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并郑重宣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宗旨原则和使命责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伟大时代和宏伟实践必然孕育伟大思想,也需要先进理论引领和指导。当代中国正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可以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积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立足当代中国发展新方位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深刻洞察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外交战略思想和重大理念倡议,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科学指南。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并将习近平外交思想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第3—4页)这“十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要义,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是中国共产党外交智慧、新时代外交精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经验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全局作了全面深刻分析,明确了坚持党对对外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根本保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布局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塑造中国外交的独特风格,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要求、内在规律和前进方向。(同上,第4页)这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思考人类发展前途命运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党的理论创新品质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良传统的充分体现,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和博大天下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擘画引领下,中国外交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绽放超越国家、文明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
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伟大事业创造历史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全球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办成了不少大事要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得到显著提升。
以元首外交为战略统领,有力引领世界格局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外交议程和国家重要主场外交活动为依托,全面引领对外工作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和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等全球治理多边机制的元首会晤;主持了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海亚信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入阐述中国主张,广泛凝聚各方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的共识,有力引领世界格局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3次走出国门,足迹遍及五大洲70个国家,从高频度出访和接待来访、双边多边紧密结合,到疫情蔓延情况下同100余位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进行线下线上会谈会见、互通电话、互致电函,习近平总书记与各国领导人进行深入战略沟通,为外交全局提供战略引领,为新时代中国同各国关系的发展领航定向,为推动国际社会团结抗疫注入强劲动力,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理解支持,在国际事务中留下了鲜明的中国印记。
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理念和外交为民宗旨,切实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外交是人民的外交,人民至上是中国外交的力量源泉。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向海外的数量快速增长,保护海外公民、法人安全和合法权益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中国外交不断完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切实保障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安全与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海外出行和干事创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让他们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地位与尊严。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同150个国家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或者安排,中国护照的“含金量”在不断提高。十年来共组织实施近20次紧急撤离我国海外公民的行动,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50多万起,涉及中国公民数百万人。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形势下,中国政府及时组织救治不幸染疫的海外公民,向170多个国家的海外同胞发放“春节包”“健康包”,通过“春苗行动”协助460多万海外中国公民接种疫苗,切实把党的温暖传递到海外公民和侨胞手中。(二十大新闻中心第四场记者招待会实录)
坚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敢于斗争是中国外交的精神品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国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遭遇的外部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中国外交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传统,以正确的战略策略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构筑起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的坚固防线,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打开外交事业发展新天地。特别是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涉边、人权等重大问题上展现出坚强意志和决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决防范和遏制任何外部势力对中国内部事务的任何干预挑衅。在国际关系和抗疫合作中,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阵营对抗和冷战思维,揭批各种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企图,抵制一切人为制造分裂对立的做法,回击任何脱钩断链和极限施压的行径。中国外交以坚定立场和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任何国家都不要幻想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自信自立自强、志气骨气底气。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举引领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光辉旗帜。胸怀天下是中国外交的初心所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崇高目标。它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指明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共同奋斗方向。面对全球性风险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整体命运与利益休戚与共,倡导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坚持弘扬和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我们从双边多边层面、地区范围维度和全球问题领域等不同层面,推进中柬、中老、中缅、中巴、中埃、中乌(乌兹别克斯坦)等双边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等区域性命运共同体,以及卫生健康、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全球发展等领域性命运共同体建设,已经实现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的多重跨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决议或宣言,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在凝聚国际共识和汇聚各国人民力量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全力开展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思想感召力。
2022年9月25日报道,重庆市援助巴基斯坦救灾物资班列启运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有效治理全球发展赤字作出重要贡献。面对全球发展矛盾的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破解全球发展赤字、促进全球均衡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经过9年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从愿景到行动,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深入发展,形成了基建引领、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综合效应,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支持,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吸引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扎实推进。(二十大新闻中心第四场记者招待会实录)特别是面对疫情持续蔓延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夯实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更加紧密的“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也彰显了中国推动全球发展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充分展示负责任的和平大国形象。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中国外交始终把“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基本原则,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决定自己对国际事务的态度和立场;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倡导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议,积极劝和促谈、维稳防乱,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同所有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既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又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推动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的有机融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有力回击了个别国家蓄意炮制的“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以雄辩的事实回应了国际上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关注,打破了西方“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尊敬。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全球秩序稳定注入强大正能量和稳定性。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全面深化拓展对外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与不同类型国家关系全面发展,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目前,我国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的数量从41对增加到113对,先后同9个国家建交、复交,建交国上升至181个,构筑起更加全面、坚实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同上)着力运筹同主要大国关系,深入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按照中美两国元首共识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进一步提出中美关系应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的正确方向,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稳定基础和战略保障。按照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巩固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积极力量。特别是对于中美关系,中国外交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理性,敦促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避免对抗、合作共赢,同时坚决反制任何损害我国利益的言行,为动荡变革期的全球秩序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2022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时指出,中美双方需要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探讨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巴厘岛举行会晤”,《人民日报》2022年11月15日)
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应对全球风险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外交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实现了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推动者、引领者转变,彰显了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大国担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支持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从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到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落实,从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到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从推动G20发挥国际经济合作功能、建设性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经济治理合作机制到积极参与制定气候、反恐、极地、网络、海洋等领域治理规则,从坚持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支持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议程塑造力得到历史性增强。
思想旗帜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进行了精辟分析,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描绘了宏伟蓝图,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战略部署。迈上新征程,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接续创造新的更大的历史荣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为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坚持胸怀天下,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3月29日)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将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倡导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议,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始终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坚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坚持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持续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始终不渝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稳定基础和战略保障。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巩固壮大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积极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放是国家进步的前提,封闭必然导致落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日益凸显的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为此,必须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积极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消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奏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