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力久
(天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考察时,对天津市的发展提出了“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即“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天津视察调研,对天津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其中“三个着力”思想起着开篇引领作用。十八大以来,在“三个着力”思想的指引下,天津市在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党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探究“三个着力”思想的理论逻辑,总结过去十年在“三个着力”思想指导下天津市的发展建设成就,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社会的发展建设。
“三个着力”要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为解决社会发展建设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而产生的。要深刻理解领悟“三个着力”要求,就要从其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入手。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社会不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入新时代,低质量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不足以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提供强大动力,有悖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核心内涵是,创新产业驱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契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特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提出的,用以区别抽象的人的一种概念,指参与社会实践、有社会关系、有需要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包括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保障人作为“现实的人”的需要,也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财富与日俱增的同时,部分人群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也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需要克服贪污腐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的问题,还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只有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才会提高。只有党的领导组织能力加强,党的政策执行效率才会加强,社会治理水平才更能凸显。
“三个着力”要求是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对天津发展提出的要求。2013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的第一年。在2012年11月15日刚当选的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谈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三个重大责任,即“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这三个重大责任同时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着力”要求的现实背景是,天津市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偏重偏旧、新动能后劲乏陈、资源环境难以为继的一系列问题。天津市面临的难题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的发展阶段,急需切实有效的新理念新思路来代替旧模式。“三个着力”要求以经济、民生、党建思想的新发展为切入点,是解决社会发展建设现实问题的重要突破。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市考察时,天津面临的经济困境与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密不可分。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一些高污染企业带来的环境破坏等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三个着力”要求及时为天津市指明了新的发展思路,十年来天津市在“三个着力”要求的引领下,积极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一是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天津港就是天津市积极融入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大局的典型代表。二是坚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旧有产业增长乏力的发展背景下,就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是推动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年来,天津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进展。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环境友好。天津市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证明,兼顾创新、环保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就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2021年,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内的13家单位与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1家央企新设机构173家,京冀投资到位额占天津全部引进内资的比重超四成,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企业中,1/3为京企。”
“三个着力”要求指明了民生工作的新方向,开展多方位、立体式的民生工作才能满足新时代民生建设的要求。保障民生首先是保就业,天津市一直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开展下岗人员就业帮扶、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帮扶等就业精准帮扶政策,紧盯重点群体就业,“2012—2021年,天津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65.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十年来,天津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持续增加。天津市在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年来天津市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幸福感的民生软指标建设。在城市里,积极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天津市市区最大的棚户区红桥西于庄片区自2013年起开始改造,“完成搬迁11 000余户,拆除房屋15 000余间,25 000余人实现安居梦。”[1]在农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包括农村垃圾清理,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厕所改造,乡村公路建设改造等工作。行动开展三年以来,农村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天津市在“三个着力”要求指导下正在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天津市每年推出的“20项民心工程”建设显示了天津市保障和民生工作水平每年都在提升,2022年的民心工程中还加入了治理城市噪音、支持群众健身等内容。
新时代党的建设要在社会治理中起到“主心骨”的作用。社会治理的难点在于基层,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如矛盾问题化解排查、基层群众问题反映、突发情况应急处理等。社会治理中还面临着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党的政策方针落实到社区、村,落实到每一个人。要破解这些问题,就需要优化党建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天津市在“三个着力”要求引领下,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2019年初,天津市正式出台“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的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工程,“将全市视作一个‘战区’,区、街镇、社区(村)层层划分为‘分战区’,赋予街道对区职能部门‘吹哨’调度权、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各战区党委书记是该区域社会治理第一责任人,夯实街道战区地位,确保党的领导‘一根钢钎插到底’。”[2]天津市在“三个着力”要求的引领下,党建水平迈上了新台阶。首先是基层治理体系的全面改善。“战区制”坚持加强了党的领导,给予基层“分战区”更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让区职能部门与街道对接工作,就是让区域内党建、民政、城市管理、环保、食品安全、禁毒、消防等各类资源直接对接到居民,强化了职能部门的源头治理,让基层治理的情况真正得到双向的反馈。同时,基层治理中还加强了科技应用,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津治通”建成,实现了对党建、综治、数字城管等信息资源的科技整合。此外,天津市创新加强党建的工程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发展。借鉴近年来历次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期间的科学精准防控经验,及时扑灭阻断了疫情蔓延,这与基层对封控隔离等措施的执行能力密不可分。
“三个着力”要求由经济、民生、党建三个方面组成,是三维一体,逻辑严密的科学理念。“三个着力”要求不仅仅包含经济、民生、党建三方面内容,而且以经济、民生、党建的改革发展为抓手,统揽社会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科学的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建设至关重要。总结天津市十年来践行“三个着力”要求的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但是,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确保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态势。但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良性健康发展密切相关。首先,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稳定的财政收入,确保了提升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项目开展的资金;其次,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发展也为居民收入上涨、保障提升就业质量提供了实现的基础;最后,良性增长的居民收入、就业情况、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给城市发展口碑带来了提升,促使高质量优秀人才持续输入,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基础,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建设关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进行改革发展建设的主要目的,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让人民拥有更好的生活,可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进行社会发展建设的宗旨。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更高水平,科技发展进入更高层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人民开始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意味着人民对于民生需求的标准提高了,不仅对于原来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民生保障有了更高标准,而且在养老、卫生、环境、社保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民生需求就是我们党工作的方向,必须努力满足新时代人民更高层次的民生需要。针对新的民生诉求变化,我们的工作首先要转变思路,广泛听取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打开民生工作的新思路。其次,要紧随时代步伐,利用科技手段更新民生工作方式方法。同时,必须让党建在民生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起着统领全局的领导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求“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4]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要保持党的执政活力,必须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于能否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政策方针起着决定作用。有了坚强完善的党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才能贯彻落实到社会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关乎全局发展,实现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的目标离不开党的领导,高质量发展与改善民生更依赖党的领导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