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在大城市用地、就业人口、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压力下,许多居民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区居住,这就导致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长,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能很好地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准时、安全、舒适性等特点更符合对时间精准要求较高的工作人员及学生的需求,但这2种交通方式能否有效衔接,是社区居民是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重要方面。
城市所提供的公共交通要满足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如出行的时间、线路安排、舒适度等,已成为社区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重要因素[1]。以南京东郊小镇社区为例,毗邻轨道交通2号线与4号线的换乘站点,是数万人的大型居住社区,其出行交通客流量大,对公共交通的配套设施设置的需求较高,该地区已存在10多年,但公共交通始终无法满足当地居民出行需求,公交线路少,线路绕行,车辆间隔时间长都成为居民放弃公共交通的重要原因[1]。
结合东郊小镇居民出行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社区公交灵活调度区域内客流,为常规公交不能满足接驳城市轨道交通任务的社区提供了有效补充。社区公交主要为整个片区的换乘地铁出行提供接驳服务,为轨道交通快速高效地集结或疏散客流[2],实现与城区公交及地铁的有效衔接,引导社区居民采用低碳、绿色的出行模式。
社区公交常用于接驳居民居住区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公交枢纽,发挥着接驳和集散的作用[3]。社区公交受各因素制约较小,可以实现公交接驳地铁站点的全覆盖和零距离换乘,是适用性较强的接驳方式。
社区公交线路安排较为灵活,主要在中小街道运行,衔接各居民小区、商业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聚集区,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采用“走街串巷”的运行方式,犹如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毛细血管,可以快速覆盖干线公交系统的服务盲区,同时避免干线过度延伸和绕行[4]。
将公交延伸进入居住区,使居民可以更加直接、便捷地乘坐公交,且能为老人、儿童及行动困难群体提供便利[5]。引导居民的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社区公交具有便捷、灵活、规范、安全、票价低等特性。能够解决干线公交线路未能覆盖的盲点区域、居民出行困难的问题。有利于突出公交与个人小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竞争的比较优势,促进个体化交通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6]。
南京市江宁区东郊小镇社区位于南京市区靠近东郊的紫金山东麓,其归属于江宁区的麒麟镇,距离麒麟镇约3 km,距离中山门约12 km,距离市中心新街口约15 km,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社区的整体规划占地近1.33 km2,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30万m2,现居住居民约有3.8万人。
南京东郊小镇社区现能直达的城市轨道交通是通过乘坐179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南京地铁2号线马群站,距离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马群站约5 km路程;距离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灵山站周边,直线距离约为1.2 km,实际公共交通出行距离约为2 km。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覆盖率不高,居民出行方式大多是常规公交衔接城市轨道交通的方式完成出行。南京东郊小镇现有的常规公交线路主要有123路、179路、205路、208路、846路及宁句线等。其中123路公交和208路公交车是站点较多、路线较长的公交;179路公交、205路公交和846路公交是站点相对较少、路线较短的公交。各公交具体站点及线路里程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现有常规公交情况一览表
对南京东郊小镇社区居民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本次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东郊小镇社区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43%的居民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其中18%的居民选择其他交通方式衔接轨道交通出行)、31%的居民选择常规公交出行、19%的居民选择小汽车出行。型构成如图2所示。社区居民职业及年均收入情况如图3所示。
图1 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图2 社区居民类型构成
图3 社区居民职业及年均收入情况
南京东郊小镇社区居民选择出租车出行时多采用网上预约形式,平时经过的出租车辆较少,用手机打车软件预约后的平均等待时长大约为10 min。早、晚高峰及下雨时间段内打车预约时间会相对较长。此外其附近共享单车投放情况也较少,并且由于管理不当造成共享单车的毁坏与丢失也较多,选择共享单车方式出行的社区居民也相对较少。
居民的年龄、收入及消费水平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不同交通工具的选择。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该社区居民主要以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中老年人、儿童数量较少。对其乘客构成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得出青年人占比最多,为33%;中年人占比次之,为28%;老年人占比为21%;儿童占比最少,为18%,社区居民类
南京东郊小镇社区居民中的上班及学生人群主要在北京时间06:00—08:30前往上班地点及学校,17:00—19:00返回起点,社区居民通勤出行人数占53%;在09:00—11:00,主要是需要前往附近超市及农贸市场采购生活必需品的居民,此类出行人数占比15%;06:00—10:00和20:00左右,主要是前往东郊小镇社区附近的锻炼场所及家长带儿童到公园休闲的社区居民,占出行人数比例的14%;15:00左右,主要是前往附近小学接学生放学返回的家长,此类出行人数占比9%;社区部分居民在18:00点后去往娱乐场所的出行人数占比7%;其他特殊情况出行占2%左右,如图4所示。
图4 居民出行人数的构成
南京地铁4号线灵山站早晚高峰客流时间分布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早高峰是07:00—09:00,晚高峰是17:00—19:00。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大运量、方便快捷、环境好、准时等特点是日常通勤居民出行首选的出行方式。
图5 地铁4号线灵山站日客流时间分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南京东郊小镇社区居民出行时间分布与出行目的地具有多元化特点,相对应的社区居民有选择多种出行方式的需求,特别是对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的需求不断加强。
居民在乘坐常规公交到达目的地时大部分线路存在绕行情况,增加出行时间成本,也不利于后续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以地铁4号线灵山站为例,东郊小镇社区距离南京地铁4号线直线距离约为1.2 km,实际路程约为2 km,且无直达的公交车,需要步行500 m左右后再换乘,大部分社区居民因无与地铁4号线灵山站直接接驳的交通工具而选择搭乘179路常规公交,到实际距离更远的约5 km地铁2号线马群站换乘出行。
也有一部分社区居民选择骑行电动车到最靠近社区的南京地铁4号线灵山站出行。虽然需步行500 m左右换乘公交和电动车这2种出行方式的存在解决了部分乘客对使用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需要,但在实际出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其他问题。例如东郊小镇到南京地铁2号线马群站换乘公交只有1辆179路公交车,线路开设仅1条,等待及发车间隔时间长,早晚高峰时间段车内和道路的双重拥堵问题;而大量选择骑行私人电动车换乘城市轨道交通的社区居民面临电动车的保管及停放问题。
东郊小镇及附近社区出行人口较多,从居住区只能搭乘179路从东郊小镇出发绕行到悦民路,而悦民路道路又窄,周边小商小贩汽车乱停乱放,特别在早、晚高峰时间段道路交通拥挤,且由绕行增加的站点上下车人数较多,车厢乘客拥挤,每次需绕行,600 m的距离有时要堵10 min左右,30 min左右才能到达地铁2号线马群站,乘车出行体验差,换乘耗时长。
公交车站还是沿用老式公交站牌,只显示线路各停靠站及运营时间等基本信息,没有动态显示车辆位置及到站时间等信息,乘客不能做到智慧出行。
此外灵山地铁站周边没有专门修建停车点,特别是早晚高峰时间出现乱停乱放等现象,造成交通拥堵,无法满足大部分通勤人员的出行需求。
南京东郊小镇常规公交站点与地铁2号线马群站之间有6个公交站点的接驳,这种较长的常规公交线路的接驳会降低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因此需要对东郊小镇到地铁马群站较长的公交线路进行调整。适当地缩短常规公交的绕行距离,减少东郊小镇到地铁马群站之间客流较少的接驳站点,使常规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两者的运能匹配,提高运营效率。
东郊小镇到地铁4号线灵山站之间线路短却无直达公交,步行距离约400~700 m,在接驳区域客流较大,如果常规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衔接步骤多,公交线路短,一般是少于4个站点的2个公交换乘,会使得邻近东郊小镇社区的公交站点和轨道站点之间存在客流断层流失,使轨道交通对客流的吸引变小,不利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发展[7]。需对公交线路进行短线加长调整,扩大两端点即南京东郊小镇社区至轨道交通4号线灵山站的接驳联系,延长原有的接驳线路,使延长的线路与轨道交通之间减少换乘步骤,提高接驳效率,吸引更多客流,扩大运营范围,优化社区居民公共交通的出行体验。
东郊小镇社区现有公交线路的接运能力与轨道线路站点接运的客流不能等位匹配,容易造成客流和交通方式之间不对称接驳。为解决这种问题,需适当增加客流量较大的早、晚高峰时段轨道交通沿线的公交线路的车辆数量,以实现客流的合理接运,提高乘客以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舒适度。
根据社区居民的出行需求,有针对性开设从东郊小镇社区及周围沿线社区到地铁2号线马群站、4号线灵山站的专用小型接驳社区公交,以解决早、晚高峰换乘轨道交通困难的问题,提高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效率。
推广使用智能公交车站,5G智能触控互动屏不仅显示站点的公交线路信息,动态显示车辆的位置以及到站时间,使乘客方便准确地掌握车辆到站点的资讯。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输,实时监测人流量和车流量,进行动态对比分析并及时把这些数据上传反馈给调度中心,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可以提升用户乘车体验。
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专用APP,社区居民根据出行需求发出出行计划,后台通过大数据制定运营车次,随时给居民提供最新的车次开通消息,并与现代化智慧公交车站实时连接,实时反馈所有社区公交的运营情况,尤其为距离接驳起点较远、步行时间和距离过长的居民解决了接驳难的问题。可以在开发较少的南京地铁4号线灵山站点附近建设停车场。服务于习惯私家小汽车出行的居民,改变传统以小时为计费标准的停车方式,驾车人持公共交通卡刷卡进入专用停车场,并用该卡换乘轨道交通,即可享受停车费用优惠。
通过对南京东郊小镇社区公共交通出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居民出行的实际需求,提出了解决东郊小镇社区公交与地铁接驳问题的应对策略,使社区居民可以选择多种优化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弥补了传统公共交通接驳模式的不足,提高了居民的出行换乘效率,扩大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也为其他类似大型社区解决公共交通接驳问题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