实上,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方法,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以有效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艺术、科技价值并存的文化,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宣传和推广,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满足人们对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审美需求。笔者认为,对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类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推广运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具体来看,历史文化遗产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对于有形的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相关文创产品可以参照古建筑、古壁画以及历史时期重要的相关实物、书稿等,甚至包括整体的古村落、历史文化名城等。无形的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也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长期形成的非物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语言、医学、舞蹈、民间传说、民俗表演和活动等。这一类的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往往需要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如从历史名人日记、传记中找到有特征的切入点,进而设计出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大众看到相关文创产品就会联想到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典型的如用蜀绣工艺刺绣的熊猫、当地生产的奶酒等,这些产品不仅极具当地特色,还让人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笔者甚至发现,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创作IP形象文化产品,这也是保护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延伸。
进入21世纪,新媒体时代给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数字技术革新,为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观感和视觉体验。近年来,数字动画技术广泛运用于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纪录片拍摄和制作,并成为历史类纪录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情景再现的手法也让原本较为枯燥的历史以更生动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同时人们也对可视化、观赏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以《圆明园》《大明宫》《大国崛起》《帝陵》等纪录片为例,这类纪录片广泛运用了虚拟现实手法,模拟和构建了许多以前无法呈现的历史情节、古建筑、历史人物、历史场景等,将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完整地呈现出来。《大明宫》纪录片总长150分钟,由于历史久远,不少画面需要依靠数字动画来合成。依靠数字动画技术,早已消失在人类视野的大明宫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使得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大唐盛世,感受到大明宫的壮丽和巍峨。依靠数字技术使人物活灵活现,再加上精美的视听效果以还原历史,也是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更有价值的体现。
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媒介性,其具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特征,所以尤其珍贵。在互联网时代,为了让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走进生活,有必要不断创新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宣传推广方式,丰富其价值内涵,让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具体而言,可以从传统的线下推广向线上推广转变,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官网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针对青少年群体,为了让其更加了解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还可以增设互动小游戏、知识竞赛等线上活动,以便青少年群体了解历史、关注文物,最终实现教育价值。也可以和其他媒体合作,推出线上文物展览,如线上博物馆、线上文物展等,以便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和学习。互联网时代下,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有了更多方式方法,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另外,不少地区也开始推进博物馆的改革和创新工作,这使博物馆的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得以最大化开发和利用。不少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始走向线上云端,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传播模式,不断在网上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播中华文化。
当前,“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已经成为共识,不少地区为了更好地保护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开始建立全方位遗产数据库。前期大量采集数据、了解遗产工作,利用无人机拍摄、激光雷达等手段全方位收集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建立城市和古建筑的三维数字模型,最终形成遗产数据库。遗产数据库有很多类型,包括古建筑、古代文物等,而像古建筑这类规模较大的文化遗产,必须使用高科技技术,利用GPS、电子全站仪等进行精准测绘,才能整理出原始材料,这是过去所想象不到的。利用大数据分析,一方面可以快速了解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面貌,另一方面可以再次深度分析其保护的薄弱点,并进行合理优化配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下,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多民族国家等进行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创新运用技术方式,让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走进大众的视野和生活,把优秀的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有机融入现代社会,使文化常态化、大众化。也可以充分运用当下流行的“云直播”方式进行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历史文化遗产变成广泛的、社会化的、大众的共同实践,提升其传播力。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儿女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其进行传播和推广,这是未来我们应该着重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