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易可维 杨伯伦
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所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电视纪录片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的生存图景,我们从中探索生命宇宙的奇观,思索人类发展的状态,包含个人记忆、民族记忆与国家记忆。是现实生活的记录,也是历史影像的存档。纪录片配音或称为纪录片解说,主要是为纪录片内容服务,让受众更好了解影片深层次含义,这从创作水平上,对配音员怎样利用声音张力实现影片意境的升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并不是单纯的“风光片”,解说词中包含着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众多学科知识,以及创作者所想传递给受众的思想内涵,所以表达需精准高效。但目前所流行的“快餐经济”无疑会与配音员的路径选择产生价值冲突,许多配音员也一味模仿、跟风,缺乏对解说词的深入挖掘和探讨,以至于尚未理解内容便直接参与配音工作,最终问题就会直接的反映在声音上。例如声音形式上过于单一,《雨林之子》第3集:雨林礼物中,开头叙述着雨林占地面积、动物不互相干扰生活等,到后面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本的宁静被打破,语势语调起伏不明朗,到“时代的进步”是一个转折点,在视听语言层面我们有所感知,但从配音维度却仍旧如常,声音没有层次变化,缺乏感情色彩。包括讲解到“无刺蜂的繁育和养殖”,甚至字与字之间都没有连贯的推进感,久而久之会让观众产生疲劳。再如会出现发音问题,2017年3月15日播出的《行者》中9分37秒解说“王二不慎踩上了湿滑的石块。”其中的“慎”字鼻韵音的“en”发音不完整,《胡同》第1集中第14秒的“金瓦红墙”其中的“瓦”的“w”读出来变成了“v”,前期备稿不充分,导致因词伤意。
一部好的纪录片一定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配音员,一个优秀的配音员一定知晓在何时使用技巧,倘若一味追求自己的语音规范、重音强调、停连抱团,使技巧大于内心情感调度,表达则会生硬、枯燥,只局限于稿子的播读。《广东印记》第一季中,配音员较注重播音技巧,每一个字音都做到饱满圆润、调值到位,却给人感觉十分乏味、情感黯淡。《丰收的田野》应是偏讲述感叙述夏秋农业丰收季的故事,而配音员在配音时带有较重的朗诵腔调,此外,每句话的开头都会采取固定调式,导致句子的衔接难以连贯完整,未能将片中所表达的“农民精神”与“农耕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声。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配音本应起到转述、传达、补充画面的作用,上述例子除了配音的播读内容与纪录片画面有联系以外,配音员的声音和影片的影像犹如两条平行线,没有交融。“桃李不言而成蹊”,单靠技巧支撑,而心里没有主动性与积极性,观众也难以被感召。
所谓“配音”,一个“配”字就反映了声音是“衬托、陪衬”的配角儿,而真正的主角儿是画面内容。配音员往往是看着尚未加入音乐的片子配音,不仅应除去对画面内容、情绪等因素参考以外,还应对片子音乐的情绪、节奏、同期声等有所参考与设想,以获得特定的音乐感觉,在解说时选用适当的方式和技巧与之配合,各个声音元素一旦“没有默契”,则难以实现声画关系的和谐统一。《云深之处》第2集,片子的前半部分音乐轻松动感,解说也是偏活泼地讲述彝族漆器,但7分40秒之后音乐放缓,而此时解说依然保留着声音的“律动感”,尤其是8分-8分25秒这段时间的声音,音调偏高,甚至有些“蹦字”痕迹。《寻找手艺3(第三季)》讲的是有关“手艺”的故事,解说想追求一种自然叙述的感觉,与观众闲话家常,可其分寸把握不当,听上去过于随意,生活化痕迹明显。同时,片子的同期声每每会将人带入纪实的场景和画面,而解说的出现未能达到衔接与解释的预期,反倒让人出戏,声音与画面的割裂让观众又从中抽离出来。在这一点上,《航拍中国》的声画则十分协调,解说与画面及音乐如同水乳交融,配音演员李龙滨还运用声音“柔进柔出”的感觉与方式,引人入胜。
《航拍中国》作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代表,通过解说祖国大好河山的风貌,削弱了文化折扣问题所造成的跨文化阻碍,不仅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也向世界展现着开放、包容、壮阔的国家形象。配音员李龙滨像是一位老友,对飞行俯瞰的风景娓娓道来,以个人声音特点衬托《航拍中国》气质,语言平和富有亲和力,不失细节化表达和情感投入,体现深入研究的价值。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对于《航拍中国》而言,从制作模式到美学特征,从镜头语言到声音符号,无不使观众的感官焕然一新。片头,作为影视片正片内容开始前播放的一种动态的视听艺术,它通过对影视片的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等进行有目的地重组和编辑,最后以该片的标题字幕显现结束,往往促使观众形成对整部影片的第一印象。在《航拍中国》的片头中,李龙滨的语调与音色兼具包孕之美与自豪之态,与以往宣教型的纪录片有所不同,在朴质的话语中引领观众细细品味,认真地探寻中国人文地理风貌的自然奇观。与此同时,兼具广告片的宣传元素,在处理过程中把握得当,既没有刻意煽动观众的爱国热情,也没有偏离宣传目的,或缺少情感共振。
一分三十秒的片头,是五十分钟遨游天际的缩影,“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引领观众思索心目中的国家图景,“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音乐配合鼓点渐起,李龙滨的声音也逐步上扬,以揭秘的语气,将中国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当背景音乐女和声改当背景音乐浸润画面,李龙滨正式向观众发出一同探索的邀约,以鹰的视角俯瞰大地,最后一句话结合虚声,勾画出想象的留白。解说的语言与国家形象和谐统一,尽显超功利而又不羁的大国风范,打造出精致的声音名片。
《航拍中国》画面语言的专业度及剪辑的流畅度不言而喻,展示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全新的创造,李龙滨的配音贯穿着每一帧画面,给《航拍中国》加以独到的风韵。在一次采访中,当问及李龙滨对《航拍中国》第二季用了怎样的声音特质进行表达,他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相比于第一季以展示自然地理为主,第二季刻画人文的篇幅有所增多,所以处理上会有所变化,第二季尝试用“小清新”的语感来配专题片,这个在中国的专题片配音中还尚未出现过。如果说第一季像是与一位老友叙旧,那么第二季就仿佛交了一个俏皮的新朋友。运用隽永传神的语言叙述自然之雄伟壮观,而轻松婉转的语言则是描绘城市的繁华喧嚣,李龙滨根据片子内蕴的差异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但相同的是,语言与画面的高度协作,满足了观众的视觉和情感期待。
词采华美的解说词让李龙滨的语言“清新感”再添色彩,他将中华文化修辞的艺术魅力倾注画面。在《航拍中国》第二季中,几乎每集都会讲到有关动植物的内容,如果单是平铺直叙的讲解型解说,将会与科教片缺乏边界感。当解说词写到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如关于张掖市的七彩丹霞,“大自然像随手打翻调色板的无心之作,可以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天赋。”惟妙惟肖赋予万物更鲜活的灵魂,这里将由矿物质沉淀而形成的七彩丹霞山比作大自然随手打翻的调色板,解说在灵动与夸张之间构建了共情时空,声画结合的严格对位给观众一种蔚为大观、恰到好处的视听体验,而精巧表达所渲染出的“氛围感”,也让许多年轻观众饶有趣味地融入海阔天空之中。
《航拍中国》导演组在创作中,想以别开生面的视角赋予它更多意义,李龙滨的配音是其中一道极为重要的工序。航拍的手法可能会致使画面内容脱离观众的审美愿景,将感性的事物抽象化、同一化,由此产生距离感,所以则需要一个“贴地气”的声音,带领观众回归现实生活,配音不需恢弘壮阔,也不必彰显具有思辨色彩的政治立场,而是需要在平实中流露出真切的情感,就如同一位空中向导,把自己饱览的景色与人分享,体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温润情怀,而李龙滨的声音气质则可与这部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创作要求相吻合。
纪录片追求记录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并且忠于事实,可见真实性是它的核心价值,从配音员角度出发,真实可信的创作仍应居于首位,其次才是声画配合的观赏价值。在《航拍中国》的声音诠释上,李龙滨寄托给它更多的诚意,这种表达来自于创作者对故事特定的思考,产生自我理解才能达到与受众的情感共鸣,在权衡客观与真诚的关系时,基于最初的创作路径,采用未知的语态,为每一座城、每一处景观赋予最真挚的人文关怀。解说词中没有直抒胸臆的情感灌输,也没有一处强硬的知识说教,却能将文化价值和国家归属感植于心中,这源于李龙滨的语言锤炼之能,以实现和观众息息相通的目标,启发他们重构人文价值观念。
要明确的是,纪录片配音是纪录片创作与表达的重要方式,针对当前纪录片的发展潜力及内生动力而言,对配音工作者的要求势必会愈来愈高,虽然对于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配音研究,向来没有万能的方法和完美的标准,但是就实践基础层面出发,仍然可以规避掉众多配音失能之处,以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完成自然顺畅的声音塑造,注重“表意”的底层任务,实现“达意”的审美境界,最终走向大音希声的哲学高度,从这三季《航拍中国》纪录片中,总结出以下配音对策。
纪录片配音是配音员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过程,在此之前,配音员要通读文稿,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播出意图,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定位作品主题以及创作者的思想纬度。其次,要从文稿风格中体会自身解说能力区间,文稿内容风格会受到时代生活图景、社会价值观、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也与创作者的个性选择密切相关。配音员对于时局要有一定的敏锐度,在与主创同仁深入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树立内心支点,才能减少见字出声的可能性。换言之,针对于不同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其语言特点和表述方式也应随遇而变,并加以技巧的配合,如作品聚焦人文风貌,则需了解当地文化具备故事讲述质感;作品展现自然景观,则语言要生动述说地质演变历史或地理知识。在《航拍中国》的配音工作筹备阶段,李龙滨直言,剧组的创作氛围十分打动自己,工作人员在第一季立项后甚至会离家半年之久,所以配音员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对每位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的尊重和回应。
现如今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更加强调画面的主体地位,声画高度同步,因此配音员的声音位置感要靠后,不可喧宾夺主。通过气息控制,为画面抒情造境,增添新的趣味和意境,这里所提到的气息控制则指的是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多选择的虚实结合用声技巧,以情带声,以声传情,通过胸腹联合式呼吸找寻气息的支撑,使声音小而集中。同时,在人文实景的记录镜头前,极易使观众萌生抽离之感,在多元化、艺术化、宏观微观等多角度捕捉拍摄影响下,观众的内心会缺乏定力,与纪录片的内容形成彼此外在的联系,难以信服,所以配音愈发需要采取平民化的视点,由声音辅助画面,画面服务观众,解说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观众平视,拉近距离,这要求配音员明确身份位置,发挥其自身的声音特点。播音界泰斗张颂教授在《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一书中提出:“语言现象,正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映照着当代文化的拓展,表露着民族文化的水准,显现着国家文化的特色。”可见语言内蕴的重要性,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配音员所呈现出的声音状态和音色特质都不相同,在有声语言创作中,要恰如其分传递自己的“好声音”,打磨声音的可塑性,使声音成为塑造大国形象纪录片的记忆点之一。
纪录片配音常是以客观叙述的语体,形成娓娓而谈的平行时空,随着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题材、构思、拍摄手段等多维度的不断更新,配音工作者的配音路径也在因时而变,以一种语感规行矩步,想满足全部的配音需求,是无法跟进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发展和配音工作变化的。任何一部纪录片一定蕴含着国家的宣传导向,只是从20世纪80年代,振奋人心的解说词和解说员“朗诵式”的配音,有着较为直白和浓重的教化色彩,逐渐转变为平民化、生活化与观众交流,宣教意味淡化,平铺直叙的讲述语感让观众沉浸于画面。所谓讲述感,是声音经过修饰后的“返璞归真”,是配音的更高层次,配音员需牢牢把握“二为”方针,把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的精神状态和关系本质藏匿于讲述中,并且积极把握万物和谐共生、祖国繁荣富饶的舆论导向,单凭作品想深度反映社会现实,画面唯美,往往是美中不足的,还要靠着配音员富有“人情味”的专业化语言传播,与观众建立思想联系,让观众实现价值重塑,最终的作品才能拥有较好的口碑。正如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作品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要在读者阅读中实现,而实现过程即是作品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的过程。
“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形式呈现,这是国家发展记录的勋章,也是我国对外友好交流的重要窗口,其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不容忽视,批量化的生产的确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内容和呈现形式,但如今优质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仍是百里挑一。作为纪录片的配音工作者,在前所未知的声音探寻中,更要进一步思索未来的道路,在深邃的人文地理长河中,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全新而伟大的突破,这对于彰显国家的文化形象,折射我国正践行着守护绿水青山的顶层设计,具有重大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