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2022-12-22 07:44:00苏丽西农钰红刘桂瑛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执业医疗卫生医务人员

陈 媚,苏丽西,农钰红,苏 婵,刘桂瑛*

(1.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2.钦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钦州 535099)

工作倦怠指个体在长期工作重压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反应[1];工作满意度通常是指个体在组织工作过程中,对工作内容本身及其与工作有关的各方面内容有着良性的心理状态反应,其中包括工作环境、工资薪酬、津贴补助等[2]。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不可少的内容,承担着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3]。因此,基层医务人员是村民身心健康的“监护人”,也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捍卫者。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将直接影响“健康中国”规划目标的达成。根据《中国卫生计生统计年鉴》调查结果显示,自2014年以来,我国基层卫生人员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约每年减少3万~4万人,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对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4]。基层医务人员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的乡村振兴。近年来,为提高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和调节其身心健康。相关文件指出,全国一线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切实保障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提高职业认同感,相关部门从配齐医护装备、保障饮食睡眠、疏解心理压力等方面做出了努力,以缓解当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留用难等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广西兴业县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缓解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取2021年7—9月广西兴业县180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医务人员所在的机构为一级甲等及以下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无法理解问卷内容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研究方法,对广西兴业县的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93.89%。

1.2.2 调查工具(1)人口学资料问卷。该问卷由研究者在参考文献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工作机构、最高学历、工作年限、所学专业、职称、工作岗位等。(2)自编工作满意度问卷。在研究目的基础上,自编工作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基层医务人员对工作环境、工作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对离职的看法等条目。旨在调查基层医务人员对所在工作机构的主观看法和态度,为后续的调查研究提供参考。(3)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MBI-GS)。由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等编制,国内学者李超平等[5]翻译并引进国内,同时做了进一步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包含3个维度16个条目,其中情绪耗竭5个条目、去人格化倾向5个条目、个体成就感减少6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4。量表采用Likert 7点计分法,与自身情况完全不符合计0分,完全符合计6分,得分越高工作倦怠感越高,其中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反向计分。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工作倦怠和工作状况之间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工作机构上看,主要以一级甲等医院(51.48%)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14%)的基层医务人员为主;在性别构成上,女性(55.62%)比男性(44.38%)多;在年龄上,主要以<45岁(72.78%)的人群为主;最高学历为大专的占50.30%;专业以临床医学(46.75%)的人数最多;在工作年限上,以工作11~15年(24.26%)和>20年(28.99%)的人群为主;在职称上,初级职称(47.34%)人数较多;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以执业助理医师岗位、注册护士岗位和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为主,占总人数的72.19%。

2.2 不同人口学资料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资料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2 不同人口学资料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项目 类别n 工作满意度 χ2P工作机构 一级甲等医院一级乙等医院一级丙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990.04性别 男女28.950.22年龄81.380.86最高学历44.820.61所学专业93.310.56工作年限102.310.31职称87 12 14 56 75 94 24 48 51 35 11 53 85 31 0 79 46 16 23 5 29 33 41 17 49 51 80 2983.220.17工作岗位<25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0岁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其他医学相关技术专业非医学相关专业<5年5~10年11~15年16~20年>20年未评及不详初级中级副高正高执业医师岗位执业助理医师岗位注册护士岗位药师岗位技师岗位其他卫生技术岗位管理岗位9 0 2 1 37 39 12 3 46 11 19.80±5.11 23.08±5.38 19.14±6.27 20.71±4.89 21.73±4.97 19.15±5.11 20.13±5.10 20.08±5.38 20.80±5.77 19.63±4.48 21.27±4.61 19.25±4.73 20.77±4.91 20.74±6.48 0 21.58±4.85 18.22±5.28 21.31±4.70 20.38±5.23 15.40±3.36 20.24±4.78 19.36±5.62 21.83±5.39 20.47±5.70 19.61±4.69 19.76±5.11 20.34±4.68 20.75±6.51 21.33±6.06 0 24.45±4.55 20.97±4.81 18.23±5.01 21.08±5.14 25.00±7.00 19.85±4.67 17.36±4.98 166.090.11

调查结果显示,所在工作机构不同,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会受到影响。工作机构为一级乙等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评分比一级甲等和一级丙等的基层医务人员高(P<0.05)。

2.3 不同人口学资料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资料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评分比较(±s,分)

表3 不同人口学资料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评分比较(±s,分)

项目 类别n 工作倦怠 χ2P工作机构 一级甲等一级乙等一级丙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2.890.02性别 男女60.560.49年龄298.220.13最高学历136.820.17所学专业255.940.28工作年限269.980.12职称87 12 14 56 75 94 24 48 51 35 11 53 85 31 0 79 46 16 23 5 29 33 41 17 49 51 80 29210.970.08工作岗位<25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0岁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其他医学相关技术专业非医学相关专业<5年5~10年11~15年16~20年>20年未评及不详初级中级副高正高执业医师岗位执业助理医师岗位注册护士岗位药师岗位技师岗位其他卫生技术岗位管理岗位9 0 2 1 37 39 12 3 46 11 41.20±15.68 43.42±25.96 36.21±14.83 39.25±15.73 42.34±16.85 38.68±16.06 39.96±18.05 37.88±17.40 44.02±16.93 37.91±12.83 42.18±16.41 38.49±17.39 40.39±15.10 43.10±18.42 0 41.77±14.95 37.50±13.23 45.19±16.51 40.30±24.66 27.20±15.48 38.41±17.24 42.42±16.54 40.93±20.15 42.41±13.36 38.71±13.71 36.20±14.77 40.99±17.89 45.64±15.76 40.67±8.96 0 44.85±9.79 42.57±18.17 36.05±13.53 47.17±18.05 45.67±45.63 38.09±16.95 39.64±13.16 413.780.04

从工作倦怠评分比较中可以看出,工作机构为一级甲等和一级乙等医院的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评分更高(P<0.05)。药师和技师岗位的工作倦怠评分高于注册护士岗位(P<0.05)。

2.4 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的相关性分析(见表4)

表4 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去人格化倾向(r=-0.331,P<0.01)、情绪耗竭(r=-0.378,P<0.01)呈负相关关系。情绪耗竭与个体成就感减少(r=0.198,P<0.05)、去人格化倾向(r=0.765,P<0.01)呈正相关关系。个体成就感减少与去人格化倾向(r=0.153,P<0.05)呈正相关关系。

3 讨论

3.1 积极干预负性影响因素,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层医务人员所在的工作机构会影响其工作满意度(P<0.05)。有研究报道[6-8],某地医院医务人员执业总体满意度较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层医务人员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会直接影响其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创建适宜的执业环境可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感和组织认同感,能够缓解基层医务人员的离职压力,改善医患、护患关系,进而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本研究中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年轻化,<45岁的人员占72.78%;最高学历以大专为主;职称主要为初级及以下,占77.52%,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9-11]。表明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学历、职称和队伍稳定性仍有待提高。所在机构的工作环境、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发展状况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因此,首先要从基层医务人员的切实需求出发,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重视和财政扶持力度,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执业环境,逐步提高基层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其次,给予基层医务人员足够的外出交流、学习和培训机会,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促进基层医院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也能正向影响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最后,出台相应政策以吸引高学历医疗人才从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健康中国”。

3.2 改善医疗执业环境,缓解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感

良好的执业环境是确保医务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医务人员工作的独特性和高负荷性,都将影响其心理调适和工作倦怠感。本研究显示,基层医务人员所在工作机构和工作岗位对工作倦怠评分有影响(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一级甲等和一级乙等医院的基层医务人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要进行的操作和处理的事务较多,承受的压力较大,其工作倦怠得分高于一级丙等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医务人员。此外,药师、技师岗位的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得分较高。药师在指导和参加药品调配工作、负责药品检验、配合临床研究、回答相关用药说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而言,不管是医务人员、患者还是家属,对于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缺乏,这无形中会使药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增大[12]。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技师工作的人员包括医、药、护、技四大类[13],例如在放射影像学科、检验科、口腔科等门诊或科室的医生、护士、药师和其他技术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求技师具备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而且能配合医师进行复杂的技术操作、参加相应的诊疗工作、不断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科研工作。技师在医疗卫生机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技师所在医院级别、执业环境和医疗资源的调配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技师的工作倦怠感[12,14]。基层医疗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关注力度,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对策,重视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同时,基层医院管理者应结合基层医务人员的人格特征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进行人性化岗位调整和优化管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度。从细微处做出整改,缓解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感,减轻其负性压力,从而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3.3 关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感,为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建言献策

本研究显示,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呈负相关(P<0.01)。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受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即工作满意度越低,工作倦怠感得分越高。自2009年起,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并逐渐普惠于民。从实施以来,服务项目日益增多,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逐步加大,工作负荷不断增加,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产生较大影响[15]。除了需要完成执业场所要求的基本任务之外,还肩负着为居民和村民进行健康知识普查、宣教、紧急事故处理等重任。在本研究中发现,基层医务人员所在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岗位对其工作倦怠影响较大。医务人员所在医院的社会地位、工作收入、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都会对工作倦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不再止步于基础层面,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基层医务人员而言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基层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施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从减免工序、应用高科技设备以及关注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等措施入手[16],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分析引起基层医务人员发生工作倦怠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缓解其工作倦怠。此外,知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基层管理者还需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院内院外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学习方案,利用资源共享平台的优势,为其提供适宜的学习途径;有针对性地派基层医务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学员学成后在院内进行知识普及,以达到“一人学习、全院受益”的效果,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知识水平。只有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得到有效缓解,才能提升其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进而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4 结语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关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探讨其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从改善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关注职业发展前景态势以及切实需求出发,提供缓解其工作倦怠的方案和措施,逐步提升其工作满意度。由于本研究样本来源较为局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此外,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后期应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干预和随访调研,并探讨干预措施对缓解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和提升其工作满意度的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执业医疗卫生医务人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医学与法学(2020年3期)2020-09-18 09:21:28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人大建设(2018年12期)2018-03-21 06:00:30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22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8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4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2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0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2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