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平
(三亚学院 体育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游泳课程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体育与其他体育教学项目相比,受到来自场地及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等教学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技能掌握较慢,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应该积极尝试应用分层教学法,为提升大学游泳课程教学水平提供支持,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带动学生多项体育能力综合发展。
分层教学法也是差异化教学法,依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储备水平、新知识接受能力、潜能及发展倾向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针对不同小组设计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及方法。分层教学法保证同一层级的学生能力水平相当,学习差距较小[1]。由此,学生在教师针对性更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常见形式包括分组,以能力差异为依据进行差异化教学,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同一组内的学生之间竞争压力较小,学习氛围更加和谐。分层教学法较为集中地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实施分层教学法过程中需要了解和考察的关键;第二,层次划分方式需要依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第三,实施分层教学法不是服务于部分学生,而是实现不同能力层次和水平阶段的学生全部提高,都有明显的进步。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班级内部的分层教学也可以称作班级内部的分类指导。该种分层教学模式保留了整体的班级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差异划分三个不同等级,针对不同能力等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差异化辅导教学,安排不同层次的课后任务,最终进行分类检测[2]。因此需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参考依据不能是单一的考试成绩,而是需要从反应速度、创新思考能力、学习参与积极性、个人学习态度等多角度考量。了解学生的差异并进行分组后,需要设计分组目标,进行差异化教学,开展阶段性的发展评价和改进。
2.分层走班模式。分层走班模式主要是校方组织文化课考试,依据学生实际的文化课水平划分为三个或者四个能力层次,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分层走班实际上依然保留原有的班级形式,只有在学习固定科目的文化课程时,依照所属小组进行学习。分层走班与班级内部分层相比规模更大,流动性更强。依照更大数目的同层级学生为基础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层级[3],达到上下兼顾的效果,也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理解难度降低,成绩优异学生的拔高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分层监测动态学习。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进行分层,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动态变化和发展,也会有相应调整,为学生提供了进取向上的目标和信心。该形式符合核心技能教学理念,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提升和所在团体环境的重要性,进而能够立足实际思考当下的努力方向[4]。在教学方面,该模式不定期动态考查学生的变化,包括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提升情况等,设计新旧知识的综合型考核。对能力层次较高的学生则更关注开发其创新思考能力。
4.个别化学习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是以网络教学为主,设计重点在于针对不同能力层次及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机会,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个体参与价值感和满足感[5]。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教学内容、目标、材料、考核方向等各类资源,利用网络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分层学习。有系统的进阶提示作为指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达到一个知识模块的要求和目标后就可以自主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海量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搭配进阶、通关形式的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课堂教学分层互动模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互动模式实际上属于一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属于教师主导掌控和灵活应用的分层方式,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界定,依照教师的隐性分层来灵活实施。通过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储备情况、接受能力、互动积极性、性格特点等划分不同的小组,最终可以形成不同的学习小群体。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帮助和相互协作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分互动共同进步。课堂教学分层互动模式更加适合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同时巧妙利用了人际关系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协调个体的力量发挥了集体的促进作用。
6.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该种模式更多地应用于职业院校,主要依照学生最终的毕业就业方向进行分班级定向培养。首先是在入学初期对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未来就业和升学选择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给予正确的层次分级建议,按照升学和就业的不同目标分层培养。不同班级文化课程教学进度和难度相同,但是在知识标准方面有所差异。升学班级需要更加关注理论知识的掌握;就业班级需要更加关注理论结合实践,关注就业能力培养,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
综合来看,不同的分层方式适应不同的教学和就业要求。分层也主要依据智力测试结果及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如果依照科目进行,分层教学通常包括英语、科学、数学等多科内容的学习。分层教学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学期和年度,同时结合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变化进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分层教学法最大的缺点就在于管理上更为复杂,难度较大。
通过分析分层教学法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发现,分层教学法是最为符合因材施教理念的方法。大学游泳课程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法、目标、考核安排、过程设计都最大限度考虑了个体的差异性,最大限度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关注同一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整体的教学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同一层次内的学生相互之间的能力差异缩小也降低了其心理压力,使其更加有自信参与到游泳学习当中[6]。整体的学习氛围更加积极主动,对于游泳潜能发挥更加有助力。因材施教将成为未来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强调差异化教学的分层教学法未来也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大学游泳课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游泳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游泳课程中的蛙泳为例,不同的学生对于蛙泳的学习能力、自身基础及水性如何都有较大差异,所以完全统一的教学策略无法满足学习需要。通过分层教学法可以动态调整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大学游泳课程教学从简单的模仿到个人入水尝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人的进度和速度都不同。分层教学法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进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大学游泳课可以尝试分层教学法中的能力小组分层方式,实现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差异化分组,相互协助,互动教学,达到良性循环。
在大学游泳课程当中,教师的课程评价也是重要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情况都有差异,因此采用统一标准化的教学评价是十分不科学的,需要从差异性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评价。针对进步慢和学习缓慢的学生也应该积极鼓励,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重要。差异化的评价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有益,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师生之间的信任程度得以加深,课程开展更加顺利,差异化评价未来也将成为各大院校游泳课程评价首选的方法。
传统大学游泳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未能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差异化教学。实际上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此前已经有一定的游泳基础,还有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游泳方法,课程基本要求都能标准地完成;也有部分学生此前完全没有游泳学习和训练基础,因此下水游泳时有一定的恐惧心理。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教师统一的教学进度会导致有基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术而可以进入下一教学环节,但是零基础的学生还没能完全掌握所学,学习压力增大。
传统的大学游泳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同时由于游泳课程对场地、环境等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教学开展方式的创新和丰富存在较大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更多地关注正式学习前的理论灌输,学生大部分时间通过游泳技巧说明和动作展示来学习,陆地模仿较多,但是实际入水练习较少。这也是导致大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在互联网时代,游泳课程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很难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契合,缺乏优势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该探索更多可以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理念。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游泳课程开展都受制于硬件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由于游泳课程的开展需要建设游泳场地、游泳池,相较于其他体育教学项目条件要求更为复杂。有部分高校由于经费和场地限制等,会借用相邻高校的游泳场地,学生通过自由组队到邻校学习。由于场地使用频率高,人数较多,人员环境复杂,很难保证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对下水有恐惧心理,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和引导学习,会导致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参与度降低。
目前大学游泳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评价不科学的问题。学生对于包括游泳课程在内的体育课程有敷衍拿学分的消极态度,部分高校的游泳课程教师对待课程教学不够认真,教学评价不科学,没有缺课、基本完成书面课程考核就算课程通过,并没有实际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游泳技能。教师的消极敷衍态度直接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重视,也没有充分积极的意愿通过游泳课程掌握实际技能。此外,也有部分教师直接以能否自己独立游泳为判断课程学习情况的标准,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
从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游泳基础十分必要。实际了解情况包括学生的游泳基础、身体素质差异、个体学习能力等。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相关信息的了解,通过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游泳课程的看法和想法,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及策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因素。例如:没有任何游泳基础的学生可以组建基础班,有薄弱基础但是游泳技术不成熟的学生可以组建巩固班,基本掌握游泳技巧的学生可以组建提高班,将分层教学落实到位。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从实际出发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基础班、巩固班和提高班,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基础班的学生需要从理论内容学习和巩固入手,包括帮助学生熟悉水域环境,减少可能存在的下水恐惧感,逐步进阶到基础游泳动作、简单游泳技巧。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并给予其态度上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对于巩固班的学生在理论和基础技巧教学基础上,重点关注错误动作的纠正,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会的内容。针对提高班的学生应该关注游泳的耐力和速度训练。
分层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游泳课程开展需要依照教学计划来调整教学进度,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计划。针对基础班的学生教学计划更加细致,进度相对缓慢,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巩固班学生的教学进度应该相对快于基础班,对于动作的训练和指导更加要求准确度和熟练程度,增加训练强度;针对提高班的学生可以安排更多的自由训练时间,对个别不规范动作及时纠正,也可以选派提高班的学生辅助训练基础班和巩固班的学生。依照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进度,适应各个能力级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带动学生整体进步和发展。
分层教学法的目的是达到动态适应性的教学调整,因此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方法到教学评价都需要贯彻分层和差异化理念,提升教学的针对性。针对基础班的学生,只要建立起游泳信心和兴趣,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基本的游泳动作技巧,同时处于稳定学习进步过程中,就达到了基础级的教学及格要求;针对巩固班的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游泳动作,可以高效率完成游泳任务就达到了及格标准;针对提高班的学生,有实质性的动作技巧、耐力、速度等整体的进步视为合格。
分层教学法在大学游泳课程中的应用,不仅需要联系实际、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把控合理的教学进度、分层科学评价等,而且要提升分层教学法实施主体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大学游泳教师的专业游泳教学能力和分层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同等重要。只有教学主体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分层教学能力,才能保障各项分层教学措施有效实施。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和认同分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才能融入教学实践感受,愿意积极主动地调整和优化个人教学方案,为游泳教学水平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大学游泳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方法更新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的必然需求。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体游泳学习的差异化目标。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实施分层教学,结合分层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依照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进度。同时根据各层次情况进行分层评价,不断提升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大学游泳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