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转型与发展

2022-12-22 13:47:41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徐傲寒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电视广播转型群众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徐傲寒

当前新型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广播所面临的受众面积在逐渐缩小,电子设备的大众化,使电视广播替代的产品层出不穷。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重视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转型与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地调整转型变化措施,满足市场变化,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加上外部环境的压力,地市级的广播电视的转型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难点,想要在全媒体的环境下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提高生存能力,就必须正视整个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及时地总结发展相关行业的成功经验。

1.新时期下地市级电视台转型发展的背景

当前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上近些年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及对于新闻时政的鉴赏水平不断的提升,对于电视广播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地市级的广播电视台的转型与发展,不能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故步自封,需要借助当前时代发展的红利,积极利用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的驱动需求和新型媒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地市级电视台广播的转型升级。

1.1 新型的媒介环境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平常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技术发展元素,像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传感技术、直播媒介等等,都构成了当前信息时代下高科技背景环境,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媒介环境以及相关的信息发展。并且近些年来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以及大量自媒体的创作,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一些短视频的制作成本低,门槛不高,并且受众十分广泛,加之传统的地市级广播电视群众基础差,并且时效性不高,内容过于陈旧,自然在当前新型自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无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所以,在面对这种新型技术背景下的媒介环境,地市级的广播电视想要高速发展,需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元素的创新和融入,不再故步自封、一家独大。

1.2 政策背景环境

当下社会的发展,对于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融合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政策支持,不论是国家政策制度层面还是对于传统媒体的发展都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并且要求相关的电视广播以及传统媒体尊重新闻传播发展的规律。将互联网的思维及时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技术运行之中。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作用,深化相关平台的管理模式以及平台的搭建,具体的运行和信息渠道的来源等等。因此,国家对于相关行业的政策配套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且,相关的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也注重相互配合协作,加强监督,进一步为全媒体时代下的传统电视广播转型提供了政策的支持。

1.3 大市场的环境

当前我国的电视台的技术发展一直处于政府单位的管理体制之下,属于事业单位,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之下,一些电视台就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局面,并且各个组织之间也是自我管理。这种传统的运作方式在过去有着稳定的保障和优势,但是随着当前市场大环境趋势的变化,更多的新型媒体的冲击以及新闻媒体等众多有价值的新用户下沉,门槛变低,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对于传统的电视广播形成了致命的冲击。并且电脑手机以及新型的媒体的出现,对于以前热衷于电视广播的用户流失,更多的用户不再关注电视广播。这就导致电视广播本身因为广告生存的局面被逐渐打破,形成一定的闭环。市场大环境下使得用户流量逐渐缩小,加上新型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广播电视台如果一味地关注广告,使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那么势必会被新型的媒体抢占市场。所以,面临转型,寻求创新发展就是当前地市级电视台的唯一发展出路。

2.全媒体时代下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的现状

地市级电视台是整个广电行业数量较为庞大的一支队伍,但是其自身所拥有的客户群众基础以及内部资源却不像省级电视台以及中央电视台那样丰富,并且受制于财政的倾斜支持,对于后续的开发转型也是有一定的掣肘。这就使得在当前新时期下地市级的发展面临诸多限制的因素。

2.1 创新型人才以及技术缺乏

当前地市级电视广播台内部的相关人员对于全媒体时代下新型的媒体科学技术的掌握都不够及时准确,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从事多年拥有大量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从业人员,但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新型科学技术的培训,对新时期全媒体时代下一些科学技术新型媒体的运营以及具体的运作方式并不擅长。加之本身就处于地市级,一些高端的技术性人才的引进就有先天劣势。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下的,相关薪资待遇福利低,行业具体的发展前景不够,导致一些创新型人才流失,对于整个地市级电视广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且由于多年传统运营模式以及相关的发展理念,使得对于电视广播变型创新形成一定的难度,面对转型的阻力也是比较大,导致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缺乏高精端的技术性人才,并且创新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需求。

2.2 盈利的模式比较单一

地市级的电视台主要的盈利方式就是广告费用,这是很长时间电视广播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样的发展使得地市级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并且地市级的区域覆盖有限,受众层面也是仅限于当地的一些群众,相对于中央电视台以及省级电视台,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可想而知。而且地市级的电视广播投入占比较大,但在具体的效益以及盈利方面显得比较单薄,面临一系列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虽然在局部区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有着受众的基础,但是相比于其他层面的电视广播,盈利的模式以及盈利目标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并且一直依赖于传统的盈利模式,一直限于固定的群众基础,并没有开拓市场基础以及优化盈利模式,这就成为影响当前地市级电视广播发展的又一弊端。

3.全媒体环境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转型与发展的策略

地市级的电视台广播是当前媒体行业重要的组成部门,其受众的基础相对比较广泛,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全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地市级的市场份额急剧缩小,并且在面对新型的现代元素,需要及时地更改运营模式,推动电视台的转型与发展。

3.1 结合本土资源的优势创新发展

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自身的根基以及群众基础是离不开本土的群众。在全媒体时代下的转型升级,需要重视本土资源的开发,坚持本土化。当前社会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市场份额,使得更多的用户开始倾向于高精端的科学技术发展。但是仍旧有一部分客户群众基础,他们对于长久以往传统的媒体有着独特的青睐。所以这个情况下,坚持本土化,结合本土资源优势,挖掘本土的新颖素材,充分发挥地市级的优势条件,调用区域性以及心理上的接近性,使得有一部分固定的群众基础。其次,就是打造本土化的品牌,使得更多的群众能够通过当前的电视广播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创新整个电视广播内容,贴近生活的实际内容,走访基层群众,反馈普通群众的声音,充分挖掘基层的素材内容,创新运用模式,将基层的故事用当前时代下的新技术讲述出来,从而增强整个地市级广播电视的竞争力。

3.2 适当地加入直播运营模式

地市级的电视台的具体的盈利以前时候单纯的靠广告支撑起运行,但是随着全媒体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播行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广告资源,并且现代化的直播容易使得基层群众更加容易接受,在面临这种群众的基础之上。地市级的电视台也可以改变观念,适当的加入一些直播运营模式,利用已有的群众基础,开展各种基层的群众直播节目,充分发挥直播的优势作用,将其与传统的电视广播结合到一起,利用原有的群众基础,对于新媒体技术充分合理的利用。创新电视与直播的融合方式,首先在小范围的区域内进行试点直播,等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受众基础,借此推广。当整个直播技术以及节目的制作逐渐有经验,运营的模式逐渐成熟起来,在保证两者高质量融合的基础之上,加强节目素材以及质量的保障,发挥民生群众的基层问题,另一方面,需要重视直播的实时性,使其符合国家的大致方针,将其信息功能合理有效的发挥出来,进一步强化整个行业的基础作用和条件,从而达到为基层群众百姓服务,并且合理的利用新型的媒体技术,可以培养新时期下的技术人才,对于地市级的电视广播的后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3 提高节目内容的质量

对于地市级的电视台的内容发展,有着一个明显的弊端因素就是其内容整体的质量不高,因为其涉及到的更多的是基层群众的事情,整个节目布局以及艺术设计高雅不起来。但是基层素材内容,整个的节目质量也在一定的发展情况下无法达标,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完善节目的安排,提高地市级电视台的节目内容质量。地市级的电视台的内容构建以及节目安排,有一定同质化的现象。并且模仿能力变强,为了盲目的追求收视率,进行节目内容的仿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个地市级的节目内容千篇一律,并且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继而使得流量变小,群众减少。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地市级的相关单位需要重视节目内容的构建,保证地市级节目的个性化,结合自身本土的优势条件,进行节目编排。比如西北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秦腔戏曲优势,而荆楚之地可以发挥黄梅戏的本土资源优势等等,相关的制作部门也需要对于电视广播节目内容精准定位,对于节目内容要反复推敲,使其符合新时期下高质量的文化输送,不再以低级逗笑的内容吸引群众,博人眼球。同时,创新节目的创作方式以及播出模式,注重节目质量的提升。

3.4 完善反馈渠道,提高社会公信力

地市级的电视台的发展,能够最快的将一些新闻信息以及社会舆论及时的传递给基层群众。但是群众对于电视广播内容的质量的建议不能及时的反馈给相关部门。所以,完善反馈渠道,使得电视广播制作者能够及时的听取群众的喜好和兴趣,及时的对于所发布的内容做出优化和调整,这样的反馈渠道对整个电视广播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使得地市级的电视台能够尊重受众群体,积极聆听群众意见,保证所制作的节目与受众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在这种反馈模式的推动下,整个节目内容的质量也会得到监督和提升,使得更多民众的声音能够传递出来,促使电视台广播不断的升华改革,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同时创新群众的参与方式,可以到基层走访或者搭建网络平台,重视群众的反馈参与,提高群众的热情,实现群众的个性化需求的传递,保证整个反馈渠道的有效性。

地市级的电视广播其自身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和职能,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承担的历史意义与使命是当前全媒体时代下一些新型的媒体手段无法比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全媒体时代下,地市级电视广播无法被市场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本身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并不是以追逐经济效益为首位,其真正所承担的责任是贯穿于政府和基层的群众之间,是国家进行政策宣传以及理论方针输送的主要阵地,是人民群众了解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渠道。从这个角度来讲,地市级电视台的转型发展需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其本身在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有着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作用和条件。所以,地市级的电视台在面临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口碑建设,以及新闻节目高质量的输送传播,深化新闻节目的制作管理模式。结合基层群众的需求,反馈群众的呼声,提高群众对于电视以及新闻节目的信服度,从而保障其在全媒体时代转型中的权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下地市级电视台的转型与发展离不开本土群众的支持,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地市级的电视台的转型发展不仅仅是满足时代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发挥本身的优势条件,结合当地区域的资源人文优势,深入群众基层,为基层大众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并且创新运营模式,借助全媒体时代下的现代科技元素,积极融合创新发展,从而实现地市级电视台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广播转型群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电视广播发射设备与手机终端的互控操作技术应用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7:52
从NHK BS8K说起 聊聊8K电视广播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网络技术在电视广播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电子测试(2018年1期)2018-04-18 11:53:46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