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下个人信息存储共享治理

2022-12-22 06:07:50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35期
关键词:体系结构储存个人信息

周 滢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兰州 730000)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带来了空前的经济效益。国内外有关人士都十分关注有关技术的发展,并不断地进行各种体系结构的研究与试验,大家一致希望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是一种解决信息共享难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目前,世界各地、各个产业都十分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已有一定的研究结果。国内外有关部门正逐渐探讨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从节约资源、降低投资和提高效率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交流由点对点逐步过渡到中心化,SOA结构的提出给了新的思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信息分享的新一轮的探索浪潮已被大量地运用到了数据中心的构建之中,并对其在共享平台上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从“点对点”提供信息互动共享,到“从中间件”到“面向服务”的转变,云计算的兴起为“信息共享”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也为“信息共享”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空间。

1 云时代下个人信息存储共享产生的新问题

个人信息是一种能够辨认出某一特定的人的数字、符号及其组合的信息集合。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一些机构可以通对互联网将大量的个人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储存,然后传送到谷歌和亚马逊这样的运营商那里,通过智能分析、关联和深度的分析,将这些数据传输给公共管理、电子商务和网上社交等领域的使用者,个人信息数据将会被公共机构、私人机构和个人所使用。在云时代的视角下,个人信息储存与共享的完整的供应链已经成型。

1.1 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具有隐蔽性

由于侵权行为自身的非法性和违法性质,使得非法经营者和个体在侵权时常常采用隐蔽手段。而且,大多数的私人资料都可以被非法地进行拷贝处理而不被发现,这使得侵权行为更加隐蔽。网上大部分的数据都是即时的,如果用户的个人资料被侵害,那么很难在网上找到证据。另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隐私侵害,往往是一种很难被发现的技术,使得获取侵权行为的取证变得更加困难。比如cookie在搜集个人资料的时候,一般的使用者很少会察觉到其存在[1]。此外,将自己的信息以电子方式存储和传播到网络上,更加便于不法商家和个人删除、处理这些信息,而且这些操作都是不易留痕的。

1.2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结果无法预见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传播速度快和信息传输不易控制等特性,而且由于其容易被记录、复制和处理,一旦信息被侵害,其侵害的结果会在很快的速度中被放大。即使是当事人请求侵权方尽早将其删除,但由于网上的信息量太大,因此也很难彻底清除,导致严重的后果。在手机网络的今天,很多人都是没有防范意识地将自己的资料透露出去,并没有太多的自我防护能力,比如随便填了一个APP帐号,或者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因为某些原因把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都告诉了别人。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具有多个节点的开放性的空间,每个节点都有被泄露的风险,所以一旦用户的隐私遭到侵害,很难及时找到问题发生点。另外,由于互联网本身的复杂程度,使得利用常规的检索方法难以找到泄露点。

1.3 个人信息被非法商家利益化

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时代,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通过互联网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来获取客户的需求。因而,消费者的私人资料就成了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分析与竞争的争斗工具。相对于传统的石油、煤炭、燃气和矿产等实体经济,公民的个人信息资料,特别是互联网使用者的个人资料,已经是企业在数字化时代获取用户的重要资源。这就导致了一些人、组织和企业在没有得到其本人许可的情况下,非法地收集、截取和销售互联网上的个人资料,从而导致了许多人的个人资料被泄露,从而对公民的财产和身心造成损害。

2 基于云计算构建个人信息存储共享的思路分析

许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建立云计算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弹性计算等多种业务。在国内,有关公司等通过使用云技术,搭建了一个数据中心来集成基础的平台,将海量的共享数据进行存储,并在这些平台上提供信息共享、发布和信息追踪等方面的应用,以达到更高的服务水平。云计算具有资源共享、处理大量数据信息工作和运算速度快等优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而在信息资源的共享过程中,要获取海量的数据资源,同时满足海量的资源和业务需求,在资源的检索和比对中,就必须具备足够的运算能力[2]。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方面,云计算的运用将会推动信息共享平台的迅速发展。

2.1 云计算构建个人信息存储共享的架构底层

在云计算的架构底层,是信息存储共享的基础资源,其利用互联网的连通性,把所有的硬件都集成到一起,组成一个基本的资源库,解决了信息共享和服务储存问题,并为资源库带来了巨大的运算性能。由于个人的信息系统种类繁杂,其所包含的信息和相互交流的信息量很大,很难将海量的信息集中在一个单独的数据库或者服务器上,因此,利用云技术构建一个基础的资源库,是实现云计算的重要前提。云计算架构是基于数据集成技术和计算技术,利用计算搜索技术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业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共享中的服务获取问题。

2.2 面向服务的SOA架构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应运而生。面向SOA的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SOA是将应用程序作为一种业务形式向外部供应的一种方法或体系结构,也可以在SOA体系结构中通过重组来实现使用者所需的集成功能。其可以在一个软件中以一个程序的形式被调用。为便于调用及调配服务,一般使用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来进行发布。ESB是一个介于业务呼叫方与业务提供商的中间部分,其负责对监测业务进行管理,并利用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用户可以获得高效的服务。ESB外部可以为用户实现同步或者非同步的调用,从而提高了访问的灵活性。SOA是一个以应用为服务的模型,其首要目标是解决问题。在信息分享的发展过程中,单个的业务总线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了资源的共享和交换的低效率。若使用层次式的分配结构,会造成服务总线的数据传递不畅,造成新的信息“孤岛”,上层服务总线的压力很大,难以进行数据的分享和交流,而且服务管理和发现技术还处在摸索的过程中。

图1 面向SOA的整合框架

2.3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共享平台

对基于SOA的共享平台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扩展,使云计算架构更加符合个人信息存储共享的要求,从而使这2个体系结构更加灵活、相互补充。SOA体系结构使商业应用程序与商业实施之间有一种松散的耦合关系,SOA体系结构无须考虑服务的特定平台或服务的扩展度,而仅考虑到其服务的品质和所使用的有关协议。SOA集中于业务与业务应用的联系,云计算为商业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模型。SOA以服务来实现业务应用的灵活性,而云计算则是SOA服务的基础,其能够确保SOA的可扩充性和可伸缩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多种应用对服务的需求、海量的服务地址、服务的匹配计算、共享的数据分发和数据的存储需求。在资源分配上,云计算架构确保了共享平台的灵活,而基于服务的概念则在功能上确保了其灵活。云计算与SOA融合如图2所示。

图2 云计算与SOA融合

3 云计算个人信息存储共享体系的选择

所谓的信息指的是具有某种意义和特殊价值的数据资料,这种数据资料可以采用空间传递的方式,也叫作通信、传输等。但是,在同一时刻,也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把信息传送出去,这个过程就被叫作记忆、存储。因此,信息存储的实质是“跨越时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储存是信息传送中必不可少的过程。现代的信息储存技术已远远超出纸质资料的范畴,呈现出数字化、批量化和网络化等特征。在当今的经济时代,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而储存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媒介,可以让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持续、发展和增值。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存储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新的存储架构、互联技术、新协议及新的规范给使用者带来许多选项。储存系统已经从后台转移到了前端,与服务器分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3.1 直连式存储(DAS)

DAS是指将硬盘作为外部器件,通过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或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总线与普通的服务器直接相连。DAS体系结构简洁,数据处理“以服务器为中心”,适合少量服务器的使用,例如校园网路与小型商业网路。然而,DAS系统中,服务器管理时,为其他的应用程式提供执行,而信息则要透过服务器进行储存与传送,造成大量的内存与CPU的占用,造成可能的I/O卡顿,因此使用者的数目增加时,储存效能降低,而服务系统发生异动,造成信息数据无法使用。此外,DAS系统扩展能力差,不能进行存储数据的共享。

3.2 网络附加存储(NAS)

NAS是一种将储存装置与已有的局域网相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及文件级服务的信息存储方式。NAS体系结构是“以数据资料为核心”,利用专门的数据服务器,将数据储存与应用程式分开,使使用者能够借助储存装置进行即时数据存取及访问。NAS是以TCP/IP和标准的文件分享协议为基础的,可以在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实现数据的共享;NAS不需要对原有的网络进行改装,整体造价低廉,采用集中式的NAS存储方式,方便系统的管理与维修。NAS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即时接入”的产品,其物理定位具有灵活性,可以在不中断的网络中添加或设置存储,以适应24 h的业务需要。NAS由于使用了文档I/O模式,无法适应大规模、连续性的数据传送,而且还会占用较多的带宽,所以NAS更适用于具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同时又要进行大规模的文件共享的情况。

3.3 存储区域网络(SAN)

SAN是以特殊的互联方法将存储装置和相应的服务器相连的一种高速的专有子网。SAN体系结构“以网络为中心”,为企业提供资料储存业务。该存储方式利用可扩展性的网络化拓扑,把数据存储集中于一个相对的内存分区网,使SAN的任何节点可以进行多个可选的数据传输。SAN根据所使用的存储技术,可以划分成3类:FC-SAN,IP-SAN和InfiniBand SAN。FC-SAN采用光纤信道将主机与存储器进行通信,提高了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处理能力,扩展性好,带宽高,管理简单,可靠性高,容错性高,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然而,FC-SAN的体系结构更精密,且装置价格高昂,因此其实施费用高昂。IP-SAN采用当前广泛应用的IP网架构,能够降低SAN的建设费用。该系统利用iSCSI技术,将SCSI的信息直接转换为以太网包经互联网进行传送,实现了远程海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新一代TCP/IP的建立将会使IP-SAN得到广泛的使用。InfiniBand是一个新兴的I/O架构,是IA-64的一个主要的存储器技术。该方案利用了以信道为基础的串行链路和点对点的网络拓扑,有效地克服了由PCI总线引起的通信问题。采用InfiniBand技术实现SAN与光纤信道及IP技术的兼容性,使得SAN网络的互联更加方便、网络传输速率更大、网络互联互通更高,因此其在实际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4 云计算个人信息存储共享发展方向

未来云计算个人信息存储共享包括3大技术,第一种是数据共享、数据备份和共享数据的查询。第二种是非关联式数据库技术,用于共享平台统一公用基础信息和高频共享交换数据的存储,同时便于扩展和备份。第三种是数据格式转换技术,将关系型数据库转化为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格式转化技术。从存储架构上看,DAS逐步发展为以NAS、SAN为代表的个人信息存储技术。SAN以其出色的性能,出色的稳定性和可扩充性而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NAS以其明确的市场目标和较高的性价比优势赢得了许多客户的喜爱。NAS和SAN是目前最主要的2种个人信息存储方式,都具有优势和劣势,有着自己独特的应用前景。在实践中,这2种方法可以合并为一种体系。SAN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很强的数据传输能力,并且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NAS则能在客户机中分享档案,因此NAS可以在平常的工作中使用。3种不同的存储器互联技术,如光纤信道、iSCSI和InfiniBand等,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将来会形成各自占有不同的市场、多种协议混合互补的情况。虚拟存储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虚拟存储技术是把不同种类的物理存储装置集成到一个虚拟的内存库中,可以实现对内存的有效平衡,并能合理地实现数据的处理,使数据的存储性能得到最大化。

5 结束语

由于个人信息存储容量的日益扩大,对信息存储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个人信息存储共享的管理与资料的安全保障等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采用虚拟化的存储技术来实现各种存储技术的集成,必然会是未来存储技术的主流。

猜你喜欢
体系结构储存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3:54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2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绿色中国(2019年14期)2019-11-26 07:11:44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基于粒计算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超网络模型
作战体系结构稳定性突变分析
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航天器控制系统自组织体系结构
冬眠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