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广播电视台:李芳菲
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是对社会痛点问题以及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准确提炼地报道,从而获取一定的社会关注度。然而由于采访的主体、采访的对象以及采访的环境等等客观因素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导致不同的采访难易程度也存在不同,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者的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强大的应变能力是保证新闻记者出色地完成每项采访任务的前提,新闻记者应当能够敏锐地捕捉重点信息,与受访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引导受访者传导有效的信息,保证新闻采访任务的有效性。
在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面对外界的各种突发情况以及危急情况时,对有碍于采访顺利进行的事件进行处理的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应变能力,新闻记者应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记者能否顺利地完成预计的采访工作。新闻采访现场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因素都可能会打破原本的采访计划,因此对于广播新闻记者而言,具备敏锐的应变能力是重要的职业素养,决定了新闻的整体质量。
新闻工作者的应变能力具体包括以下的三方面内容:首先是保证采访过程的流畅性,由于许多采访工作没有办法开展提前的准备,新闻工作者也有可能会对采访现场环境不太熟悉,因此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都会对新闻工作者的采访造成干扰,甚至可能会对采访造成较大影响,直接导致采访过程中断或采访失败,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优秀的应变能力来应对采访过程中的各种突发因素,第一要求就是要保证采访过程的流畅连贯性。其次是保证能够灵活地应对采访过程中的各种事项,由于在开展新闻采访前通常无法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准确的预测,也无法保证采访能够按照流程进行,因此在进行采访时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对受访者的情绪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并能引导受访者当事人积极配合采访工作。最后保证采访过程的独创性,由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通常较高,新闻工作者为了使得自己的采访新闻得到更高程度的关注度,应当在采访过程中注意挖掘关键信息,避免采访套话和采访范式,能够从当事人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深入地挖掘,与受访者产生深一步的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意义、有吸引力的真实采访新闻。
为了提高新闻的整体质量,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能够保证采访的流畅性、灵活性以及独创性,使得新闻采访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促使民众获得最可靠的新闻信息,这也就要求新闻记者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如果新闻记者不具备这种应变能力,那么他们就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在采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会直接导致新闻采访的中断或失败,给广播电台带来程度不同的损失,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和提升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十分重要,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能否展现出充分的应变灵活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其捕捉新闻的敏锐程度有关,新闻记者应当具有敏锐的感知,对于未发生的新闻以及已经发生的新闻应当具有一定的感知力,能够对其中未被人发觉到的、未被捕捉到的、具有意义的要点进行捕捉,从而从这方面入手,对新闻进行深入程度的挖掘,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记者相当于提高了在采访过程的独创性,保证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能够随机应变的挖掘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新闻记者是否对于采访对象具有很好的敏锐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记者的判断力,只有新闻记者对于新闻报道具有正确的判断,掌握正向的舆论氛围,挖掘有意义的信息,报道真实的新闻,才能够取得很好的新闻报道反馈,保证新闻的价值;一旦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进行了错误的判断,轻则会使新闻关注度下降,重则可能会对社会舆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新闻记者应当锻炼自己对于新闻关键信息的捕捉敏锐程度,一方面新闻记者可以多多阅读借鉴优秀的新闻报道案例,学习报道思路,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应当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保障新闻采访的内容与深度符合大众认知。
新闻记者的应变能力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新闻采访的现场锻炼出来的,良好的应变能力是指新闻记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采访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对受访者的情绪进行准确的把控,使得采访不脱离主题并能够得到有深度的信息。因此新闻记者首先应当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受访者的各项特点,聚焦事件的整体,挖掘采访的关键信息,重点关注尚未被其他记者注意到的关键细节,对此进行深入地挖掘,在补全事件信息的同时也保证了采访内容的独创性。新闻记者也应当将获得的各个细节信息进行组合,从而推断出深入的更具有意义的信息,保障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另外,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现场突发情况或受访者的突然抵触时,新闻记者为了保证新闻采访的连续性,必须能够根据现场采访的实际情况进行迅速地调整,例如以下的两种情形,新闻记者的应变能力不足可能会引起受访者情绪改变:比如,当新闻记者的提问涉及受访者的隐私时,很容易会引起受访者对于采访产生抵触情绪,导致采访难以进行,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进行正式采访前应当提前对受访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尽量避免触碰受访者的雷区,引起新闻采访双方产生尴尬,对采访进程造成影响;还如,有些记者在进行提问时可能会连续同时地提问多个问题,导致受访者回答逻辑层次不清晰,导致新闻采访获得的信息没有层次,在后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无法把握关键信息,因此新闻记者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对受访者进行引导,引发受访者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获得更能够代表民生的新闻报道。
实际上,新闻采访也是新闻记者与受访者进行直接深入面谈的一类社交活动,新闻记者与受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会对采访进程产生直接的影响,会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能否顺利进行,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当重点避免受访者产生过大的情绪变化。也就是要求新闻采访者能够在采访的全程对受访者的情绪状态进行密切的观察,通过注意自己的语气以及说话方式,使得受访者积极配合采访工作。而受访者愿意主动地向采访者透露更多的信息是新闻采访的进一步的要求,这就要求新闻采访者与受访者能够建立更深入一步的情绪联系,保证受访者能够发自内心地愿意对记者产生信任,从而愿意说出更多的信息,使得采访得到的信息贴合实际,发挥新闻的最大价值。一些记者有时对于获得新闻信息很急切,在采访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采访进度而不顾及受访者的心情变化,只顾着向受访者提问,可能会引发受访者对于采访过程产生不舒适甚至反感,对采访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采访失败,因此新闻记者应当切实提高自己对于采访过程中受访者情绪的把控,当发现受访者情绪不对时,应当及时调整采访策略,抚慰受访者心情,创造有利于双方进行交流的沟通环境,使得采访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由于在进行新闻采访时,提问方或是说与受访者进行沟通的一方往往只有新闻记者一个人,因此在采访过程能否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是直接取决于新闻记者个人的判断,因此新闻记者应当能够对整个采访工作进行完整统一的把握,保证整个采访过程不偏离中心。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能够对采访内容进行足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运用合理的提问技巧,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深入内在价值。另外新闻记者深入可以对提问问题进行提前的设计,但是无法预判受访者的回答,而受访者的回答可能会直接关系到新闻记者后续的整个采访走向,当受访者的回答与预期不匹配时,新闻记者应当能够找准重点,及时地对新发现的要点进行追问,以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剖析新闻背后的深入价值。这种应变能力需要新闻记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进行锻炼和学习,既要保证新闻采访循序渐进使得受访者愿意配合采访工作,又要保证采访过程直截了当,运用一定的采访技巧挖掘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信息。
当前各类信息充斥着人们生活,互联网的普及扩大了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途径以及获取的信息的种类,如何使新闻报道获得大众的关注是新闻记者的重要课题。而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将直接影响新闻记者输出的新闻质量与价值,为了提高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新闻记者应当不断地借助各类方式方法,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采访过程中展现的应变能力,提升自己对于新闻关键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关注建立培养自己与受访者的情感联系,注意采访提问的方式方法,从而保证采访过程中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以在采访过程中获得第一手的最有效的新闻信息,给社会提供最真实、最丰富、最准确的新闻报道,使得广播电视台新闻不断取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