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伪学渣”的逆袭之路

2022-12-23 18:06李铮铮
师道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霸学业班级

李铮铮

2020年起,一个人类学的术语“内卷”悄然走红,著名的人类学家项飙把它描述为一种“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于是,在学生中,那些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上的“学霸”就被扣上了“内卷”的帽子。渐渐地,有学生开始扛起了“反内卷”的大旗。

就这样,“反内卷”的浪潮也悄然蔓延到了我新接手的班级中。

在温州,每年夏天中考结束,都有一大批最优异的初中生迈进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学府,也就是我所任教的浙江省温州中学。可是,当他们内心的喜悦情绪还未全部消散,迎面而来的却是来自身边“学霸”们的打击。当年各个学校中的佼佼者们不得不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总有人要处在所谓“学渣”的位置。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这些“学霸”不仅学识丰富、刻苦钻研、成绩斐然,甚至还多才多艺……第一次期中考后,我就发现,班里有几位中考榜上的佼佼者公然以“反内卷”自居,选择了“真躺平”——他们的学业内驱力严重不足,嘴上戏称自己为“学渣”,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焦虑。

我常戏称这类学生为“伪学渣”。这些同学本身具有良好的学业素养,只是他们难以适应初高中的过渡期。再加上身边更加优秀的群体让他们突然从聚光灯下消失,于是,在现实层层压力的加码之下,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得已选择了消极逃避。

摸清了同学们的心理特征后,我悄悄开启了一场让“伪学渣”逆袭的助推之路。

让思想被看见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当同学们的比较对象只限于“对手”时,他们可能陷入比不过对方的消极情绪之中。然而,当比较对象转移到自己身上时,一切变化就有了可能。于是,一堂特殊的语文课诞生了。

在课前预习阶段,我下发了一份名为《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内卷”的真正含义。

课堂是以一个小活动开始的。我让学生仔细想想:你认为班级里谁是“卷王”?这下,全班同学都来兴趣了:小A、小Z、小P……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对身边的刻苦钻研者抱有“暧昧”的心态,既敬佩,又嫉妒。看到我“公然”让大家指出这个人物(当然,我要求他们讨论的时候用化名),别提多高兴了。紧接着,我让同学们以他们心目中的“卷王”为探究对象,要求小组的学生将他的行为和“内卷”的定义“对号入座”,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小组成员探讨和思维的过程,并最终判断自己脱口而出的“卷王”是否“名副其实”。

热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达成共识,他们认为,“内卷”应该定义为——就自我而言,长期以来只在一个层面上自我消耗和自我重复;就他人而言,挤占了他人的生存空间;就社会而言,它不利于社会的突变式发展和渐进式增长。接下来,同学们开始把他们心目中“卷王”的生活细节一一罗列,如在食堂等待就餐的时候背单词,不午休在教室学习,下课后总拉着老师问问题,等等。

当同学们把这些生活细节和“内卷”的定义一一做了比对,才真正意识到,真正行内卷之事的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却只是在做着机械性的重复劳动,结果收效甚微;而真学霸们不过是高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罢了,自然不能被称为“卷王”了。

在这场完成共识的思维碰撞中,我看出那几个“伪学渣”眼神发生了改变。

用逻辑改变行为

当学生看见了自己思维的过程,厘清了“内卷”的真正含义以及学霸们行为的实质之后,我又在第二天的作文课上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情境作文的任务:

设想有一个看不惯小A这种“内卷”行为的小B,打着“反内卷”的旗号,行“真躺平”之事,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学习主动性和内驱力严重不足。

要求:写一段文字,劝慰小B,让他打消“反内卷”的迷梦,走上“正途”。

我把学生中的真实情境以作文题目的形式展现出来后,开始偷偷观察那几位“伪学渣”。看着他们陷入沉思的眼睛和凝重的神情,我知道,也许会有效果了。

果然,在“伪学渣”的文章中,他们开始自我剖析了。其中一位在文章中坦言自己因为班级中的“卷王”而感到情绪失落,主要是因为自己“产生的压力情绪引領我去将他人的努力绑架为‘内卷,以缓解自己内心的恐慌”,这样其实是自己“把方向搞错了”,而真正恰切的做法是“将高手归为盟友,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共同进步”。写完之后,他还动情地在作文后面附上几句:“写得太激动了……写着写着,貌似把自己写明白了。”看到这段文字,另一位“伪学渣”也对身边同学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一味地耗时以填补效率之缺,最后取得的成果不值一提”,作为同学,更应该去帮助“真内卷”的同学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

换角色提供建议

当然,学生只是有了思想上的改变,真正行为的改变,还需要班主任的助推之力。

于是,作文课之后,我又开始让同学们进入到我设置的情境之中:

同学们,上次期中考我们的成绩在年段垫底。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这次考试,我们成功实现了逆袭,成绩上升到年段中等偏上的位置。这说明咱们同学学业水平提高极快且潜力无限。接下来,假如老师要求大家每天下午都在教室自修到5点钟才能离开,请问你们怎么委婉地劝我放弃这个“命令”?

作为班主任,一向同学们提出这个“建议”,教室里又像炸开了锅一样讨论开了。有的小组以“从来就没有哪个班级有这种‘命令”来劝我,有的小组以“自修让同学们没有时间锻炼”来劝我,还有的小组以“同学们会生出逆反情绪”来劝我……虽然部分观点非常有道理,但是我假装都不满意,并引导他们就学习的本质进行思考,让他们进入第二次讨论,并把小组思考的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次讨论之后,成果就出来了,班级的一位“伪学渣”这样和我说:

亲爱的李老师,我们知道您很关心我们的成长,想让我们能够尽可能多地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但是盲目增加学习的时间并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如果一味地耗时而不关注学习的方法和效率,只是南辕北辙。况且劳逸结合是最科学的方式,我们只有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才能将自己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所以,请您再慎重地考虑一下,我们期待您的回应哦。

听到他谈及“效率”,我终于由衷地笑了。抓住这个关键时刻,我又提醒学生关注我所创设的情境中的陷阱——班级成绩在年段排名的提升并不完全等同于个体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况且将目光集中在排名上,本身就不是一种妥帖的做法,因为那样极有可能导致学生过于追求排名而陷入焦虑的泥潭。

那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呢?在我抛出问题后,建立班级导师团的建议就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诞生了:

这场助推之旅当然还没有结束。我深知,学生行为的养成,靠的是老师平时点点滴滴的纠偏和引导。我们不应告诉学生“你要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应该怎么做”。现在,这些“伪学渣”们终于可以摘掉扣在他们头上的帽子了。

我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即便他正在遭受内心巨大的创伤。教师总可以找到某个恰切的途径,发现学生内心深处隐藏的那些向上的力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向幽暗深处的学生伸出手去,牵住,然后陪着他们一路前行。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学霸学业班级
艰苦的学业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惊呆了 真正的学霸竟然都是“玩”出来的
我是『学霸』
“学霸”进行时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霸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