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与路径
——基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

2022-12-23 14:41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共生产学研研究院

郑 曦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江苏太仓 215400)

现代高校是一个多功能体,是集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各种社会功能为一体的复杂社会组织。对一所高校而言,构筑产学研共生体,打通高校与产业社会间的“经脉”,促进各种社会功能间的互促共生,是其迈向一流大学的必经之途。2015 年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提出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的直接孵化、高校转化,让科研成果的发明者与创造者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直接获益,形成科研反哺高校办学实力提升的良性循环,为高校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组织指明了方向。产学研不仅是高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 项基本职能的重要形式,更是产、学、研三者在联动互生中激活高校办学活力、深掘高校育人育才潜能、促使高校高水平运转的一条高速通道。2018 年,西北工业大学和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提出了“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第一切口、服务地方科技创新核心端口、支撑世界一流高校建设最美窗口”的战略目标,建设成效显著。本研究跟踪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运行实践、成长过程,分析和总结产学研共生体创建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及经验。

1 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研究动态厘清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机制和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重中之重。从模式机制方面看,学界认为,构建产学研共生网络、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等是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目标的主要模式,而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创新主体间的博弈机制、利用协同创新耦合效应等则是其内在运转机理。从理论引领方面看,已有相关研究通常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多元融合理论等进行分析。就整个研究态势而言,产学研协作协同研究正呈现出从表层协作到深层互动、从单要素协同到全要素协同、从原始协作组织向协同创生组织的发展态势。

本研究提出“高校产学研共生体”概念,以构筑深度融合、共创共生的理想协作组织形态。所谓产学研共生体,是指在某一组织架构内将产业部门、教学部门、研发部门3 种功能主体有机整合,使其在互依共存、共生共创、共利共赢中实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产学研共生体不同于产学研共生网络和产学联合体,前者强调的是功能主体间深层次共生共创关系的建立,而后两者重点强调功能主体间一般性合作关系网络的搭建。高校产学研共生体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产学研互动作用形态,可以视作高校产学研共生网络和产学联合体的升级版,因其不再停留于协作协同关系的搭建,更关注建立高校产学研功能主体间的共生点、交融点,因而具有加强共生体内部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经济资源间高水平转化互化的独特使命与职能。

推进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研究主要具有两点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催生出更为科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形态,彰显学术研究反哺教育实践改进的意图;另一方面,将推进产学研协同理论升级,为一流高校产学研联动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模型与理念引领,加速新一代高校产学研协同理论的生发与迭代。

2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关键要素分析

产、学、研是高校组织生长发展中的3 个关键环节:“产”是高校举办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的归宿点、目标点,脱离服务产业振兴目标的人才培养、科研活动是盲目的;“学”是高校的日常人才培养活动,脱离人才培养工作的产业开发、科研创新活动是缺乏后劲的;“研”是高校利用知识、智慧开展科学研究,凝练专业学术成果的日常道路,脱离科学研究、学术探究的产业开发、人才培养活动是没有制高点的。从这一角度看,高校环境中只有产、学、研活动环环紧扣、互依互生,才可能找到一条绿色发展、高效办学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就是产学研共生体概念的生发源头。在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建设中,西北工业大学在宏观上加强了研究院与学校太仓校区研究生院、江苏太仓本地高新技术企业间的联系与布局,按照产学研共生体理念明确了研究院相对独立的三大功能主体,包括以成果转化中心为载体的产业孵化部门、以智库与培训中心为载体的教学部门和以科研管理中心为载体的科研部门,使之在具体科研生产项目中互融共生、融为一体,带动研究院走上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近5 年的探索经验表明,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必然具备高新技术实力、高附加值产品、高成长性文化3 个关键性要素。

2.1 高新技术实力: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能量之源

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高效运转有赖于高新技术产品或社会服务的培育与产出,尤其是高新技术研发实力积累决定着高校产学研活动的协同水平与运转效能。在高新技术研发中,高校是首要责任主体,科研团队是技术研发的主力,与市场行业深度合作,将高校的技术研发活动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力促具有市场力的高新技术研发,着力提振共生体的内生发展力是维系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生命线。所谓“市场力”,就是市场竞争力、市场盈利力、市场推广力的三位一体。具有市场力的产品导源于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围绕高新技术做文章、想办法、出实招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发力点。在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这一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中,研究院面向市场、立足学校专长,打造“空天信”融合、先进材料与检测技术融合、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工艺融合等领域的科研创新平台,开展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与科研攻关,支撑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研究院以四大领域的科研创新平台的技术研发与成果孵化为主核,以成果转化体系、众创空间、加速工厂为良辅,形成了科创平台出成果、成果转化体系促产出、众创空间促应用、加速工厂促成长的循环发展生态,实现了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三位一体,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产学研共生共强之路。作为新建的产学研共生体,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在两年多时间内申报发明专利117 件1),孵化产业化公司17 家2),开展学生实习实践培养2 000 余人次,并累计为上百家地方企业提供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通信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培训。

2.2 高附加值产品: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生存之道

高新技术研发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物质基础与根本依托,而技术产品的市场表现、盈利能力则是直接决定共生体持续运转的第二生命线。无疑,技术产品能否获得高附加值不仅是衡量高新技术的社会竞争力、社会生存力的首要指标,更是判定其背后承载的高新技术品质的关键指标。对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而言,社会期待其发挥的是技术发明、技术引领优势,而非普通的技术转化、产品研发优势,一切简单依靠市场运营来生存的企业产业都不是高校产学研协同活动的目标考虑之列。进言之,真正能够引领国内,乃至世界技术发明潮流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一定具有稀有性、首创性与不可替代性,其市场盈利权、盈利空间掌控在高校及其产业孵化部门手中,而不可能被轻易复制或是被市场营销环节掌控。从这一角度看,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的开发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生存之道,是确保共生体从社会市场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资金支持的重要保障。有研究发现,R&D 边际化以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技术产品市场盈利能力脆弱等问题制约当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为此,必须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力推面向市场、产业、行业的高新技术研发孵化活动[1]。从这一角度看,技术产品的高附加值属性在高校产学研共同体建设中,实质上发挥着市场导向、市场选择、市场激励等功能,某种程度上还担负着鉴定产品技术性含量的特殊功能。进言之,也只有这种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的研发过程才能成为高端行业人才学习的对象与内容,才可能成为高水平大学培养人才的稀缺课程资源与现实版教材。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需要,发力航空精密控制,孵化了以航空发动机弯管技术和产品为主营的创业企业,并成功推动其成为多家航空发动机领头企业的供应商,该创业企业在孵化第2 年的营业收入即超过2 000 万元;同时,研究院为攻克“卡脖子”技术,在空天数据科学与工业软件领域组织校地资源筹建重点实验室,开展相关领域的底层研究,解决空天工业软件发展的痛点。

2.3 高成长性文化: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生命之基

提升产学研共生体的成长性是确保其持续存在、走强、发展的秘诀所在。所谓“成长性”,就是一个市场主体或企业组织在一段时期内持续积累发展资源、囤积发展资本、夯实发展潜能的属性与功能,是其借助企业组织自身改进、企业发展战略升级、企业产品服务调整等来获取未来发展优势的特有属性。与之相应,高成长性文化是一种催发产学研共生体持续发展力的文化形态,其精髓是战略意识与长远眼光,是瞄准未来进行投资的一种企业文化。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其实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组织,它要持续生存,就必须具备为未来谋划、为将来考虑的战略眼光,抢先市场行业一步,实现长线生存发展的目标。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确立了“建立循环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运营目标,坚持将未来性、战略性发展资源,即高层次人才资源吸纳、高端产业文化培育、高新技术研发投入、一流研究院品牌建设等视为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立根之基、生命之源,实实在在地扎稳根基、长远谋划,不断提升研究院的绿色发展能力。如果说高新技术研发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实践依托,高附加值技术产品开发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直接依托,那么,高成长性文化则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生命依托。要培育出一个一流的高校产学研共生体,高成长性文化的培育是最考验其长远生存智慧、持续生长力的关键一环。

综上所述,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基本要素包括高新技术实力、高附加值产品、高成长性文化,与之相应,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基本构架理应是:以高新技术研发为依托,以高附加值技术产品开发为根基,以高成长性文化培育为焦点,带动高校产、学、研活动的共生强,助推共生体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公路”。

3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构建的理论模型

所谓“共生体”,其实质是相对独立的功能体在共生发展、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有机体或新生命体。共生是共生体存在延绵、成长壮大的活动方式与生长策略。深而究之,共生其实就是组成共同体的生命个体间,因追求共同生存发展利益而展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合作过程,是在深度融合发展中实现共赢共强的过程,强调各方之间能够共同生成和共同生长的状态、互惠互利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相互协作和异质交融的过程[2]。从生物学角度看,共生是指两个独立生物体间存在的寄生互利关系,具体包括有益共生、寄生共生和互惠共生。从企业组织成长角度看,共生不仅仅是指多个企业组织间存在的生存维系关系,更指期间存在的共同发展关系,即借助彼此间的协同共创实现的一种高水平发展状态。产学研共生体中的“共生”一词取后一意义,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借助产、学、研间的共生点媒介来实现“1+1+1>3”的价值溢出效应,实现三者独立发展所无法企及的更高水平,让协同创新、共赢共强成为产学研共生体特有的生命延绵机理。因之,每一个产学研共生体都由三部分构成:共生链、共生点、共生作用。其中,产、学、研中任意两者间的关联都可以衍生出一条共生链,共生链上两个要素间会产生共生作用,该作用发生的具体点位就是共生点。对高校产学研共生体而言,它具体包括3 个链环的共生活动:产学共生,即产业与人才培养过程间的共生;学研共生,即人才培养与高新技术研发间的共生;产研共生,即产业与科学研究活动间的共生。这些共生活动最终归结到一点,即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间的交融一体化发展(见图1),其所依托的基本机理正是协同创新,即创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在发挥各自作用、提升自身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带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3]。

图1 高校产学研共生体运转模型

图1 表明,产学研共生体运行是产学共生、学研共生、产研共生等三者的交叠过程。其中,产学共生的共生点是人才培养环节的实习实践,涉及高技术、高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学研共生的共生点是研究性教学,是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过程;产研共生的共生点是高科技成果的孕育与孵化,其实质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高质量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要求是,将3 种共生活动统合于高新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全过程中,努力实现产研实践与育人活动的一体化。从这一角度看,高质量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中最具挑战性、关键性的环节是,围绕高质量科研、人才培育而进行的产业链、创新链、育人链搭建活动;与之相应,聚焦共生体产业终端、把控共生体资源流动、关注人才成长链条是高质量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3 个节点。

3.1 聚焦重要产业链:建立产学研联动共生的桥接点

对高校产学研共生体而言,最为重要的为产业链服务功能有两个:一是提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二是提供高素质、高能力、高创新力的行业人才。产学研共生体运行正是在创造和提供这两种终端服务中实现联动共生、联合发展的,高端技术研发与高端行业人才培养是产学共生、学研共生、产研共生的重要共生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引导新型研发机构依托现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部署,打造跨领域、多主体、全产业链集成的产业创新生态[4]。产学研共生体、创新体建设必须向新型研发机构的方向发展,必须借助共生体建设来聚合高校、产业与人才在高科技研发中的各自优势,实现高新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导向的产学研共生体,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培育科技人才及其后备力量的目标。为此,在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中,必须瞄准本领域国家急需技术、产品、服务开展产学研联动互动,严格按照技术产品研发或高端社会服务供给这一终端目标来改进组织架构,统合核心发展资源开展研学专题活动、制定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高端技术产品研发目标的统领作用与导向功能。西工大长三角研究围绕高新技术研发,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科研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链条,将学校太仓智汇港的人才培养工作、教师团队科研工作整合进研究院创新发展的规划之中,并借助市场性技术与产品开发来链接产、学、研三大领域,促使三者彼此间展开积极联动与共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共生体建设效果,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3.2 把控核心资源流:铺就高科技生长的“高速公路”

产学研共生体的生长发展需要持续的资源注入与补给,利用政策制度建设来引导人才资源、知识资源与资金资源3 种核心发展资源在共生体建设中汇流集结,催生出核心技术、硬科技,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重要考虑。如果说产学研共生体的生命力源自其对核心发展资源的吸附力,那么引控核心发展资源流向、将之配置到最为需要的共生体建设环节上去,是确保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快速、健康、优质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中,上述资源是以流体的形态存在于共生体内部世界的,产学研共生体中的共生实践其实就是借助人才流、知识流、资金流带动共生体内的人才交互生长、知识融合创新与资源统筹增效,最终实现产学研共生体的创新发展与共生发展。

首先是人才交互生长。在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中至少存在3 类人才,即高校高端科技人才、行业高水平实践人才、行业未来创新人才(大学生与研究生),3 类人才在高科技产品研发服务中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交流互动,进而形成了各种人际交流互动网络。正是借力这种网络状互动机制,共生体内部人际之间才实现了智慧碰撞、经验交流与素养生长,逐步达成了产学研共生体举办的三重目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济增效。为实现各类人才为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工作的目的,研究院建立了两条人才共生成长链:一条是内外互生成长链,即借助直接引才、柔性引才、以才引才、平台引才、产业引才、借道引才等六大引才路径,和校聘共育、院聘自育、联聘共享、联盟共享等科技人才加盟模式,在共生体内部实现了科技人才、行业人才间的互动共生;另一条是内部互生成长链,即以四大领域——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信息技术的科研创新平台为“立交桥”,设立了从研究员、中心主任到领域首席的人才成长序列,在科技项目实施中实现各领域人才间的共生共长,促进科技研发人才、高校未来人才、产业开发人才间的融合生长。

其次是知识融合创新。大学生在大学课堂、普通行业实践和参研助研中分别习得理论知识、工作技能和研究经验,然而从这3 种渠道获得的专业知识无法实现深度交融,尤其是在缺乏科研生产现场支持的环境下,最终导致大量惰性理论知识在大学生身上“沉底”,不利于知识理论向工作能力、实践创新力的转化。基于产学研共生体开展的实践学习活动恰恰是克服这一大学理论学习弊端的一把利器,因为产学研共生体中存在高校专家生产的科技知识、行业专家生产的实践知识与大学学习者习得的理论知识3 类知识的汇流与交叠,3 类知识在科研生产实践与现场中同时被激活,围绕真实技术与产品研发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融合创新,最终就能够实现知识应用、创新与传播的三位一体、融合生长,真正体现了Gibbons[5]所提出的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精神,即在知识应用中,而非在机械传授中生产知识的新模式。在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的实践中,学生既可以深入到科技创新平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也可以参与成果转化体系中的市场需求调研和技术成果推广,亲身领略产、学、研的共生关系,实现知识的“掌握—应用—创新”的链式反应。

最后是资金资源统筹增效。从科技转化应用流程来看,它一般包括科技发明、产品生产、社会推广3 个环节,均需投入一定的资本成本方可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或产品经营链。相对而言,目前大量存在3 个环节独立运行的企业组织,不利于技术生产、产品经营各环节上资本的统筹利用、优化配置。在产学研共生体中,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融为一体,便于统筹资本资源的投入经营,整体提升资金资源的投入使用效益。诚如何郁冰[1]所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特征就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这一组织架构有利于资金资源在产品技术经营各环节上的合理投放,确保产业链、产品链的形成与延伸。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发挥其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和性质,通过搭建涵盖科技成果创新、成果转化体系、众创空间、加速工厂的循环发展生态,在资源统筹一体化考虑下形成了完整的研发、转化、经营、推广线条,形成了以经营推广效果反向去评估研发资源投入和转化效果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双提升。

3.3 关注人才成长线:激发团队共生体的内生潜能

从表面看,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生命力取决于有市场力的技术与产品研发;但从实质角度来看,这一生命力取决于对高科技人才的吸纳与培养能力,关注人才在共生体中的才能发挥、素养提升与交互培育是一流高校产学研共同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进言之,在高校产学研共生体中,产业培育、产业开发是产学研共生发展的阵地与舞台,科研创新、学术研究是产学研共生发展的途径与渠道,而学生培养、人才培育才是产学研共生发展的命脉与内线。在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中,建设者要关注人才成长线上的3 个重点环节:人才的发现、培养与使用,为高科技人才铺就道路。首先是善于从青年学生中发现高科技人才的好苗子,将其列入科研后备人才培养对象,确保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储备;其次是对共生体技术人才梯队的后备力量,包括优秀青年拔尖人才、优秀青年学子等进行重点培养,为其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配备一流的技术导师与学术导师,置于关键科研岗、技术岗进行锻炼,派送到更高端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中去进修学习等,持续提升共生体的人才自育能力;最后是科学使用共生体中的一切科技人才,按照人尽其才原则将其安置到最佳工作岗位上去,为每一名人才创造最佳的成长环境与成长舞台。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根据人才特征,结合研究院发展需要制定了人才“用、育、留、升”的发展谱系,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的人才资源深度开发目标。

与此同时,产学研共生体还要关注每个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链环、关注人才梯队建设,为优秀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平台。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在产学研一体化理念指引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才成长序列”概念,将人才成长链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即在人才能级基础上打通内部纵向上升通道,完善人才持续上升成长的阶梯,克服职称评审定级的传统人才管理理念。研究院重点搭建了两条人才成长序列:一是科技人才成长序列,即设立“研究员—中心主任—领域首席”的人才成长序列;二是在转化中心、智库中心等管理服务机构中设立“科研助理—项目经理—业务主管”的研发人才成长序列。两个序列的设置不仅激发了人才成长的动能,还促成了团队自身“造血”育才、内部互生的格局形成,强化了共生体自身发展力,为产学研共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4 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实践路径

可见,要将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理念付诸实施,就必须从众创空间建设、研发平台建设、团队梯队建设等3 个角度入手,确保共生体内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资源资金聚集、各层人才涌现等共生目标顺利达成。

4.1 利用好众创空间

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基本组织架构是众创空间。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促进产、学、研三者间的多样化共生现象发生,是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一把利器。大力推进产学研共生体内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活动,确保高新技术与产品的持续催生,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实质性内容。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充分利用争取国家立项、自设研究立项、校企合作立项等途径,鼓励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进入研究院统筹成果转化体系——航小天众创空间,深度激发产学研共同体内蕴的创造力与研发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航小天众创空间累计入孵企业17 家且成长迅速,如推动柔胜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在成立当年即获得苏州市科技创投公司投出的500 万元,投后估值达6 250 万元。有研究者指出,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有可能带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聚合效果,加速创新的进程[3]。为促进这一聚合效果效应发生而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实践是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根本追求。此外,共生体内的所有集体性组织活动都可以借助众创空间的形式来实施,例如,技术与产品研发方案的拟定、共生体管理组织建设、学生实践实训活动开展等。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通过引入或借鉴众创空间的理念、构架、做法,将众创空间的理念渗透到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促使其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得到有效推进。更进一步讲,如果说技术创新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三者合一,那么,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众创空间建设来全面实施3 种创新形态:借助科研驱动来激发共生体的原始创新力,借助团队平台建设来激发共生体的集成创新力,借助立足高新技术改进活动来激发共生体的再创新力,让产学研共生体成为兼容各级各类创新形态的“大熔炉”。

4.2 打造好研发平台

从某种角度看,产学研共生体既是一个面向社会生存的经济组织,更是一个吸纳熔炼各种发展资源的物质实体,具体体现为借助研发平台建设来理顺共生体的资金流通,形成以资源研发平台为单元的共生体组织架构和竞争发展格局,以某一类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为中心来汇聚资金流、知识流与人才流。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与行业领先企业重点共建6个联合研发平台,不仅实现了校企之间的强强合作,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实训平台层级,而且有力保障了高新技术研发的需要。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正是借助这些研发平台的建设盘活了有限的资金资源,推动了高新技术知识创新,带动了高技术人才的正向流动与持续培育。美国商业领域跨组织协作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3 个做法:对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投资,促进科技孵化器的发展;放松反垄断执法,促进跨界合作研究;加大立法力度,支持大学和联邦实验室向企业扩散技术的法规[6]。相对应地,以校企联合共建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平台建设,推动资金流、知识流、人才流在产品研发事业上的交汇与交叠,正是一流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实践之道。

4.3 组建好创新团队

产学研共生体的实质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其中创新功能、育人功能显得最为显眼。关注人才成长线、加强人才团队梯队建设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健康持续运行的人才保障,是确保共生体高质量运转的坚实依托。为此,在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两项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一是共生体的人才梯队建设,将高科技人才中的精英人才、成熟人才、后备人才与青年科技新秀有机组织在一个平台、一个团队的人才链条中,形成“一条龙”、有梯度的创新人才团队,充分发挥梯队的人才自给自足能力;二是共生体的人才结构建设,将多样化、多类型、多专长的创新人才组织进一个科技产品研发团队中去,实现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的有机耦合。有研究指出,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做好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其中战略协同是基础、知识协同是核心、组织协同是保证,三者相互促进、互生共长,共同推动着产学研共生体的纵深发展[1]。站在这一角度看,创新团队建设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组织协同环节,紧密围绕共生体的战略目标来搭建创新人才团队,持续提升创新团队的吸容力、内生力与整合力,是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的有力组织支撑。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引进了一支开创型、扎实干的科研队伍,打造了一支专业型、思维新的产业化队伍,建设了一支全能型、响应快的管理服务队伍,合作了一支复合型、素质高的项目合伙人与顾问队伍,实现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管理运营为一体的创新团队集成,为一流产学研共生体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团队支撑与组织保障。

5 结论与讨论

技术、产品、人才是高校产学研共生体的核心资源,构建高新技术、高科技产品、优质人才成长氛围间的良性循环是推进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建设,提升共生体的成长性、生存力与辐射力的现实之策。一流高校产学研共同体的生命之流是产业链、资源链、人才链的持续绵延,利用众创空间、研发平台、创新团队打造来推进产学研共生体建设是创建一流产学研共生体的得力举措。

然而,受制于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这一协同共生体的个案建设经验所限,本研究提出的理念与经验必然具有情景适用性与有限的可推广性,尚需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探索验证、完善改进才可能充分释放理论研究对改革实践的反推力。面向未来,一流高校产学研共生体还需要在共生机制、共生模式、共生链环等方面持续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增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科学性与效能性。

注释:

1)笔者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信息统计而得。

2)笔者根据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有关工作材料和报告统计而得。如无特别说明,文内以下其他数据同。

猜你喜欢
共生产学研研究院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