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凯 刘为元
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 赣州 341000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做出的安排。对于国家发展而言,国土空间规划直接影响到国家空间发展过程的合理性与生态性,同时该工作也是确保各项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
国土空间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的专项规划三大类,三类规划之间互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其中总体规划强调的是规划的综合性,详细规划强调的是实施性,相关的专项规划强调的是专门性。从层级划分看,国土空间规划共划分为五级,对应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其中国家级规划侧重战略性、长远性,省级规划侧重区域协调性,市县级和乡镇级则侧重实施性。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的如下:①强化规划工作的权威性,建立更加健全的规划体系。通过立法、施政、规划、监管等多策并举的方式,建立更加健全的规划体系,改变以前的多部门分别规划、各自为营的管理模式,形成以规划编制审批体系、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为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构建完整框架。②实现全国国土空间资源的综合管理,对全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进行统一监管,提升国土资源利用率。③提升国土空间的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将以前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实现“多规合一”,强化了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必然要求。
我国国土资源类型丰富,区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各地区国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程度不一,大量国土资源都处于不合理开发状态,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见》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进行了系统说明,其中在生态保护方面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明确空间发展目标,优化城镇化格局、农业生产格局和生态保护格局,进而转变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质量和效率。
在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前,各部门、区域之间以相对独立、片面的发展观念对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发力度大、保护力度小,倾向于优先发展经济,相互之间规划、设计衔接脱节,形成非良性的生态保护局面。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既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又能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将规划、设计与开发、保护统一起来,通过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通过规划在前、保护与开发并举、监督与监管约束的全方位综合管理,可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保护与开发的操作性,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发展。
通过完善国土规划体系内容,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增强拟定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谁组织编制、谁负责实施的基本原则,充分领会《意见》指导思想,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编制符合国家大战略框架下的区域规划实施方案,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群策群力共同为辖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的观点,为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能够提高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的利用价值,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活动中,要结合各区域发展现状,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方案,强化区域特色,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蓝图设计之后,应同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土资源利用同步实施,促进信息发布规范化,增强数据安全管理,强化监管力度,提升国土空间数据价值,让资源取于自然,服务于人民,由全民监督,实现共建共享共用。此外,要提升数据获取频度,提高平台数据的更新效率,保障数据的时效性,强化分析和预判,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提高公众参与度,能够提升决策内容的适应性,满足《意见》中的规划发展要求。在“十四五”规划发展活动中,提出了“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而生态环境也和群众生活与生产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需要听取公众的建议和意见,找出民众最关心的、迫切希望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的操作性。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之时,可征求各方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如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来提高社会群众的参与度。在征求意见时应注意以下内容:①做好调研问卷宣传,如借助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载体来完成调研工作宣传,以此来提高受众面,获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②确保调查问卷数量的充足性,利用电子问卷、纸质问卷来完成调研工作,确保得到反馈问卷数量充足以充分了解民意。③调查问卷内容应设计合理,保证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获取调研问卷的综合质量。
3.4.1 大气环境质量。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好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具体实践中需注意以下内容:①做好能源结构的优化工作,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中的占比,如目前使用较多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做好资源的合理安排,减少常规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②做好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对于工业园区内的重点企业机会加强控制工作,对于烟气排放情况进行控制,减少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有序改善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③对于地区散煤燃烧、秸秆燃烧等工作进行合理化控制,而且通过单双号限行、禁止污染汽车占道等措施来降低其他因素带来的环境污染。④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遵循本土保护原则引入可以净化区域空气的绿色植物,借此来持续改善当地大气环境。另外,在工作还需要拟定应急治理预案和综合防治措施,借此来营造良好国土空间规划环境[1]。
3.4.2 水环境质量。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好水环境质量控制也属于非常基础的工作内容,从实践情况来看需注意以下内容:①做好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内容涉及地表水保护和地下水保护。在地表水保护中,可控制河流沿岸工厂建设数量,取缔污染严重的工厂,减少工厂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地下水保护活动中,则需要规划好地下水流向监测,对于沿线污染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更好的保护当地水生环境。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拟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定时抽检已有工厂的废水处理情况,不达标工厂需及时进行整改。③对于区域内已有的黑臭水体、污水也需要拟定好相应的处理方案,对于饮用水水源则需重点进行保护,从而营造良好的水环境,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2]。
3.4.3 土壤环境质量。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好土壤环境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监管:①做好土壤环境的保护工作,包括土壤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土壤污染修复。在土壤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需要控制工厂对外排放污染物浓度,尤其是一些重金属污染物,也需要做好集中化处理,以此来减少工厂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现存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要对污染物浓度、种类等情况做好监测,拟定针对性处理措施,更好的保护当地土壤环境。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拟定完善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做好耕地的保护工作,建立契合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的分类清单,做好绿色化肥的宣传工作,优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止施肥时出现土壤二次污染问题[3]。③不断完善当地生活垃圾分类措施,这样也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营造安全土壤生产环境。
统筹构建生态保护格局,可以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在《意见》中明确指出了中期发展规划要求,并且也提出了“三区三线”规定,按要求需要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不断完善空间开发模式,以此来建立适合当地发展要求的生态保护格局。在国土资源利用工作中,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管控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用途管制制度,要做好存量规划土地盘活、严控开发建设增量、提升土地资源开发质量等,提高生态环境分区分类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促进区域生态协调发展。此外,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综合、多样的系统,生态保护工作中要,优化利用水生态、能源资源,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适当控制生态物种种群,保护濒危生物,维护生物链完整性和多样性,建立生态屏障、植树造林、城市绿化等工作,为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更加优质的条件,提高区域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发展能力,以提高管理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4]。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保障国家战略能够有效实施、促进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它们在范畴上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具体实施上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通过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公众参与度,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发展,提升国土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率。本文在大气环境、水资源和土壤等方面充分展开论述,提出改善生态环境措施,为构建生态保护格局、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出适当的落地举措,对促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